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风景

时间:2022-02-05 05:43:40

建筑与风景

融城小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暮云工业园内,地处“长株潭三角区”,是进入长沙市区的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方便,暮云镇作为长沙市总体规划中的四个周边中心镇之一,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已吸引了一大批建设项目,如长沙市动物园、中信新城等。因本区原处城市郊区.近几年来才开始城市化进程。故仍保留了不少当地地貌与特色,不少地带仍然是乡村风景与居住小区等人工景观并置,这也注定了此处的建设项目必然与市中心区有所不同,也为规划师与建筑师们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设计课题。

我院于2003年初接触此项目,当年年底完成了一期施工图设计。笔者作为设计方的项目负责人在各个设计阶段均全程参与,直至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并就使用情况对客户进行了回访,丰富了设计经历,同时也颇有一些体会。下面就如何规划设计此类郊区地产项目,与各位同行探讨。

本项目东、西、南面均为城市道路,目前已建成,北面为自然山地,在西面与其他单位相邻。整个场地呈东、西高中部低,北高南低地势,东西两山峰之间自然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南北走向水面――石子湖。湖水清澈,周边植物生长茂盛,其中不乏有香樟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规划的可建设用地多为缓坡地带,是典型的湖湘特色丘陵地貌。

融城小区总用地面积约18.1ha,规划容积率约为0.6,总建筑面积约为11.2万m2,其中以联排住宅和多层住宅为主,在远期中规划了五栋高层住宅及商业服务配套项目等。

本项目有特色的地形及相对宽松的容积率指标,加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为设计者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山水”人居环境,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在方案设计深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周边环境与基地的分析,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理念:1)、体现山、水和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山得山而壮、山得山而活、建筑得山水而灵”,达到自然、建筑与人的共生。2)、充分尊重场地本身特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尽量保持山、水原有风貌,建筑布局依山就势。3)、创造具有可识别性、尺度亲切宜人的住宅建筑。

根据以上理念,设计结合自然地形,体现了山环水绕的自然景观。沿石子湖周围布置了内、外两个环形道路网,其中内环道路两侧布置了低层的联排住宅,外环道路布置了多层住宅及半山联排住宅,建筑群体依山伴水,对湖面空间形成了围合感,也成为了小区的中心景观区。漫步其中,建筑高低错落,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加之树林掩映、若隐若现,形成了如诗如画般的意境:微风拂来,鸟鸣山谷,一派田园风光,美不胜收。自然的美景和穿插其中的“建筑音符”,形成了绝佳的建筑与风景的融合,这也正是规划构思的精华所在。

在小区道路线型设计上注意与自然的结合,小区主要道路基本平行于山体等高线,以减少土石方量,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区主要道路线型采用自由式曲线,避免了常见的采用直线带来的生硬感,以达到与自然山势相呼应的效果。建筑单体布置方向亦与道路线型相协调,使建筑布局更加生动有趣,自然与交通流线更为融洽。

建筑单体设计:一期工程主要为多层与低层联排住宅。其中联排住宅面宽较小,进深较大,每户都有单独楼梯出入。底层为客厅、餐厅等公共空间及客人卧室、厨房、卫生间、车库等附属用房:二层主要为卧室、家庭厅等私密空间;三楼为主人卧室及书房和屋顶、露台;多层住宅底层为杂物间和车库,标准层为错层式一梯二户板式住宅。为与自然山体走势协调,每单元的楼梯间两侧户型均扭转10°,可欣赏更为开阔的景观。立面设计主要突出了坡屋面的穿插组合,丰富了建筑轮廓线,同时增加了门廊等建筑装饰构件,营造了亲切宜人的居住氛围。

上一篇:灵动的建筑――探索农村生态住宅新概念 下一篇:绿水青山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