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灶饭,为啥特别香

时间:2022-02-05 01:23:43

隔灶饭,为啥特别香

我们家有个传统,每到寒暑假,几家孩子聚在一起,同吃同住几天,我把它称为“儿童营”。在儿童营里,孩子有男有女,年级有高有低,个性也不同。住在我家里,我就成了儿童营和孩子家长的联络员。我发现,我向各位家长汇报孩子在儿童营的情况时,他们都听得专心。在我这里平常的事,他们会觉得惊奇,他们会说:“噢?是这样的?”听上去,好像我讲的事情,在他们家里还没有发生过。所以他们有时会讲:“到底是隔灶饭,吃起来香。”

儿子吃了隔灶饭。

去年暑假,我要外出一个星期,于是读一年级的儿子就到表哥家去住。我去接他时,姨妈也向我汇报情况,我也不由自主地说:“噢?是这样的?”比方说,儿子在表哥家不用提醒,吃完早饭直奔书桌,暑假作业完成得飞快;还有,他很会说话,说出的话蛮有道理;他吃饭时,桌面保持干净,不掉一粒饭;他喜欢吃绿豆汤,一天可以吃三四碗……我听了很奇怪,在家里看到的都是这些行为的反面:比如绿豆汤从来不肯喝。

隔灶饭,真那么香?

“隔灶饭”是个俗语,指隔壁人家或别人家做的饭。从人的心理上讲,其实是新异刺激。孩子到了别人家里能够有些不同的表现。除了新异外,我觉得还有别的因素。

首先是环境改变造成评价的不同。一般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长期生活在一起,家长往往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而把优点忽视了。因为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应该如此,优点不值得一提。换了环境,寄养家庭的家长较多找孩子的特点,而且多数对小客人比较宽容,这样有些平时家长忽视的优点容易被发现。

其次,孩子有自尊心,需要鼓励和肯定。那些被肯定的特点即使是成人无意的,也会让孩子觉得骄傲想保持住,表现得好上加好。朋友的女儿阿柳今年才考钢琴三级。她来我家时,我向其他几个孩子介绍,阿柳会弹钢琴。她听了很得意,以后常常以小小音乐家自居,还要求我家也买台钢琴。她说,钢琴太大,我带不来的。你们家有钢琴,我可以表演了。而我知道,在阿柳家,妈妈平时可是拿着尺盯着她练琴的呢。

还有,孩子在新环境中会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和活动,让他们彼此了解,从而积极调动自己的主动性,进行学习和提高。帆帆和堂兄相差五六岁,堂哥不肯带帆帆玩游戏,给他出个难题,要他用乒乓球颠球,要连续颠10个,就答应和他玩。为了和哥哥接近,帆帆拼命练,结果他真的练会了颠球。像帆帆这种技能可能在自己家里就不会学得那么快。

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独门独户的居住条件限制了孩子们的交往。既然隔灶饭香,那么应当让孩子去吃一吃这锅饭,这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我的儿子从表哥家回来后,受“三国迷”小表哥的影响,一边收集三国人物卡,一边讲三国的人物和故事。于是我连忙搬出《三国演义》给他看,对他说:“好好地读这些故事,下次和哥哥一起玩,就能听懂哥哥讲的事了。”

当然,当家长的轮到自己烧“饭”时,应当想办法尽量让隔灶饭做得更香一些。 图/孟石初

上一篇: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 下一篇:女儿爱玩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