“宁为,胜作一书生。”作文升格指导

时间:2022-02-11 06:53:24

“宁为,胜作一书生。”作文升格指导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3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宁为苦行僧, 胜作一书生

南京市金陵中学 薛力伟

我所惊羡的,既非繁花似锦,亦非著作等身,只是佛家那看破却说不破、普度众生的胸怀与境界。(起笔点出志向所在,同时指明书生和佛家的不同胸怀与境界——著作等身与普度众生,简洁有力。但“繁花似锦”与“看破却说不破”并不是本文比较的“书生”与佛家的特点,可舍去。)

然而,真正的僧佛,不是读经读出来的,也不是坐禅坐出来的,而是身体践行,以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磨砺出来的。鉴于此,众多僧种中,我尤折服于这一种——苦行僧。(更深入一层谈苦行僧与“书生”的本质差别——精神磨砺,使文章主题更加明确。)

很遗憾,我没有亲眼目睹过苦行僧的真容,更不可能亲历他们曾经受过的种种。(由“遗憾”起笔退一步写自己没见过苦行僧,更让我们对苦行僧经历过的苦难有了无限的想象。)但凡到寺庙,我都要去寻,那黝黑而瘦骨嶙峋,却昂首而目光炯炯的一尊。每每,我的心灵都会受到空前的洗礼,那是灵魂深处的震颤,那是与最伟大、最无私人格的交流!(由切身体会的感性出发,胜过空谈理论。 ,也在写作上实践了本文的主题:身体践行高于读经。)

佛说,放下自己,你才能找到自己。苦行僧便是这样,所以他才能忘记肉体上的一切苦痛,继而更加彰显出那至真至纯的人格。因为是真实的所以会快乐,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没有恐惧,因为是真实的所以修成正果!(本段关于苦行僧“放下”的论述缺乏事例的支撑,仅自言自语了一种玄妙的境界,未能使人信服。另外,“书生”的“放不下”没有提到,不能与苦行僧对比。)

我多么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每一尊佛都要经历酷刑磨砺;没有经历过的,又如何帮助别人度解,每一个最活出自我的人亦如是。对于成功,有太多不同的定义;而对于我,成功既是苦行过程中的成长,又是苦行之后的扬弃。苦行的真谛不是经历多少苦难,而恰恰是面对苦难的态度。(本文提出了自我磨砺者才能度人和苦难中成长等多个苦行僧的优点,但都一笔带过,缺乏层次。)

我,我们都生活在温室中太久,忘记苦难的滋味儿太久,所以在苦难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没有苦难,我们只能被动地被世俗驱役。无论是成为百依百顺、泯灭人性的乖乖男和乖乖女,还是做个愤世嫉俗、离经叛道的“愤青”。那都不是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民族负责任的结果。只有投身人生的苦行,勇敢而无私地面对苦难,我们才能修成正果!(温室、乖孩子、愤青等问题要与“书生”关联起来,才算切题。)

佛说,苦乐皆在一心。生活如此安逸,可是我却无法快乐。现代意义上的书生,早已泯灭了该有的个性与气魄,因为我们都被捆绑在了生产线上流水作业!这是时代需要的吗?(此时才提出苦行僧与“书生”的对比,虽然质问有力,但终究太晚了。)

我只求成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件产品。我不要成佛。让我做一名苦行僧吧,即使是精神上也好,独自去享受岁月的风雨,人生的磨砺;独自去发掘苦难中的快乐。(最后再次强调苦行僧经历苦难的核心特点。)

升格小结 本文把握住了苦行僧“苦”——经历苦难——这一核心特征,但忽视了苦行僧的特征的另一方面——“行”,即苦行僧面对苦难是如何做的。文中凡将提到“行”处,都用“忘记”“放下”等模糊了过去,真如文章第一段所说“看破却说不破”了。如能借助一些佛教故事,或高僧的言行,写出苦行僧有如何直面苦难、普度众生的身体践行,文章就更能使人信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是典型的例子,南京大屠杀时栖霞寺僧人救助了数万名难民的感人故事更是很好的材料。

在对比方面,文章虽然提到一些可与苦行僧的特质对立的特点,但仅“著作等身”“读经”可直接与书生关联,“温室”“愤青”“乖乖男乖乖女”等都未必是书生的必然特质。直到最后,文章才提出了书生的核心弱点及弱点产生的原因:“生活如此安逸,可是我却无法快乐。现代意义上的书生,早已泯灭了该有的个性与气魄,因为我们都被捆绑在了生产线上流水作业!”这句话可以提至文章第三段前,并用几句话把这一生产流水线如何泯灭书生的个性或气魄说透。这样下文提到苦行僧的优势时,能很容易地把可与之对比的一切弱点都联系到书生上,使苦行僧和书生的对比贯穿文章始终。

考场得分 52分

例文二

宁为挖土客,胜作一书生

南京市金陵中学 聂菲

(虽然“挖土客”把发掘文物这一职业说得低了些,贴合了“宁为”,但“挖土客”是作者生造,易引起歧义,如误会为农民工等。如要表达发掘文物且非专业这点,可用“洛阳铲”“地老鼠”等指向较明确的词来称呼这种职业。)

他操着一口河南乡音,光着脚坐在城墙下,向我讲述他的发现:“古人摄取蛋白质主要来源是繁殖能力很强的鱼,所以在陶土器皿上总有‘

天晓得他那双满是老茧的脚到底跑过多少地方,他总是一件暗绿土布上衣,灰黑色的裤子,磨损不堪的“双星”旅游鞋,上衣口袋里是一只小锤子,口袋周围是干了几回的泥巴印。当他站在北大的讲台上,用硬生生的普通话表述他的想法的时候,也还是这幅模样。(借助衣着、动作等描写,突出了“他”与“书生”的格格不入,但又处处透出学问来,暗示了本文的主题。)

从三十年前开始,他就在中国四处跑,边跑边挖,挖出些陶片、甲骨,研究其中的文字,自己整理,虽不是什么大学教授,也不是考古专家,甚至连“学者”都算不上。但中华书局印的《陶片字符考》,作者就是他,马宝光。(借助经历的概叙,点明他放弃了做书生,但也有成就,进一步揭示了主题。)不过,人们都叫他“挖土客”。(扣题,但略嫌晚,可移至第一段末尾。)

有人说:“你现在在这儿挖有什么意思,不知道别人翻了几遍了!”但他硬是从各地挖出了带有字符的陶片(“各地”与上文的别人翻过几遍的“这儿”不呼应,可改为“这儿”,强调马宝光的眼光独到和执著。)——代价是蹲在那里挖上大半天,似乎“××家”们的运气总没他好,他也总说“那些细胳膊的书生,哪挖到呢?”(点出“挖土客”与“书生”的对立,“细胳膊”形象地说明了“书生”只会纸上谈兵的特征。)

上一篇:“宁为,胜作一书生。”作文一题多作 下一篇:“宁为,胜作一书生。”作文素材与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