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倾情写民生

时间:2022-02-09 06:07:05

《祖国》倾情写民生

核心提示:

基层和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精神之魂。新闻事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祖国》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依靠人民,烙下了深刻的“民生”印记。我们的记者平均每年要跑20个省(市、区)。春天风沙漫天的大西北,夏天炎热潮湿的南方大地,秋天热火朝天的西南田硬,冬天零下30摄氏度的东北村庄,都曾留下我们《祖国》记者的身影……

特别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启以来,《祖国》记者以饱满的热情访老区、赴灾区;走边疆、进哨所;到厂矿、入农家……把焦点对准普通群众,让新闻报道聚焦平凡人物,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展示各族人民的崭新风貌,反映百姓的期盼愿望……“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祖国》新闻报道和各个特色栏目中,让读者有如沐春风之感。

昨天,我们和新闻在路上;今天,我们和新闻在杂志上;明天,我们仍将打点行装再次出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祖国》记者而言,这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句诗词,而是蕴含深意的一种新闻观和价值观。一直以来,这样的一支队伍用脚步探寻着新闻的“源头”,用感情引出了新闻的“活水”,让《祖国》在读者的传递中飘逸着一股清新之风。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正是《祖国》记者的共同心声。“实践证明,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作为《祖国》记者,也只有深刻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才能更好地肩负起‘面向世界,报道祖国’的职责使命。”《祖国》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龚泓铭感慨地说。

“《祖国》走基层,关键是走出了心里的那堵墙,走进了老百姓的那扇窗。走基层,就要做到记者百姓亲如一家、心如一人。”《祖国》杂志社副社长程四化对此深有体会。

编辑部的宋佳,通过走基层,发现“新闻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她连用了“4个了”发表感言——形式创新了!视角独特了!语言生动了!人物鲜活了!

“从理念、内容、手段、载体、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都有了很多新突破、新变化,实现了新闻报道形态前所未有的变革。”刚从内蒙古采访回来的新闻部主任葛显勇说。

“品读《祖国》,她‘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闻得见汗水的味道,其中闪耀着百姓风采,充溢着民生感情,这样的杂志老百姓愿意看,这样的新闻工作者值得尊重。”一位领导这样评价对《祖国》的观感,让人受到莫大鼓舞。

《祖国》不仅受到领导赞誉,更是在基层村庄和百姓家庭中有着广泛影响。山西省长治县一个小村庄,每期订阅了5本《祖国》杂志。村主任实话实说:“《祖国》记者经常往返我们这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用质朴的文笔写下百姓基层的民生故事。《祖国》具有人情味、市井味,我们不光自己看,还要推荐给村民看。”

一位媒体圈的同行一直关注《祖国》的动向,他评论道:“《祖国》在做基层选题时,与杂志定位结合在一起,在基层采写出来的报道跟以往的稿子不太一样,那就是学会了用群众语言,写出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光辉的高质量新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充分展现了《祖国》的核心价值观。”

从来自社会各界的感谢信和众多赞誉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祖国》倾情写民生的家国情怀,同样能探寻到一本以伟大祖国命名的杂志最为“质朴”的发展路径。

带着感情访基层

《祖国》情之切:“只有沉下身心,走进基层,带着思想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才能不断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佳作”。

2011年3月27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当前来出席四川省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的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走下飞机舷梯时,受到了四川省有关领导、省关工委领导、《祖国》杂志社的同志的列队欢迎。

接待车上,被领导特意安排与首长并排就座并汇报工作的《祖国》杂志社吴长江显得激动不已。作为《爱我中华,建设美好四川——四川省关工委成立20周年特别报道》策划人之一,吴长江向首长重点汇报了《祖国》记者如何在一年时间中深入20多个市州采访“五老”队伍,如何报道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涌现出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顾秀莲一边听着汇报,一边翻看着杂志,对《祖国》杂志倾情关心下一代的举措表示感谢,对《祖国》记者深入一线捕捉鲜活新闻的精神表示肯定,对这一顺应时代主题的精品力作表示赞赏。

在次日召开的四川省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祖国》杂志成为了众多与会代表争相品读的刊物。这一情景,令杂志社的记者倍感交集。一幕幕深入基层、对话基层的故事又浮现在了眼前。

记者们忘不了每一次公益行动的心灵触动。2011年2月21日,他们辗转来到凉山州布拖县九都乡采访。采访之后,他们代表杂志社向当地70名孤儿捐赠了价值8000余元的棉被、床单等物资。“一棉一被总关情。”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看着“祖国的未来”跃动的身影,记者们又一次体会到社会救助的深刻意义。

