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时间:2022-02-05 11:24:57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多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苏教版为例,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散文所占篇数为:必修一14篇,必修二8篇,必修三3篇,必修四未选,必修五一篇,总的来说,散文占四分之一,这里不包括古代散文,主要以中外散文为主,除必修之外,苏教版还有《现代散文选读》,而选文作者的分布也呈现出现当代并重、兼顾外国散文的趋势。显然,编者的目的是希望在专题的统领下能让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通览古今中外的名篇,提高语文的素养,培养阅读文本的能力,然后在高三冲刺高考阶段能够融会贯通,水到渠成。编者有心,可实际如何呢?事实上,很多到了高三的学子,整张语文试卷中感到最头疼的或许就是大阅读了,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一种不知所云,无从着手的感觉。而造成这种理想与现实间巨大差距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更多的在于老师,是教师在高一高二阶段,甚至是从小学开始,用我们的课堂扼杀了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改变现实教学中的种种诟病。

诟病一:教学模式化

面对散文教学,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它本身的独特个性,而把它等同于一般文体来解读,由此而陷入了模式化教学,或从行文结构、语言手法、主题思想几个方面入手,或从景与情、象与境、意与言等角度入手,课堂缺乏散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缺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阅读写作生活的必要联系。试想,这样的课堂怎么能激得起学生对于散文学习的兴趣?又怎么谈得上构建学生的诗意家园和心灵空间?

曾有过这样一次评优课,要教授一篇课外散文――李娟的《秋渐深》。因为是评优课,所以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如课题的导入,文本的挖掘,结束时的总结。拿到这篇文章,大家都注意到了“秋”这一意象,于是课题的导入都想到了在“秋”上做文章。有人为了点到“秋”,于是就用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来导入,可是这首诗的意境和整篇文章的意境完全不相符,李娟是想通过从初秋到晚秋这一过程中景物的变化来感悟人生,其实就像这“秋渐深”的过程,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即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懂得删繁就简。很明显,这位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陷入了模式化的教学,为了有导入而生硬地从文本的意象出发生拉硬拽地牵扯了与此根本无关的信息。而这样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散文教学的模式化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对散文主题的设定上。其实对散文的解读,很多时候都归为对文本所呈现出的主题的解读上,即作者透过这一文本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等。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主题设定是非常僵硬化、模式化的,就像写到教师,主题必定是歌颂奉献一样。《现代散文选读》中有一篇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教参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位为歌颂新社会、新中国,因为老舍先生在详细介绍完过去北京春节的种种热闹、满足之后,似乎意思一转,说这种热闹是建立在迷信活动上的,而新社会因为没有了这种迷信活动而清净了。从表面看,这确实像在歌颂新社会,但如果细读文本,再联系老舍在《想北平》中对北平的那份说不出的深沉的爱,就会注意到结尾处先生的表达――“大家也应该快乐地过年”,一个“应该”透露出先生对以往热闹的春节的多少深切怀念啊,所以,更深的主题应该设定为对北京以及其特有的民俗文化的热爱、怀念之情。作为一线教师,面对散文教学想要避免模式化,首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做别人的“传声筒”。

诟病二:教学功利化

何谓“功利”,在教学中这“利”便是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为了这“利”,高一刚入校的学生接受的是和高三冲刺高考的学哥学姐们一样的教育,特别是在散文上。因为散文本身自由灵活,形式多变,所以对它的解读应该是多维度的,是“哈姆雷特”式的,也正因此,很多一线老师认为与其花时间、精力带领学生进入散文世界去赏析其中“虚化”的精神美感,还不如直接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明白考试中题目的类型,每一类题目解题的方向更加实际,在考试中更能显现这“利”。而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自杀式行为。

