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要不要补钙

时间:2022-02-10 10:16:06

生长痛是一个神秘的捣蛋鬼,忽然出现忽然消失。想用钙砸死它?不可能。

霖霖6岁了,这两天一起床就跟妈妈说半夜腿痛。妈妈紧张地检查了一下孩子的腿部,却又找不到任何红肿、淤青的迹象,按压腿部,霖霖也说不痛,照样蹦蹦跳跳。爷爷说,这是孩子在长个呢!可妈妈不放心,还是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妈妈,这是典型的“生长痛”。妈妈听完,想都没想就让医生开点钙片,想给孩子补补钙,然而这在妈妈看来顺理成章的事,医生却摇摇头说不用。

霖霖6岁了,这两天一起床就跟妈妈说半夜腿痛。妈妈紧张地检查了一下孩子的腿部,却又找不到任何红肿、淤青的迹象,按压腿部,霖霖也说不痛,照样蹦蹦跳跳。爷爷说,这是孩子在长个呢!可妈妈不放心,还是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妈妈,这是典型的“生长痛”。妈妈听完,想都没想就让医生开点钙片,想给孩子补补钙,然而这在妈妈看来顺理成章的事,医生却摇摇头说不用。

生长痛是孩子常见的一种症状,小儿骨科门诊的1/3以上都是因为生长痛。据国内调查,儿童生长痛的发病率为5%~9%。

疼痛短,影响小

生长痛多发于5~10岁、正在长个的小朋友身上。这是正常的生长现象,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它有一定的周期性,不过每次都是持续几个晚上后消失,不会影响走路。一般到13岁之后不再出现。

特征明显好辨别

只要记住三个特征即可:

多为下肢疼痛,常在膝盖、小腿、大腿上,不在关节处,以对称的双侧疼痛最为常见,或麻或痛,程度有轻有重;

肌肉疼痛,不是关节或骨骼疼痛,疼痛处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按压没有明显痛感;

晚上高发,其实生长痛也会在白天出现,只是孩子白天的活动量比较大,就算疼痛来袭,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没有察觉。等到夜深人静,身心放松,疼痛感就会比较明显了。

生长痛≠缺钙

有些妈妈认为,孩子出现生长痛,就是缺钙的信号,可以通过补钙来缓解疼痛。但研究发现,钙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现生长痛,补钙对生长痛的缓解没有多大帮助,因为生长痛主要是肌肉拉伸及软组织疲劳引起的;不如给孩子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它们能起到营养神经,缓解神经牵拉疼痛的作用。

了解生长痛的原因,有助于家长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与骨骼生长较快有关 长个子会导致生长痛,是因为骨骼生长的速度比肌肉、肌腱和四肢长骨神经生长的速度更快,从而产生牵拉式疼痛。所以生长痛总是表现为肌肉痛。

与孩子的姿势有关 不良的走路姿势可能导致生长痛的出现,幼儿开始学步时小腿的胫骨较弯曲,为了适应这种现象,人体会代偿性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外翻。随着身体的生长,大部分幼儿依靠腿部肌肉力量,会逐渐使胫骨内弯和膝关节外翻这两种暂时性的畸形得以矫正;而少数幼儿没有及时矫正,为了保持关节的稳定,腿部肌肉必须经常保持紧张状态,所以出现疼痛。

另外,扁平足也会加剧生长痛的症状。

四个方法缓解疼痛

虽然无需治疗,但是孩子感觉疼痛,也会影响睡眠,情绪不佳。该如何缓解呢?

热敷和按摩 用热毛巾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或用温热的手掌帮孩子按摩,能够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觉。

减少剧烈运动 生长痛不会影响日常的活动,但剧烈的运动应尽量减少,这样一方面避免运动的酸性代谢物质加剧疼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肌肉放松。

适当补充营养 生长痛时软组织疲劳,应多吃些能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食物,牛奶、骨头、核桃、鸡蛋等食物都富含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另外,维生素C有利于胶原合成,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转移孩子注意力 这是让宝宝忽略疼痛的最直接方法。家长可以通过亲子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些痛不是生长痛

生长痛的发生,多半是断断续续的,如果宝宝的疼痛是持续性的,就很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如感染、骨折、肿瘤、白血病、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关节问题等,需及时求医。

以下几种疾病最容易被误认为“生长痛”:

骨折或扭伤 按压有疼痛感,疼痛部位红肿。

化脓性关节炎 起病急,膝关节剧烈疼痛,且关节处有红、肿、热现象,同时还伴随高热、畏寒等全身感染症状。

骨肿瘤 好发于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以股骨远端和膝关节周围最为常见。开始表现为关节周围间歇性疼痛,随着病情加重,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且持续时间延长,并且向其他部位放射;逐渐出现关节周围肿胀,并伴有皮温升高及表面静脉曲张等表现。

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骨皮质、骨髓和关节,导致骨髓膨胀,骨膜受到拉伸,也会引起骨骼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以膝盖下方最为明显,偶有剧痛。多数患儿伴有不规则发热及肝脾肿大。

上一篇:女儿不生病 下一篇:秋日美食:主打金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