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时间:2022-02-04 01:41:07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摘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与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可以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能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妥善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关键词】农村建设用地 整理 管理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in rural areas, to increase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This will not only revitalize the stock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mproving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 but also indicators of increased construction land, and proper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Key Words: Rural Land;Consolida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各种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在农村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为关键的资源之一,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和管理,有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其主要的对象是各种合理的建设用地,利用不充分或者是废弃闲置的土地资源,要通过使用一定经济政治手段,结合相关的法律,工程技术,改善原有建筑用地的利用方式,调整建筑用地的利用强度,整合土地的权属,从而促进土地资源更好,更合理的进行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农村建设用地现存的问题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农村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大,在各种建筑施工规模日渐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建设用地问题,既造成了农村建设用地的管理困难,也造成了很多土地资源的浪费,分析农村建设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整理措施。笔者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1.建设用地整理意识薄弱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起步较晚,总体而言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建筑用地相关的法律规范尚不够完善,各种制度还不够健全,对建设用地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宣讲,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农民对旧地感情深厚,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认为旧地比较有用处,同时,对建设用地平整缺乏相关的科学认识,不知道建筑用地平整的好处和重要性,没有形成比较强烈的意识,因此,对建设用地平整缺乏热情。

2.资金短缺

在农村建设用地平整中,很大程度的受到了资金的限制,资金短缺使得整个农村建设用地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是整个农村建设用地中的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在农村建设用地平整过程中,资金消耗量大,其一,农村建设用地平整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受到各种政策的影响很大,其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变得更为珍贵,土地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高,使得土地平整的费用成本日渐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农村建设土地平整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农村建设用地平整的自己筹措体系依然没有能够建立健全,各种资金的运用,周转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资金利用效率比较低下,使得本来短缺的资金形势变得更为艰难。

3.缺乏技术支持体系

农村的建设用地平整,是一门很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和领域,横跨多种学科,受到各种专业技术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建设用地平整过程中,缺乏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技术支持,如此,才能够使得整个土地平整过程有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可以促进各种平整技术和规范标准的完善。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任何政策的贯彻落实都需要一定的奖惩机制,农村的建筑用地的平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因此相对于一些农地的整理而言,具有一些特殊性,在农村建筑用地整理过程中,对各种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不能够强制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而应该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必须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而目前为止,我国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农民和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和热情。

5.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法律法规都不够完善,一套符合多方利益,符合土地资源利用规律的制度和法规尚未正式形成,各种法规规定尚不够成熟,上需要在具体的实际情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要坚持各种措施都有法可依,如此,可以加快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6.缺少完善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

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要首先对整个农村建设用地的最原始的状况,并结合各种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评判,编制相关的整理规划,如此可以对整个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到位。

三.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1.编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规划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调查摸底,充分了解农村建设用地现状、潜力及存在问题,为编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规划提供依据。一个好的规划是有效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依据和前提,要在充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规划,以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2.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必须加强领导,把其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宣传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增强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迫感、责任感及自觉性。

3.建立和完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法律、法规和政策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顺利实施的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必须按法律法规进行,并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规范。因而,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4.多元化筹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资金

资金稳定落实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关键,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最大问题便是资金不足。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单靠私人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国家的干预和支持下,企业参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大有可为的。企业化运作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业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和技术间题。

5.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激励机制

推动土地整理工作不能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利益驱动机制,以促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应当包括两方面因素,其一是调动地方政府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积极性;其二是调动土地所有权主体一农民集体或企业主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积极性。前者为治标之策,后者为治本之途。

6.完善技术支持体系,进行项目化管理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规划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求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组织建设,成立专门的整理机构,培养专业的施工队伍,最后还要注意工程技术手段的合理利用。另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要进行项目化管理,对项目立项、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资金使用、项目验收等按程序严格把关。

7.建立并完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

在进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要对各种和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环节加以合理科学的处理,比如对产权归属等进行合理调整,同时,要对收益作出公正客观的分配,如果有受到损失的农民,要给予合理的补偿,这样有助于推进各种土地整理措施的贯彻落实,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在这项工作中,要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四.结束语

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关系到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科学规范的土地资源整理,既有助于农村建设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助于改善我国农村布局混乱的状况,又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徐 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必要性与效益性分析[J].资源论坛,2006(2).

[2]张 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范畴、原则及其他[J].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3]樊闽,贾文涛.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3).

[4]王贺封等.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及整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5]关晓松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探析 [期刊论文]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2年1期

[6]陈联海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思考 [期刊论文] 《四川地质学报》 -2009年z1期

[7]彭金玉 鲁先锋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驱动力分析 [期刊论文] 《浙江学刊》 PKU CSSCI -2008年1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公路隧道排水系统质量管理及渗漏水防治措施探... 下一篇:刍议甲方主导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