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中常见问题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02-09 01:30:32

对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中常见问题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摘要】从事多年电气设备试验,亲身感受到电气试验环节对电气设备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性。结合工作经验,对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备 预防性试验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70.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是指对已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为了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试验或检测。组织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严谨的优秀试验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能提前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隐患以防止相关事故的出现或扩大,能判断电气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防止电气设备损坏,从而保证相关系统能够实现安全可靠地供电,是掌握电气设备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预防措施。

一、试验中人为操作错误

在试验前由于对设备的各个端子信息收集不完全,对各端子的性能作用把握不准确,就有可能在进行试验时出现端子错接线的情况,影在响试验数据的同时,还可能导致设备二次线路因过流而出现短路烧毁事故,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不同的电气设备在进行预防性试验时,所需要的外加试验电压等级也是不一样的。试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错加压或采用错误的分压器变比时,不仅不能得到准确的试验数据,如果加在电气设备上的电压值大大超过了设备的耐压水平,还会造成设备绝缘损伤、绝缘击穿、相间短路等事故,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在试验前严格按照规程,认真编写试验方案,并真正落实审核批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试验的安全可操作性。在试验过程中,认真履行监护制度,每一项试验中都配备责任心强、安全意识高、综合素质强的专职监护人,监护人应将注意力放在整个试验的监护上,对每一次的加压、关键接线都复核无误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二、绝缘电阻试验中测量方法选取不当

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绝缘层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呈现的电阻值,它和套管绕组在一起,能够有效、快速地检查出变压器部件表面脏污、贯穿性集中缺陷、绝缘整体受潮等问题。对于一般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大功率的发电机、电动机以及高压长电缆的绝缘电阻试验,我们通过引入吸收比(K1=R60S/R15S)来判断其绝缘性能。以变压器为例,一般情况下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在常温下吸收比不小于1.3。而在110kV龙口变电站的试验工作中,两台主变的吸收比小于1.3,这是否就意味着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不合格呢?带着疑问,对此变压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发现对于大容量吸收过程较长的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因为其绝缘电阻阻值高,泄漏电流小,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的极化速度缓慢,测试绝缘电阻时读取稳定值需要时间很长,吸收比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这时就必须进行极化指数的测试。

预防措施:对大容量电气设备实际测试时应该采用K2=R10min/R1min 的“极化指数”测量法来对试品在受潮、脏污等绝缘缺陷进行准确地反映,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适应此类变压器的吸收特性。

三、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试验中仪表精度不高的误判

电气设备试验结果出现精度不高、数据偏差大不稳定,除了与试验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有关之外,还与试验时所采用的设备仪器有关。如进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试验时,使用较普遍的测量仪器有传统仪器西林电桥和M型介质试验器。这两种仪器的除了工作原理不同,抗干扰能力和精密度也各不一致,在测量过程中所造成的测量误差也不尽相同,对于经验不足的试验人员很容易出现误判的现象。

对策措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建议采用微机化和数字化的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这类仪器显示仪表采用数字化,测量仪表采用微机控制,这样就可以使仪表易于判别故障、读数方便而且准确。另外,对于tanδ测试结果除依据有关实验规程中给出的合格标准外,需注意以下事项:1、被试品具有较大电容量时,tanδ测试不能有效放映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局部缺陷;2、要注意温度对tanδ测试结果的影响;3、试验电压变化对tanδ测试结果的影响。

四、对避雷器试验项目单一的误判

目前新建电气安装工程中规定安装的避雷器必须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这类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一般进行避雷器绝缘电阻测试、测量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露电流两个项目。如此一来,容易对参加工作不久的试验人员造成误导。因为在对一些运行已久的线路避雷器进行预防性试验中还普遍存在够多的普通阀式型避雷器,而对这类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只进行绝缘电阻和工频放电电压测量两个够简单的项目。假若对普通阀式型避雷器也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将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别结果,提前将性能完好的普通阀式型避雷器列入淘汰产品队列,增加运行维护费用。

对策措施:试验人员除了要掌握对电气设备的试验技术外,还需具备对电气设备型号规格的识别能力。新老试验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认知能力,还需紧密关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设备的淘汰规定。

五、电气设备接地引下线导通试验方法不统一造成的数据偏差

根据 DL/T596-1996 相关规定,与接地网相连接的电气设备每 3 年内应检查一次接地引下线与地网的连接状况,但该规程没有明确规定检测试验的具体方法。因此目前各试验人员的检测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还有的因为设备距离地网稍远,就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来测量接地电阻。由于规程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检验标准,因此就无法快速、准确地判断电气设备与地网连接是否良好。总结多年的实操经验,认为接地引下线导通的测量原理采用直流电阻测量方法比较合适。因为在测量过程中自动对测量导线进行补偿,不需短路调零。采用10 A大电流测试,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消除测量回路中各种干扰引起的测量误差,精度在O.5级,试验结果比较理想。

对策措施:鉴于上述试验方法不一的情况,结合工作经验,建议参考电力行业标准 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量试验:首先在地网内找出与地网联结且判断为合格的引下线作为基准E点(可通过测接地电阻的方法判断),采用导通测量仪标配4米线接基准点E点;使用标配32米线接任意相邻设备的接地引下线进行测量,使被测体与基准体由地网组成回路,从而达到测量的目地,当中应注意的是不能在同一设备接她引下线之问进行测试。推广统一的试验仪器和检测方法,有利于掌控电气设备对地网导通情况。

六、结束语

总之,电气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试验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的态度,尊重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不隐瞒不修饰,而且应不断学习和研究,加强对实验过程中常见问题总结分析,不断提高试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吴广宁.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郭晚爱. 浅谈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重要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0)

[3]单文培.电气设备试验及故障处理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局.2006

上一篇:中国煤层气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废弃工业厂区工业元素再利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