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蓉投资 环保不是面子工程 应该真正落到实处

时间:2022-02-04 03:39:32

兴蓉投资 环保不是面子工程 应该真正落到实处

环保投融资体制要有改变

主持人:近期随着两会召开,不少人开始关注到空气、水污染等环保问题,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我们付出了一些沉重的代价,怎么去处理和还原,是大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袁元:现在水污染的现实,已经不是一个局部的状况,它已经引申到全国大范围的区域,这个问题与城镇化建设是有关系的,随着城镇化建设进入重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都纷纷转移到西部去,这种企业的污染都是比较大的,它对当地的水质和空气都会造成新的影响。

张景东: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由量变到质变,但在强大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些让人尴尬的东西,包括水、空气等等,已经成为威胁到我们生存的重要因素,环保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不得不去面对它。

主持人:环保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涉及到一些上市公司,例如兴蓉投资000598。兴蓉投资的主营业务是以城市的排水和水污染的处理,对于这一家上市公司所投资的这两部分来说,哪个主营业务可能将会成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呢?

张景东:排水系统不单单是环保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人的城市理念方面的差距,有时候夏天下一场小雨,整个城市的交通就可能会瘫痪,甚至有些道路低洼的地带就会变成杀人的陷阱,另一方面,不断有高楼大厦,不断有地铁这样的超级工程在兴建,我觉得在投资方面应该做一些倾斜的调整,多建一些排水设施,可能五十年,一百年只用一两次,但用的时候,会挽救很多的生命,在理念上面,首先要做比较大的改变。另外,在环保投融资体制上也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尽量增加一些市场化的成份,比如说十几年前我们就有了像首创(股份)这样的企业,除了北京的水处理之外,它已经在全国的20多个省市都有它的经营的实体,成功的经验有,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决心理顺这样的体制。

环保业务成为盈利增长点

主持人:从财务方面看,目前兴蓉投资的业务的业绩构成怎么样?

张继德:兴蓉投资的主营业务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排水,另一部分是环保业务,供排水这一部分去年效果不错,环保业务从数据上讲,它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是不错的。

主持人:兴蓉投资在近期运营了一个垃圾焚烧发电的一个项目,很多人抱了疑问或质疑的态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垃圾焚烧会不会污染空气,为了经济发展,或者为了发电,可能造成了更大的污染,对于它的资金流来说,这个项目可不可行?

张继德:这个项目从几个方面讲我感觉还是可行的,主要原因,第一是这个项目采用的技术和工艺,在目前国际上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第二从费用上讲,应该是合适的,它现在享受很多优惠,比如从税收上讲,它可能有一部分优惠,并且它的扩张的能力也是有的,所以我感觉这个项目应该是可行的。

主持人:如果从成本、补贴、挣不挣钱的角度,关于垃圾焚烧发电的项目,该怎么看?

袁元: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垃圾焚烧发电,这不算是一个新的名词了,为什么垃圾焚烧发电一直没有在整个环保体系里面有一个大的发展呢,我觉得有几个因素,一,它焚烧以后,向空气中排放致癌物质二恶英,这对人和空气的影响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二,它的电价成本是比较高的,国家现在的政策,是说对于垃圾焚烧的发电的电网,要加价两毛五来收购,这样对垃圾焚烧的电才基本上能达到保本微利,但是对电网来说,就不愿意干了,因为电网高两毛钱收来电以后,卖给别人没有加价,这个成本要自己承担,这也是导致为什么我们看到,虽然大家一直都在说垃圾焚烧是最好的措施,但因为成本的问题推广不了。

环保成本谁来承担

主持人:垃圾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该怎么看?

张景东:垃圾发电是趋势,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在成本上,谁来为这个成本买单,从利益的角度来讲,没人会主动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只能是政府来主导这个事情,但是做了十几年发现效果并不好,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层面要做一些改变,要让成本由社会来承担。但也面临比较大的阻力,制造污染源的大都是企业,这里面国企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政府的一贯的做法就是最终成本实际上是由普通的个体消费者承担,比如说北京的水费在不断的调高,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所谓的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如果说在整个领域都是这样的话,是完全不合理且不公平的。所以未来我们会面临一个比较错综复杂的局面,确实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在制度安排上有比较大的突破。

主持人:对于刚才所提到的成本的转嫁问题,每一次都是沦为最后的消费者去买单,是不是我们应该出台一些法律或者相关的政策,去找到中间所参与的这些环节,把成本强压在他们这些企业身上,就上市公司而言,兴蓉投资的财务状况还有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

张继德:从去年第一到第四季度季报的业绩预报来看,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包括每股收益,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从小的指标讲,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未来的发展能力,这些指标也是不错的。它的主营业务每一年基本上是10%的增长,下一步重点可能是在污水方面,环保业务可能会向纵向发展,未来的业绩还是可期的。

主持人:从长远的角度看,兴蓉投资在未来的五年或十年的发展如何?它在环保领域的整体的竞争能力怎么样?

