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时间:2022-02-11 09:38:2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摘要】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关系 基础 升华 教学效益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1 预设与生成的意蕴。什么是课堂的预设呢?说简单点,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各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定,还包括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对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以及相关的应变策略。)教学预设具有目标明确、结构严密、操作性强等特点。

何谓生成?生成即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过程。因为教师是带着预设走进课堂,与一群并不知道你教学设计的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这个过程中的一切都是生成的,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并且是推动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生成便开始了。实时生成表现为即时性、随机性,而非刻意,具有生成价值。

2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1 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学必须要有预设。预设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前的预备与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里教师说什么,就连学生怎么做一般也都有很详细设计。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这种做法看似费力不讨好,因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但是,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没有预设教案,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现实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成功的。但是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但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因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预设一要能“升级”,二要有“超越”。

所以,教师要学会弹性预设教学过程,从结构、环节,时间、做法和结果等方面去考虑。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谍眼”,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有学生介绍前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说:“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在我与其他同学颔首赞同,觉得达到教学预设之际,有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有补充。他说;“我觉得诗中写的梅花不是画中的梅花。”当时我很愕然,因为教学参考上介绍这是一首作者为自己所画梅花而题的诗,而此处正是在直接描写画中的墨梅。有点想否定这个同学的说法,但是看到他很认真的样子,我请他讲讲理由。他认为因为梅花长在了洗砚池边,而洗砚池因为诗人经常洗砚,池水被染黑了。所以池中的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开淡墨痕”。学生的回答超乎我的预料,但是我还是肯定了他的思考。很多同学听了这位学生的辩说,也表示赞同,甚至又有同学发言说:“生长在诗人院中洗砚池边的梅花,倒映在被墨水染过的池水中,也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都是亮亮的,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交得美丽,使课堂充满人文性。传统教学重预设而轻生成,新课程理念认为,光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呆板缺憾的,有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2.3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时候,预设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教师牵着学生按照课前制定的程序进行教学,扼杀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有时候由于教学的复杂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入,教学的进程经常会偏离原来预定的方向,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计划。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戒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作文兴趣 下一篇:也谈语文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