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时间:2022-02-11 10:25:33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理论,即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气候环境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养生重在动静结合,合于阴阳四时的变化,认为“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而四季养生法就是在强调“法于阴阳”的同时,要求人们采用适合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的养生方法。

专家简介:潘永福,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中医老年病、中医疑难病症、肿瘤术后调治、膏方调养

特约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预约电话:62483180—70501 地址:延安西路221号

中医四季养生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养生应当合乎时宜。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中医叫做“春生”;夏天是万物茂盛的季节,中医叫做“夏长”。如何促使春生夏长,故提出夜卧早起,要在庭中散步,不要对天气炎热感到厌烦,让身体多运动,调护阳气,促进脏腑功能发挥。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中医叫做“秋收”;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中医叫做“冬藏”。如何促使秋收冬藏,故提出要晚起床,等阳光出来后再活动,无外其志。收敛神气,使身心得以静养。

春夏季节养生,养长重点是养阳,秋冬季节养收,养藏重点是养阴。

动静结合的四季养生法

春夏动功:

摇动关节:从下至上,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颈关节,分别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地摇动九次,特别对老年人来说,摇动腕关节可以刺激内关穴,对心脏有很大的好处。

松动周身:摇动好全身各个关节后,试着放松全身,放松思想。

拍打脉络:用手拍打放松全身,如能拍打各处穴位效果更好。

秋冬静功:

叩齿:分为前叩九下和后叩九下。

搅海:舌头在牙齿前后转,顺时针九下和逆时针九下。

咽津:叩齿和搅海会产生很多唾液,把唾液分三次咽下,津下沉,气沉丹田。使身体入静,然后做上海气功研究所整理的放松功。

五脏养护四季各有侧重

四季护脾:山药、扁豆煮粥(食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药补)

春调肝:春为肝目,饮食要少酸宜甘。大枣、枸杞、香菜、韭菜(食补);杞菊地黄丸、和小柴胡冲剂(药补)。

夏养心:心属夏气,夏天要少发脾气,心静自然凉。莲心、麦冬、五味子(食补);生脉饮(药补)。另外不可过分贪凉。

秋宜润肺:润燥养肺。多吃柠檬、百合、藕、银耳,少吃葱、蒜、韭菜(食补);百合地黄汤、麦味地黄汤(药补)。

冬宜补肾:芝麻、核桃、桂圆、甲鱼、黑枣、山药羊肉汤(食补);针对不同个体请医师膏方调理(药补)。

上一篇:清粥一小碗 全家齐护眼 下一篇:看电影 玩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