袁元:因为兴蓉投资是成都市市属的一个企业,它和政府有紧密的关系,这个可能为它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最基本的生存的基础,所以在未来的五年内,维持它的生存和业绩的平稳的增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在未来的五年,它能攻破二恶英的问题,能消减垃圾焚烧对人身体的危害的话,我觉得这应该会是它新的业绩的爆发点或者增长点。

张景东:兴蓉投资在这个领域里面是一个个体,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我注意到它的供水的利润率和污水处理的利润率都比其他很多公司高很多,看起来成都市给它的利润率是比较高的,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时间太长。而且,通常这类企业,包括整个环保行业,长期来看我觉得它不存在太丰厚的利润率,那样第一政府不会允许,公众也不会允许,第二是涉及到它的所有的行业,大家都是成本的支付者,也不会允许,所以客观上来讲,一个厚利或者暴利的环保行业,在未来长期看是不存在的。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重点

主持人:兴蓉投资现在逐渐去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学习借鉴了,这在未来是不是对公司有一定的帮助?

张景东:这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引进,对公司未来的在市场竞争力会有很大的支持,像这种在西南地区的环保企业,怎么向外地的市场扩张,在这方面它和东部大城市一些企业相比没有什么优势,所以这时候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等等,可以增强竞争力,对未来它的拓展是会有帮助的,但如果要说短期产生影响,还是有点快,因为它达成只是框架性的协议,这中间还是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如果当成一种概念来讲,是有效的,如果要从这里去推测它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个依据是不够的。

主持人:从技术、设备等方面来说,未来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有整体行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呢?

袁元:从未来来讲,随着将来的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可能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处理的方法,根据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兴蓉投资选择这个角度是没有问题的,不光是兴蓉投资,国内所有的水务公司都应该这样做,不能满足于现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要看得更长远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及时的设备技术人才的储备,才可能赶上这波潮流,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持人:从兴蓉投资内部的财务结构上,是否可以预测一下未来公司的发展模式?

张继德: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兴蓉投资肯定还是水务和环保业务双轮驱动,水务这部分,每年基本上应该有10%的较稳定的增长,也就是说下一步肯定还是向横向扩张,像环保业务比如焚烧发电项目,应该是纵向发展的,比较注重质量,需要投入,所以下一步很可能会把水务这部分产生现金流,转到焚烧发电项目这样的环保业务上。

主持人:在这个转移业务中,我们是不是有一些投资机会呢?

张景东:我觉得有来自两个方面的机会,一是在技术方面有一些企业有突破,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往往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另外就是像兴蓉投资这种承接大工程的公用事业的公司,这样的企业通常都有比较雄厚的政府背景,实力比较强,不会有太大的财务方面的风险,但是它的爆发力或者想象力要比前者要差一些,前面这类型的公司,现在看价格并不低,特别是经过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上涨,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短期的一些利润的反映,相对来说像兴蓉投资这样的公司,前面的涨幅并不是很显著,在概念的趋势之下,可能会有补涨的空间。

主持人:从整体产业方面看,未来的整体环保发展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袁元:现在来讲,空气和水污染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治理的状况,这意味着整个行业有一个巨大的生存和获利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旧污染越来越多,而且新的污染每天还在诞生,有这个污染规模,必然就有这个污染的治理规模,这明显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尤其在资本过剩,产能过剩的时候,可能更多的人愿意把资本和技术向这方面靠拢。

主持人:各位嘉宾一句话来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张景东: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但是我们的环保意识还是非常薄弱,所以首先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袁元: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为投资者获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张继德: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要求环保事业与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而现在快速增长的GDP给环保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所以我坚信环保行业一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作为投资者,是否会购买我们本期所关注的个股?

张景东:短期我会考虑,但如果把它作为十年期的投资来看,不是太恰当。

袁元:短线应该还是有介入的机会,但中长线的介入时机,还是要再看一看市场的发展。

张继德:我会考虑购买的,一是它的净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二是从财务上讲,它的估值低于同类企业,三是这个企业的管理能力相比同行业还是比较突出的,业绩增长可以预期。

上一篇:中国的GDP含金量纠结 下一篇:五只可以持有三年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