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时间:2022-02-05 09:11:02

【摘 要】通州区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通州新城的规划建设,为通州发展新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文从新城的概念入手,介绍了通州新城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通州新城;机遇;挑战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产业一体化、城镇快速化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各城市为了在这一浪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承担更高的职能分工,不约而同的将新城开发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突破点,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以科学有效的城市规划管控方法促进新城良性发展是新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通州发展新城具有它的独特优势分别是:首先,区位优势,处于京津冀交接地带,是京杭大运河的东起点,北京东部人流、物流、交通流的汇聚地,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中承担桥梁纽带作用;其次,交通优势,与中心城交通联系便捷,有多条道路及轻轨八通线相连,区内有京哈、京沈、京津塘高速公路及京秦、京承铁路经过,五环路、六环路沟通与周边城镇的快捷联系,为通州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再次,资源优势,水网纵横、泉脉众多,汇集大小河流13条,地势平坦,且处在北京的下风下水方向,是进行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基地;最后,人文优势,历史上商旅云集、人文荟萃,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内大运河曾是北京的生命线,文化要素为提高通州的城市品味和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2.新城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2.1 新城的概念

新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其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新城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社区,一般位于大城市近郊,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能分担城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城市无序蔓延的问题。可分为田园新城、边缘新城、TOD新城、产业新城、副中心新城和行政中心新城等6种类型。

2.2 新城的发发展模式

自二战以来,国外的新城建设经历了4个阶段。我国自建国以来,新城建设也经历了3个阶段。目前,新城建设呈现出区域平衡发展的趋势,一批功能性新城向城市副中心转变。根据人口增加和人均收入增加这两个因素在新城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同,新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即以人口增加为主的综合型新城建设模式和以人均收入增加为主的专业化新城建设模式。各地在新城建设实践中采用的模式有:以龙头企业的“触媒”效应带动新城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以行政中心的迁移带动新城发展的行政中心辐射模式;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市职能带动新城发展的注重“职住平衡”模式。

3.通州新城的发展背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通州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给通州新城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北京的空间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新城应配合中心城调整优化,疏散中心城人口和部分职能,培养新的产业聚集。这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州新城位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上,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充足,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便捷,发展空间巨大。这是通州新城发展的现实基础。东部次区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北京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智能疏散和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通州新城位于北京城区空间结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重要节点上。这是通州新城发展的重大使命。国家大力推进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的共同发展,将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环渤海经济核心区中,京津唐三市分工协作的潜力巨大,其中,唐山与天津都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作,对北京的高端服务业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而通州位于北京东大门,区域战略地位突出,是北京主动参与区域分工、服务环渤海的前沿。

4.通州新城发展的规划

4.1 发展定位与目标

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是将通州发展成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

通州新城产业发展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目标,积极发展和提升区域商贸、康体、休闲、娱乐等消费业;大力拓展和延伸金融、商务、技术服务等生产业;着力培育和壮大专业会展、出版交易、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构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水宜居新城。

4.2 通州新城发展规划的重点

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地位。节约水、地、能源、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加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保障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立足引导,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发展。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责,发挥资源配置在市场引导中的基础作用。突出重点问题和重点地区,包括:新城功能定位、城乡统筹、综合交通系统生态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城建设标准等对通州新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以及北运河环境综合整治、西海子生态示范公园、街区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近期重点启动区等重点地区的内容。

5.通州新城发展的机遇

通州新城的发展面临着几方面的机遇,首先,是CBD东扩以及行政资源外迁东移,这必然会给通州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通州新城区域功能定位方面的重大变化。无论是市政府还是区政府都高度重视,通州新城的规划明确后,未来通州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或者未来通州是什么样,都会有比较清晰的方向,这个对于通州未来发展来说,是个重大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再次,通州有非常明显的交通优势,条条道路通通州,是名副其实。现在已经开通的、在建的,包括规划要建的轨道交通,已经有8条,加上京哈、京沈、京津通道,往东延伸的干线,在北京其他区县当中,像通州具备这么丰富的交通资源的不多见,交通优势是未来引领通州未来发展重要的优势条件。最后,通州未来发展的后发优势。早几年,通州作为北京的远郊区县,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但是正因为如此,它的后发优势明显。过去一些老城区和中心城区,都发展的比较早,先行一步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但错过了昨天对通州来说,正好迎接明天更好的发展空间,经济学上的后发优势在通州可能会获得很好的例证。这些条件都会给通州带来更好的机遇。

6.通州新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通州相对缺乏商业。目前因为新的新城规划重点以发展商务为主,定位十分明确,所以通州未来一定是招商先行,商业、购物包括会展等都在此次规划之列。而且产业规划未来也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同时,教育和医疗将是今后通州需要加强的两方面。同时也包括人们的观念,现在住在通州的很多人还是认为自己是住在通县,他们认为一进五环是来北京了,这种观念上的落后还是很严重,包括他们对于通州发展前景的认识。其次,如何在通州未来发展上既保持交通的顺畅和经济的发展,又坚持走低碳环保的路子,这方面也面临着考验。而因为规划核心区的调整,对一些企业和项目的影响不是很严重,因为原来通州的发展方向是依附地铁八通线的,现在的很多项目都集中在八通线沿线,八通线的优势到现在为止仍然很明显,向南的区域都已经发展成熟,商业配套等已经基本完善,八通线的拥堵情况也会因为未来轨道交通的增多而有所缓解,因此核心区的规划调整基本不会严重冲击原有发展区域。

7.结论

把通州新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好通州新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产业选择、节能减排等工作,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通州作为“首都新区、历史名镇、北方水城”的特色;要合理规划,充分发挥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使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更加紧密融合;要抓紧新城核心区建设,构筑北方魅力水城的优势特色;要加快推动文化旅游区建设,加强政府协调,创新投资模式,吸引符合文化旅游区定位要求的大企业、大项目落地,同时,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到新城建设开发中来,通过发展产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要加快推进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向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休闲等领域投资,努力培育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充分利用五河交汇的独特优势,做好水文章,进一步加强新城环境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引导、扶持好体制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发挥优势,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引导、组织和发展好体制外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把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打造“文化航母”,多出精品力作;要在发展中做到人民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让群众分享到新城建设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The House of Commons:The New Towns:Their Problems and Future[R].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Limited,27th July 2002.

[2]黄胜利,宁越敏.国外新城建设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3(4).

[3]李建波.对完善我国新城管理模式的一些新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3(4).

作者简介:贾英艳(1988-),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房地产。

上一篇: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问题探讨 下一篇: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居民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