散文是什么?散文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体,之所以难教,就在于其最大的特点:散文中所写的人、事、物等,都是从作者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于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而这种发现,是作者感知、思维、体悟等的综合结果,体现着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教师在解读散文时如果抹杀了散文的这一特点,功利地跟着高考的指挥棒,直接把散文压缩成四道简答题,让学生进行解题训练,这就把散文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的工具性学习,学生对于散文的审美欣赏、哲学思考等最为关键的环节便缺失了,那么又如何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审美意象库,又如何能调动起学生对于生活、生命的体验?而一旦缺少了这些东西,学生在独立面对散文时,就会缺乏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共鸣,更谈不上两者之间的互动,而这或许便是现在的高三学子面对大阅读时如此无奈的原因。

必修一有一个版块为“家园之思”,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柯灵的《乡土情结》,本来编者的目的是透过此文让学生感知“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滋养,是我们的根”这一情怀,并由此培养学生对于故乡、祖国的热爱之情。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直接以所谓“学案”的形式把它幻化成了四道题目:

1.文章开头引用王维的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作用题型);

2.从全文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文体内容理解题型);

3.赏析文段中精彩语段的表达特色。(语言赏析题);

4.结合题目中“情结”,探究本文主题?(主题探究题型)。

诚然,这四道题目从高考出题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很有针对性的,但如果从高一开始对散文的赏析就如此功利化的实施,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散文的学习就是做题,因此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那又如何培养他们内在的精神素养和审美情操?要知道,面对一篇散文阅读,解题技巧是辅助手段,而对作者在其中所传达出的精神世界、思想品质的理解和体悟才是最为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只有掌握了这内在的东西,再辅之手段,才能让学生在散文世界中游刃有余地畅游。

诟病三:教学资料化

散文因为“散”的特点,所以每个人的阅读都带有鲜明的个体特征。面对一篇散文,教师可能会搜集众多不同的资料,但无论如何,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通过这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知道教什么”是很多一线教师面对散文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教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由此而引发的表现便是一堂课充斥着大量和文本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完全没有体现,有的甚至直接搬用别人的材料,沿用教参现成的内容,缺乏对文本的重构――增删、改编和自我的创造,这样教师首先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学生心中自然更是一团混沌,完全没有收获,久而久之,也便失去了自己去体悟、理解的兴趣。

曾经听过一堂老舍的《想北平》的公开课,老师上来就用多媒体放映了很多学者名人对于北京的不同的感受、评价,然后让学生来谈谈自己对北京的感受,很显然,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北京实在离他们太远,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如何让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紧接着,进入对作者老舍的了解,又是利用多媒体打出资料:从儿时的老舍到晚年的老舍,事无巨细,逐一列出。而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只要涉及到老舍对北平的认识,就会打出另一个名人对北平的相同或相反的见解进行比较阅读,整堂课到最后,充斥其中的就是不同人对北平不同的感悟,至于作者老舍本身对于北平的那份深沉的爱,在学生的心中却是寥寥。笔者认为这堂课的失败,关键在于教师成了“资料控”。诚然,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来理解、梳理、整合信息,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取舍,要明确引用这一资料的目的是什么。在课堂中,如果能合理地引用资料,杜绝资料的堆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想要借此传达的信息。比如在《想北平》一文中,笔者认为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引用资料的,而且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老舍心中对北平的那份“说不出”的爱。在文本的第二小节,作者把对北平的爱比作了对自己母亲的爱,那么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比常人更为深沉的爱呢?此时引用资料告诉学生,老舍儿时和母亲相依为命,其母亲在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困难情况下坚持靠给人缝补、浆洗衣服来供老舍读书,以及老舍对母亲的那份感激、愧疚之情,相信学生便能借助这资料来理解老舍对北平那份“说不出”的爱了。所以,在散文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到拒绝“资料控”,要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引导学生去赏析、体味散文中所呈现出的各种风景。

针对这三种诟病,读者可以感知当前散文教学似乎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瓶颈,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兴趣,影响了学生思维情感和人格发展的养成,甚至也影响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地探求出路,寻找散文教学的那一泓“清泉活水”。

(叶 娟 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 215000)

上一篇:洋溢生活气息,打造朴实课堂 下一篇:对语文教学的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