记者们忘不了每一次人物对话的深刻感悟。采访对象很多都是“五老群体”,他们中间,有的每天早上7点前出家门,风雨无阻;有的不舍昼夜,组织一场场主题活动;有的不辞辛苦,严格监管网吧,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在《祖国》记者看来,“五老”就是这样,为了江山为子孙,把一颗炽热的心、一片热诚的爱、一股夕阳的力,全部献给了“下一代”。

“《祖国》杂志肩负报道使命,组成多个采访组,历时近一年时间,深入四川各地进行采访调研。记者们带着感情访基层,报道内容‘小中见大’,以“微”视角的报道风格,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四川省关心下一代20年丰硕成果和‘五老’先进事迹,共同感受了这项崇高事业的强劲脉动。”社会各界对此次报道给予了充分好评。

《祖国》记者的辛勤付出和敬业精神同样被原四川省委书记、现任四川省关工委主任谢世杰记在心间。他饱含深情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浸透着他对《祖国》记者的关切和慰问。

谢世杰表示,在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祖国》杂志《爱我中华,建设美好四川》特别报道正式出版了,这标志着贵社对四川省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向你们对这一事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你们的辛勤工作和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他对《祖国》杂志的定位给予了评价。他认为,《祖国》杂志是一本以伟大祖国作为刊名的中央级刊物,始终全面把握党中央对新闻刊物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传播主流文化方面树起了一面旗帜。

他高度赞扬《祖国》杂志的这次报道行动。他指出,从前期的宣传策划,中期的深入采访,到后期的筹资、出版等,《祖国》杂志均举全社之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此次宣传报道题材重大、策划到位、稿件质量高,报道时间跨越1年之久,报道地域穿越四川20多个市州,发稿200余篇,不愧是新闻运作的一次“大制作”。

他十分认同这次报道所产生的深刻意义。他指出,《祖国》杂志此次特别报道不仅生动再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重视和关怀,弘扬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全面展示了四川关心下一代工作20年丰硕成果,打开了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宣传报道,还会吸引更多的“五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为建设美好四川作出更大贡献。

他进一步指出,《祖国》杂志此次特别报道是对四川省关工委遍布城乡6万多个工作网络的全面检阅,是对四川近100万关心教育下一代队伍的极大鼓舞,更是为四川广大青少年书写了爱的故事和无限希望。

他还在感谢信中谈到了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未来。他强调,关心教育“下一代”,就是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就是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有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四川省关工委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建设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和基础工程。

采访过谢世杰的记者们读着这封感谢信,更能深刻回味在四川走基层的日日夜夜。谢世杰曾两次接受《祖国》记者独家专访。在短时间内,两次接受同一家媒体专访,这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也是极少见的。在记者的印象中,谢世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辛勤操劳大半生,而今已是满头华发。他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坚持离职不离岗,退休不褪色,对关心下一代事业尽心尽力尽责,坚定信念领好军、举好旗、带好队,以人格的力量、水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团结着“五老”,感染着青少年。就正如人们称道他的那样:走进巴蜀,心系百姓,呕心沥血创伟业;关爱明天,情系未来,倾情奉献奏华章。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地关心下一代组织纷纷特约《祖国》对这一事业进行报道。2011年8月,借鉴对四川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报道经验,《祖国》杂志社重庆记者站又接过了“接力捧”,应邀承担了重庆市关工委成立20周年特别报道工作。

此次报道历时4个月之久,重庆站站长章智勇等同志付出了艰辛劳动,他们不畏酷暑,顶着烈日前往该市20多个区县深入采访,收集资料,汇编统稿,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2012年3月12日,重庆市关工委发来了感谢信。信中谈到,通过此次报道,充分展示了重庆各级关工委的工作亮点、特色及“五老”典型,着力扩大了工作宣传面和影响力。报道工作再次得到顾秀莲同志的高度肯定,受到重庆市党政领导、关工委系统和社会人士的充分好评。大家一致认为报道内容详实,编排精细,图文精美,可读性强,堪称精品。

对《祖国》杂志所作出的无私奉献,重庆市关工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真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祖国》继续保持联系,加强协作,相互支持,共谋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多做贡献!

