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的溯源与追寻

时间:2022-02-07 11:23:02

耕读教育的溯源与追寻

【摘要】中国的耕读文化与教育源远流长,以先秦农家为渊源,亦耕亦读是农耕文明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场景,但却不是先秦儒家正统思想所倡导的;相反,正统儒家以农艺工商为轻,其中尤以农耕劳作为甚。本文通过《论语》《孟子》等关于耕读教育的论述,以先秦儒、农两家对耕与读不同看法的比较,探讨先秦关于耕读教育的争论,并结合自汉以来耕读观念的转变,寻找耕读交互的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耕读文化;教育 ;溯源;启示

渔樵耕读,是中国文化史农耕社会的四业,也是民间生活方式的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专业的耕读教育,自汉文帝创建“耕读型“国家后,历代王朝沿袭汉代的治国方略,使耕读文化与耕读教育传承了两千多年,至今,耕读教育对当代教育发展依然有重要的作用与启示。

一、重读轻耕的儒家

先秦儒家的教育是面向君子的教育,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在对《论语》的编写中,就从性与习、圣人君子、六艺、教与学、为人处世、学问交友等各个方面讨论了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但众所周知,孔子所代表和传递的正统儒家思想,其实是轻视甚至是贱视农艺工商的体力劳动的,认为农业劳作是劳力者所为。

孔子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认为君子用心求道而不必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衣食无忧;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因此,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重读轻耕就在此彰明。孔子也曾因为他的轻视耕作而被荷丈人斥之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不身体力行,无平等之心,又如何成为人皆敬仰的夫子?

樊迟请学稼,孔子讥讽“焉学稼”--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此姑且不论孔子这样说的对与错,是否有不平等的思想或是体现社会分工的不同;但很明显,孔子的确是轻视农耕的,作为君子和上层贵族,在教育教学上学习好礼、义、信,则万民信服,至于稼穑园圃,自有农夫细民去做。孔子所处的角度是君子士人的角度,重读轻耕也是他所要传达的正统教育思想。

稍后的孟子也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禄,足以代其耕也。” 到了孟子时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已经很明显,但也更明显体现了耕与读的矛盾,读书并作为劳心者治人比劳力者治于人更被推崇;也认为读书做官所得到的俸禄,足以代替辛苦耕作所收获的几分粮食。因此先秦儒家的总体思想和教育方向都偏向于重读而轻耕。

二、亦耕亦读的农家

耕读文化与教育起源于春秋战国的农家学派,楚国许行推行耕读教育,许行和孟子同时代,因此也有了许孟农儒之间关于耕与读的激烈辩论,并被记载于《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此处指出许行是最早的亦耕亦读教育的实行者,他和他的弟子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进行农业活动,更一边研究农业技术,要求身体力行。这与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格格不入,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反对者之一。许行的活动范围在今苏、鲁、豫、皖地区, 他的学生都是有知识,肯读书也肯耕作的农民。据《汉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农学专著《野老十七篇》作者是战国齐楚交界地区的农民。 他们熟悉古书典籍。有写作能力,又有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这是战国耕读教育推行的有力证据,更为我国农学的发展和农书的产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耕读教育也由此开始作为中国农耕社会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

许行说:“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他认为,贤良的国君要老百姓一起参加耕种,并耕而食,还要为老百姓办事。农为天下之本,许行及其代表的农家重视耕作,批判儒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只读书而看不起农民和耕作的教育思想。

虽然许行和他的农学影响不及儒家,但却从他开始形成了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从汉武帝既重农又重读到清王朝的两千余年,以农耕文明为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都存在着耕读文化与耕读教育,也培养了不少诸如诸葛亮、陶渊明、贾思勰、徐光启这样的耕读人才。

三、古代耕读教育对后世的影响

对于耕与读的价值判断,先秦各家的观点是泾渭分明的,儒家重读轻耕,农家亦耕亦读;但是自汉代以来的后世儒家却又与先秦儒家相异,耕与读逐渐合为一体,也转变为亦耕亦读的实践和追求。耕与读的人文理念对当代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和精神世界的回归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耕与读的结合。

耕读教育由先秦萌芽发展,及至汉朝,汉高祖刘邦从小生活在耕读家庭,他的家乡在丰县沛县,也就是隶属于上述战国耕读教育发达的齐楚地区,他对耕与读有深切的体会,并以身体力行影响了他的后代。汉“大一统”后虽独尊儒术,但是也把农作为天下之本而推行全国,汉文帝与汉武是既重农耕又重读书教育的皇帝,自汉文帝创建“耕读型”国家以来,耕读并重的教育模式培养了许多耕读人才。

汉代的时候,已经有人以“耕”比喻勤奋作业,特别是耕与读结合,劳动与教育结合,扬雄就说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后汉书・袁闳传》更说:“(闳))服阕,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居处逼仄,以耕学为业。”所谓耕学, 就是说像农夫致力于田地耕作一般地敬业于学问。以“耕”喻“读”, 一个人读书治学也应当像农夫耕田那样深耕细耘,不违四时,务求好的收成。从来农夫们都是披星戴月,寒耕暑耘,通过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力耕”方式来养家糊口,那么士人也可以通过如“力耕”一般的“力学”获得知识。这里的“耕”虽然是一种勤奋为学的比喻,但已经开始把耕与读提到同等的地位而并论,是耕读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体现人们对耕与读的共同重视。

耕读不分家,特别是当时步入小康的农家把耕读作为一种传家的人文理念,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立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所以,耕读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民间也为耕读立对联:“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2、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耕读传家“曾是中国人理想的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现在基本上已经被人遗忘了,如今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也认为耕作只是农民的事情。人永远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动物,脱离了功利目的,还有几人愿意安静读书,愿意在田地里躬耕?

从小处来说,耕读结合的教育方式是劳逸结合的方式。当代学生学习压力之大令人咋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现存的教育体制的读书方式所培养出来的“社会工具”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而“天下有家皆乐土,人间无处不春风”所展示耕读传家生活的朴素与知足、孩子读书的声音,也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成为一种湮没了的传统,一种不复存在的古朴。亦耕亦读的教育即使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功利的社会现实,也起码能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身心的放松,接近大自然,寻找精神的愉悦,这应该引起教育人的重视,也应该是教育人所追寻和向往的理想教育。

从深层次来说,耕读是“耕”与“读”在精神上的高度结合,有“读”之“耕”体现着读书以明心见性、完善自身,有“耕”之“读”保证为人为学的格物致知、世事洞明。耕读精神反映的是中国士人内心对恬淡人生的向往与践行,是修君子之身、养浩然之气的过程--进可入世报国济民、退可出世淡泊明志;再者,耕读结合的教育习俗与文化传统是文化濡养的一种重要实践,它具有怡养身心的作用和文化传承的巨大功能,而对“亦耕亦读”生活图景的向往和追求耕更是中国文化史应予关注的重要传统之一。最后,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对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社会中精神家园的重构具有重要启迪意义,这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应该追寻和回归的。

参考文献:

[1] 《论语》

[2] 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邹德秀. 中国的“耕读文化” [J]. 中国农史,1996(4):61-63

[4] 徐雁. “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家传统. [J]. 江海学刊,2003(2):154-161

[5] 王建光. “耕读”,数字时代的文化浪漫. [N]. 中国教育报,2011-05-11(4)

[6] 孙乾晶. 耕读教育与耕读文化考析.艺术科技,2012,3:165

[7] 施丁. 汉书新注・艺文志第十八. 三秦出版社,1994,1279

上一篇:婚姻爱情三角理论 下一篇:极简外表下的设计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