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时间:2022-02-07 10:33:5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新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学不应该是“填鸭式”的教学。所以,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自己所教知识、所教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读懂学生的表情,我们要时刻观察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课堂中,我们常发现学生的表现是“虎头蛇尾”的,即刚开始他们精神饱满,反应迅捷;不久就有人陆续开小差,跟不上节奏,有的甚至开始“梦游”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关键就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扣紧学生的心扉,就像一只饱满的气球在你不注意捏紧开口的情况下,慢慢地“泄气”了。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紧跟步伐,认真思考。为此,我经常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

尽量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充满新鲜感。心理专家指出:新鲜感是人们最好的兴趣老师。譬如,导入课文我们可以不断变化形式,关注这课堂的第一炮。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话是最困难的,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课堂教学的引入也是一样。好的引入如高手对弈,第一招就为胜利铺垫了基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如果一堂课开始就教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巧设疑问,不忘给予鼓励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设疑。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基础好的同学则回答难度稍大的问题。这期间都不要忘记鼓励性的话语,如“You are very bright / clever!”“Good job!”等,即使回答错误,也要给予学生信心,要以信任的眼神看着学生说:“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三、要善于用自身高涨的情绪感染学生

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可是我们教师这一职业是特殊的,如果当我们遇到烦心事的时候,从早晨一起床就不高兴,进入教室还高兴不起来,于是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表情呆板,语调低沉,这节课学生的情绪恐怕也很难调动。即使这节课没有学生违反纪律,课堂也可能是安静的,但我们也不能说你驾驭了课堂。因为驾驭课堂的标志应该是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如果遇到不顺心事的时候,我们要努力调节自己的心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在进入教室之前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有一个高涨的热情。因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个双向交流活动,它是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绪和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良好的情绪感染,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良情绪的感染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高涨愉快的情绪,要有饱满的精神和和蔼可亲的表情,要有慈祥的眼神,要有赋予感情的语言,还要有大方得体的教态。

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现代课堂教学,最为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木下百合子指出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那么,我们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

1. 精心设计,多方准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做的仍然是:精心设计,充分估计并多方面准备。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更要吃透教材,预设目标,活化教材,精选内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尝试法等),安排教学结构。当然,设计评价目标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

2. 创设问题情境,把握节奏,跌宕有致。英语教学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教师必须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找准教学切入点,创设出一种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使学生沉浸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

以上的经验不多,但我认为甚是宝贵。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在发展,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也在一步步提高。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成绩等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上一篇:浅谈班级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 下一篇:让孩子乐于识字,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