肩负责任写民生

《祖国》任之重:“走基层是一次出发,也是一种追求,为民排忧解难的追求。把开展新闻报道与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通达社情民意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百姓热切期盼。”

2012年2月8日,一封署名为中共甘南州委政法委的感谢信寄往《祖国》杂志社。

对于社会各界对《祖国》杂志的认同和肯定,该社记者都认为这既是鼓励,又是责任。《祖国》杂志自创刊以来,以聚焦祖国时政财经热点,关注祖国文化生活走向为办刊方针,尤其注重对民生民情的关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读者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实事,既引导了舆论,又体察了民情。类似的感谢信其实收到了很多,这说明《祖国》记者能在千头万绪中把握社情民意,在千变万化中扣紧社会脉搏,能够书写时代的篇章。

中共甘南州委政法委发来的这封感谢信,引出了《祖国》记者几个月前为藏族同胞维护正当权益的故事。

2011年10月,对来自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的24名藏族同胞而言,可谓是“一筹莫展”。 原因是他们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因车辆权属与有关企业发生纠纷,进而工资被拖欠而陷入了困境。《祖国》记者在基层采访时获知此事,以高度的责任感,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公平正义,全力攻坚克难,急外来工之所急,想外来工之所想,在第一时间向这些务工人员伸出了关爱援助之手。通过采访、协商、调解等有效途径,协助中共锡林市委、市政府妥善解决了矛盾纠纷,挽回了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损失,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委托甘南州委政法委,对《祖国》给予务工人员的关心支持和无私帮助表示感谢。

对这一系列“为民解困”案例,《祖国》记者有了更深的体会:“走转改”要把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目标,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反映社情民意,听取民间智慧,推动党委政府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就在《祖国》记者奔赴内蒙古为民工维权的2个月后,另一组记者又赶到了河北张北镇一个叫树儿湾村的地方。《祖国》访谈部的记者冒着严寒来到该村采访,秉承忠于社会责任、社会道义的高度责任感,发扬不畏艰险、敢于奉献的崇高职业精神,走村入户,多方调查协助当地政府圆满解决了树儿湾村王建军这件积压多年的棘手案件。张北镇党委、政府对《祖国》杂志为维护当地民生安康作出的努力深表感谢。

当事记者回到总社谈了自己对走基层的感受:基层面广人多,多维度看问题、多角度解难题,以此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新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长期在“三农”领域进行采访、调研的《祖国》理论部主任陆秀练认为:“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陆秀练于2011年5月启程到达县采访,期间对达县供销社系统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行实地采访,并最终形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以《高举为农服务的旗帜——四川省达县供销社探索“两委一社”模式建设》为题,发表在《祖国》杂志,此文引起了基层供销系统的强烈共鸣。谈到采访体会,陆秀练说道:“要深切了解人民群众,就需带着思考、带着责任沉下去。”

本刊舆情研究室主任秦前松在走基层活动中,多次深入祖国西北边城采访。他在提交的舆情报告中呼吁:“虽然党中央实施的富民强边工程给边疆城乡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有些边城还与内地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希望更多的政策倾斜于老、少、边、穷地区发展。”

《祖国》记者程兴瑞谈了自己对改文风的观点:“编辑记者讲真情、说真话、做真文,才能凸显期刊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些朴实无华的小人物上了《祖国》杂志的时代人物专栏。在2012年2月的一期《祖国》杂志上,读者被34年奋斗在春运工作岗位上的老列车员李勇的故事所感动。采访这一“平凡”人物的记者正是程兴瑞。程兴瑞为这位列车员算出了一组数字:李勇上车到现在,他总共跟车跑了六百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百四十多圈。“三十多年的春运大潮中,有多少旅客会知道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列车员,无怨无悔的为他们服务过!正如老列车员李勇所说,我喜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本书,保尔柯察金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把青春献给铁路,无怨无悔!”这就是在采访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程兴瑞深刻的认识到: “时代在变迁,杂志的文风和视角都需革新。《祖国》杂志要赢得读者,首先应以情动人。”

时至今日,《祖国》杂志迎来创刊100期,她已记不清记者在基层发回了多少鲜活新闻,记不清社会各界寄来了多少感谢信。但她以5年光景,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因为民生视角,《祖国》的报道形式创新了,在基层走出了真情实感,转出了踏实求真,改出了清新朴实;因为民生视角,《祖国》记者对新闻的认识深化了,深知“只有了解民情,才能更深地理解国情”;因为民生视角,《祖国》的队伍锻炼了,领悟“在基层实践中打磨并成长”的真谛。

每一位《祖国》记者,都是不知疲倦的行者;每一期《祖国》杂志,都是一个全新的记录……

上一篇:透视农业根本出路 下一篇:“尾货商业体”变革 :构筑产业链“尾端”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