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组织教育平台上如何实现(落实)健康人格教育

时间:2022-02-04 02:15:41

在学生组织教育平台上如何实现(落实)健康人格教育

摘 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等教育的要义和基本目标。高校学生组织作为高校培养学生成为有素质的为社会有益的组织,同样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康人格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何通过高校学生组织中的社团工作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当今各高校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从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作用以及在学生社团中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方面对在学生组织教育平台上如何实现健康人格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健康人格;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一、健康人格及高校学生组织内涵

(一)健康人格内涵

健康人格的塑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体现了对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开发。健康人格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人格,又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更是人们能够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实现的一种状态。

(二)高校学生组织的内涵

高校学生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群众组织。它以其特定的学生主体、特有的活动内容、组织结构,成为广大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发挥自我的重要平台。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培养人才,凝聚学生群体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在引导校园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其设立的目的在于构建学校和广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同时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目前高校存在的学生组织形式有学生会、团组织、各类社团、以及志愿者等等。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组织作为高校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每一学生组织根据所管辖的职责和功能发挥着自身强大的育人功能,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尤其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作用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都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二、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作用

一是学生社团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积极健康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社团的建立都有包含有积极健康因素,并且社团本身的宗旨和活动中都会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容。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往往都蕴含寓教于乐的独特功能,W生在自愿原则上参与社团活动,陶冶情感与情操,从而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境界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是社团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团作为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组织的发展,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在精心设计后开始实施,并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成员间的交流越加频繁,成员间的社会交往就愈加充分,社团组织的社团活动越多,不同成员间不同思维、创意的碰撞将越激烈,社会化程度越高,创新的动力就越强,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就越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是社团为学生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增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感,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舞台,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养了大学生公平竞争和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是社团促进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生在社团内进行广泛的交往,从而获得归属感。学生的所思所想可以直接表达尽情地发挥,形成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共同爱好的社团成员的交流、接触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社团所产生的集体力量,又能形成约束力,使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表现能够为环境所接受,有力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五是学生社团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建立的团体,是建立在学生所学专业或个人爱好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组建的,社团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学生通过知识讲座、作品交流、参观考察、汇报表演等活动,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学习研究中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并且通过各种活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创新习惯提高专业学习能力,扩宽专业学习领域,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的效果。

三、在学生社团中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

(一)高校应加大对社团财力、物力支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学生社团与高校其他学生团体的主要区别就是由共同爱好、兴趣的学生自愿组成并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特殊学生团体,这些团体的组成具有自发性和自愿性,一般高校都为学生提供针对学生活动的场所和基本设施,但是,根据学校性质及学校资金储备、发展规模、学校理念的不同,对学生社团的提供的场地、资金投入都各不相同。因此,各高校社团的发展壮大,不能单纯靠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更应积极开辟室内外活动场所的建设,扩大社团活动空间,改善学生社团活动的硬件设备和对学生创新活动资金的支持。

(二)高校应对社团加强管理、科学引导,帮助社团建章立制,实现自我发展

从社团建设来看,各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多,种类杂,活动广,很多都存在管理松散,这就要求高校社团管理部门要在尊重社团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给各类社团科学的指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于大学生社团的审批和注册、日常管理、经费使用、年度考核奖惩都要有明确规定,要做到“有法可依”,使社团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三)高校应突出重点,积极扶持社会服务性社团发展,引导学生人格由内化向外化转变,利于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纵向延伸

在各高校社团构成范围内,很多社会服务性社团在各社团中异军突起,这些社团活动范围广,为社会服务性目的强,产生的社会效益突出,能够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修正价值观,完善个性品质的同时,激发学生服务社会、帮助弱小行为的深化,为社会服务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社团活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培养强烈的自我构建意识,培养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精神,促进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和对高尚人格的渴求,通过长期的无偿为同学们提供服务,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促进了学生高尚人格品格向纵深方面发展。

(四)高校应加强对社团专业指导,配备指导教师,加大对学生健康人格队伍的建设

各高校社团的发展主要依靠其内部的机制文化,有些发展完善的社团会配有专业指导老师,但很多社团还主要依靠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在社团运行和发展中也主要是由学生参政议政,社团建设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很难将其发展和壮大,更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指导老师不但要在社团总体发展方向上加以把握,大型活动上进行指导,还要在社团文化上加以引导,注重社团凝聚力的培养,使社团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五)高校应将社团发展从在校园发展逐渐引领为“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我国部分高校教育理念与教学管理的封闭,使学生社团的活动往往局限于校园之内,导致学生社团在校园内百花齐放,而在校园外却发展不足,导致学生社会意识淡漠,社会化程度不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社团的社会化影响也仅局限于校内,社会影响力较小,因此,为学生能够更好的走向社会,学校应加大社团的社会化进程,拓展学生社团活动空间,加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为学生社团更好的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管剑,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初探,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2006年第26卷:116-119.

[2]许志铭,林文麟,黄阿火.高校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内涵浅析,吉林工商学院学报[J].2010年11月第26卷16期:66-68.

[3]任秀杰,谈学生社团活动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潍坊学院学报[J].2008年1月第6卷第1期:150-15.1.

[4]吴妮妮,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

[5]张晓文、吴胜红,社团工作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2月,第六卷第1期:43-45.

上一篇:浅析如何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下一篇:病人回访系统终端界面技术分析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