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退烧临界点

时间:2022-02-10 11:25:07

退烧药基本是家庭药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自行服用也司空见惯。可发烧了,应该尽快吃退烧药吗?什么时候吃最合适?家庭该常备哪些退烧药?这些问题,你都清楚吗?

退烧药,何时吃

我们都知道冰箱的工作原理,每个冰箱都有一个温度控制器。如果将冰箱定温到4℃,那么不足4℃时控制器就会增加制冷让温度降下来,如果太低了就停止制冷。身体也是这样,下丘脑中就存在这样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发挥需要37℃左右的恒定体温。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或其他物质进入体内,攻击、伤害身体时,身体会马上反击,升高体温,使代谢加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会提高13%。同时,体温升高还能促进免疫系统进行工作,增加更多的白细胞、巨噬细胞,加快清除有害物质。从这个角度看,发烧是身体的防御机制正在工作的表现,不能过早退烧。

从临床角度来说,退烧也不宜过早。大多数情况下,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可能有多种原因。如果是感染性发热,那么杀灭病原体就行了。如果是非感染性发热,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并且,不同的疾病发热时各自温度有不同的变化过程,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如果过早过急地降温,就会增加医生诊治疾病的难度。

当然,温度也不能过高,如果人体持续高烧40℃以上,会明显增大组织的消耗,一方面加重器官的负荷,甚至可能诱发相应脏器的功能不全,另一方面会造成组织损伤,使肾、肝、心肌等器官组织肿胀变性,这时就比较危险了。

所以,掌握好需要退烧的临界体温很重要。普遍认为,在低烧38.5℃以下,一般不会有危险,不用紧张,可以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果发烧在38.5℃以上就需要吃退烧药。也有一些患者,虽然体温没有超过38.5℃,但精神状况不好,全身难受或昏睡,这时也需要及时服用退烧药,同时加用物理降温手段。

宝宝退烧,选好剂型

发烧是每个宝宝都避不开的,孩子发烧时,同样需要把握38.5℃这个临界点。可以给宝宝使用的退烧药剂型比较多,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合理选择。

水剂 一般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美林糖浆、百服宁滴剂等。水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儿首选的退烧药,像美林15ml滴剂,最适用于尚不能自主服药的婴幼儿。

锭剂 常见的有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也比较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司匹林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 常用的有小儿退热栓。因为是直接塞入,由直肠吸收,所以效果快速。儿童拒绝吃药时用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要少。缺点是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复刺激造成腹泻。

针剂 在所有剂型中,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所以选择针剂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示: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单独使用是最安全的。另外,不可多服或将剂量增加来加强退烧的效果,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把过多的退烧药给宝宝服用,不但不能退烧,还常常会让孩子烧得更厉害。

上一篇:现代放疗打击肿瘤的高精尖武器 下一篇:桑拿天,除湿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