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眼到大长焦

时间:2022-02-06 02:06:30

谈到入门级镜头解决方案,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18-55mm、55-200mm、18-200mm这样的变焦镜头。的确,作为针对旅行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些涵盖了从广角到长焦的镜头组合非常适用。索尼今年也推出了自己的新解决方案,除新焦段的FE 24-240mm F3.5-6.3 OSS大变焦镜头之外,还特别考虑了用户对广角应用的需求,了广角定焦镜头FE 28mm F2及与之组合的鱼眼镜头转换器和超广角镜头转换器,这下再宽广的场景都能够轻松收入画面了!不过,从实际体验的过程来看,这些新镜头虽然定位较低,但其所针对的用户群却并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用户。

超大变焦依然有魅力

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

针对微单相机,索尼一向有开发超级大变焦镜头的传统,包括18-200mm和55-210mm这种焦段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索尼之前一共推出了多达4支。如今推出的FE 24-240mm F3.5-6.3 OSS也属此类,但它针对全画幅的7系列,虽然变焦率仅有10倍,但镜头滤镜直径却增大到72mm(前述镜头最大滤镜口径为67mm)。与小巧的7组合在一起颇显威武,平放桌面时相机底部会翘起。

从相机上取下镜头,可以明显感觉到它沉甸甸的份量,与7结合后自然头重脚轻,毕竟780g重量的数据摆在那里。虽然镜筒应用了工程塑料材质,但为了控制畸变,保证较高成像性能,FE 24-240mm F3.5-6.3 OSS配置了5个非球面镜片和1枚ED低色散玻璃镜片,并支持OSS光学防抖,这应该是其较大重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变焦镜头的应用很简单,最近对焦距离约0.3m~0.5m,有助于抓拍飞鸟或者特写局部,配合7感光度自动变化的设定,安全快门可轻松保证画面的清晰。如果希望在弱光环境下获取高画质,建议手动设置感光度,凭借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的光学防抖性能,获得清晰的特写画面还是比较容易的。变焦环转动略显滞涩,但这也令镜头即便倒置,也不会自动滑出,对焦环则相对平滑―手动对焦时,7的显示画面会自动放大5.9倍,面对复杂场景,准确对焦也不是问题。

从广角端至长焦端,镜头伸出的长度约为镜头长度的1/2,不算太夸张。广角端对焦相对最快,如果主体色彩、线条明快,对焦可在1s内完成;如果主体很近,对焦响应则相对较慢。镜头中央画质成像不错,细节锐利,紫边控制很好,边缘画质相对较弱。最大光圈的画质可圈可点,F7.1~F11表现最佳,F16也有不错的画质呈现,F22则不太适合应用了。

为小广角加装鱼眼

索尼FE 28mm F2及附加镜头

从规格上来讲,这支最大光圈为F2.0的小广角镜头定位自然不会太高,但也成就了它小巧紧凑的造型。不过,FE 28mm F2的做工相当精致,既有抛光的铝合金外壳,还采用了防尘防滴设计,无论是手感还是规格,都可以看出索尼在其上下了很大功夫。镜头中配置了9片式圆形光圈,利于获得自然的焦外光斑;加入了3枚非球面镜片和2枚ED低色散镜片,应用了多重涂层,能有效改善广角镜头成像畸变现象及抑制耀斑、鬼影……配合合适的28mm小广角及如此优秀的配置,FE 28mm F2的实用性其实是相当大的,无论是室内体育运动还是人文记录,都可轻松胜任―我们在此要特别向婚礼摄像师推荐这支镜头(对焦环的阻尼配置非常优秀),用于跟拍是相当棒的。而近3千元人民币的市场售价,也能被大多数摄影师所接受。

当然,不要忘了,索尼还特意为FE 28mm F2推出了0.75倍和约0.49倍焦距的广角、鱼眼转换器(也称附加镜头),可以得到相当于21mm和16mm的超大广角。相对而言,前者的实用性更强,畸变控制得比较理想,而后者则能囊括巨大的场景,让画面更具表现力及视觉冲击力,特别适合婚礼这样的现场记录。两支广角转换器的制作都很精良,均采用了防尘防滴设计,入手比FE 28mm F2更沉,可见用料十足。在驳接转换器之后,7的自动对焦性能并没有下降多少,成像画质保持着高水准,边缘也有不错表现,同样令人赞赏。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大光圈下成像一般,紫边比较明显,边缘画质较差,但F4之后,画质即有明显改善,F11时达到最佳,F22时表现一般,不建议考虑。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针对全画幅相机的蔡司35mm F2.8、55mm F 1.8及以前的针对APS-C画幅相机的16mm F 2.8、35mm F 1.8等镜头的滤镜直径都为49mm,且均有专门的转换器卡口,但因为光路变化的缘故,仅能匹配FE 28mm F2这一支镜头。

重新看待索尼7系列

一直以来,18-200mm这类超大变焦镜头几乎都针对APS-C画幅相机,但随着定位各不相同的7系列全画幅相机的推出,索尼也开始考虑推出入门级的全画幅微单相机镜头,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本次上市的这两支入门级镜头都是针对全画幅相机的FE卡口镜头,特别是超大变焦镜头,更明确表示针对家庭用户―尽管7一向以“高端”自居,但很显然,索尼已经认识到全画幅相机在入门级用户群中依然有巨大的市场,也让我们开始来重新审视7系列的定位。或许,现在“最低端”的就是推出最早的7了。

上一篇:苹果的下一单大生意 下一篇:小米、乐视“互撕”,喷谁一脸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