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改革不适是一种能力

时间:2022-02-05 01:47:21

克服改革不适是一种能力

一位“60后”领导干部,最近有点郁闷――首先是专车被“收”了。

“以前,如果不下乡,每天步行不超过600步。”他说。

早上出门,司机早已在楼下等候;到了单位,也就在同一楼层几个办公室之间走动;下班时间未到,专车已经等候在楼下。

但随着公车改革到来,他的“600步生活”被改写了。

“现在每天上下班要去挤地铁,心里有点失落。”他说。

接下来的另一项改革,让他更郁闷。

“我的专职秘书也被取消了。”他说。

用惯了秘书的他,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讲话稿要自己起草了,真是头痛啊。”

“各项日程也要自己安排,太麻烦了。”

…………

“你说,我这个领导哪点还像一个领导。”他抱怨起改革来。

党的十以来,中央推出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公车改革、整顿“”、依法行政等一系列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改革举措,有的党员干部就开始不适应起来。

“过年过节的购物卡、慰问金等福利没有了,当公务员还有什么意思。”

“想吃点喝点,送点收点,办公室大点,这在以前根本不算个事儿,现在处处受到掣肘。”

“巡视、督查、审计,搞得太狠了。官员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隐私权。”

…………

一些党员干部感叹“官不好当了”“做公务员没意思了”。

中央为什么要如此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就是为了消除党员干部的特权思维、官本位思维,让权力回归公共服务的本位。

说,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10月8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的八点要求。

从严治党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公务员不好做”“官不好当”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当环境改变时,你应该怎么办?

不妨从下面这只乌鸦身上找到答案。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栖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哪里去?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乌鸦愤愤不平地说:“我也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人都不喜欢我的叫声。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的。”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你就要去适应环境。

从严治党“新常态”是不可逆的改革潮流,作为党员干部,你要去主动适应这个潮流,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

克服改革不适,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

上一篇:“待遇”改革不适症 下一篇:以愿景引领学校发展 用特色打造学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