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的传说(七)

时间:2022-02-04 08:32:05

山西美食的传说(七)

游西湖乾隆喜夸猫耳朵

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后,乘兴游西湖,为乾隆掌舵的是个老船家,老船家身边还跟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孙女,这姑娘已经十五六岁了,但老是抱着一只小花猫在玩耍,船客们只把她当作一个稚气未退的女孩子,也没人去注意她。当乾隆在西湖上赏玩了一个多时辰后,太监提醒该是下船用膳的时候了,这时谁也没想到老船家大胆恳请皇上留在船上用膳,他对皇上说,这船上有吃有喝,还可以在吃喝中观赏西湖美景,不正好两全其美吗!乾隆听了觉着也有道理,于是便答应了。

原来,这个老船家的小孙女有一手厨作的本领,老船家想让自己的孙女在皇上面前露一手,也好有个出头之日,所以才敢冒死恳请皇上留在船上用膳。乾隆答应后,老船家就安排孙女下厨为皇上准备御膳,乾隆问老船家准备让朕用什么膳时,姑娘抢在老船家之前,扑闪着两只眼睛说道:“猫耳朵。”老船家听了后笑而不露,乾隆却抓耳挠腮纳闷起来,因为他的确不知道猫耳朵究竟是何物何味。心灵手巧的姑娘很快洗手和面,和好面团后,又将面团分成若干鸡蛋大小的面团(剂子),然后将这些小面团又揉成小指粗细的面条,拿起这样一根面条,就用手一小疙瘩一小疙瘩地揪下来,而每揪一疙瘩就用大拇指肚按(捺)搓成猫耳朵似的卷筒形的面骨朵,只见小姑娘的小手揪着搓着,快如穿梭,飞似鱼跃,不一会儿工夫,拳头大的两块面团,全都揪完搓完了,然后下锅煮熟后,她又配以青菜、肉末及各种调味汁,就端给乾隆品尝去了。

乾隆吃完猫耳朵以后,感觉到这种面食柔软筋道,味美汁香,连连夸奖道:“猫耳朵好吃,猫耳朵好吃。”姑娘看着皇上的馋样子,笑着抱起她的小花猫又玩耍去了。这就是猫耳朵在杭州出了名的原因。时代进入了20世纪,杭州的“知味观”一直经营着猫耳朵,食客也络绎不绝。猫耳朵在杭州出了名,可它不是这个人间天堂的特产。仅就地方出产这一说,猫耳朵是杭州的外来品无疑。据考,它是由北方传去的,在北方,特别是在面食之乡的山西,有着食猫耳朵的悠久历史,并且在这里各种谷物的面粉都可以做出猫耳朵来。在叫法上,有叫猫耳朵的,也有叫抿骨朵的。现今在河东大地的大小酒店饭馆、寻常百姓人家,猫耳朵仍然是大众必食的一种传统面食。

道光皇帝喜食珍珠粥

在北方特别是山西这块黄土高原上,小米和绿豆乃粟中珍品。它不但是夏令时节消暑解渴的上品,也是营养丰富的佳品。像闻名天下的清代贡品“沁州黄”,在过去的社会里,也只有皇帝才能吃到;绿豆在全国的广大地方都有种植,但山西玉山的绿豆最为上品。这个故事讲的是山西寿阳民间,老百姓天天吃的一种小米绿豆稀饭,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经济实惠,四季皆宜,风味独特,令人百食不厌。就是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稀饭,被道光皇帝称为“珍珠粥”。

这是怎样一回事呢?原来清代道光年间,山西寿阳县有一个叫祁隽藻的人,在朝廷做兵部尚书,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乡省亲。有一年夏天,京城炎热难耐,祁隽藻在回乡省亲时,邀请道光皇帝前行观光避暑,不料皇上就痛快地答应了。来到寿阳后的第一天,祁隽藻就指示衙门挑选最好的厨师,为道光皇上熬煮小米绿豆稀饭,以解皇上一路上的暑热之苦。衙门不但挑选了最好的厨师,还挑选了全县最好的小米和绿豆,小米好到金黄灿灿,绿豆好到是一颗一颗地挑拣出来的,几乎颗粒大小都一般,颜色像是绿宝石。当厨师熬煮好小米绿豆稀饭,衙门呈献给道光皇帝后,皇上还没有品尝,就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听了祁隽藻的介绍后,道光高兴地吃开了。他只吃了几口就感觉到香味异常,心中一阵清凉舒坦,吃完了小米稀饭以后,道光皇帝问道:“这晶莹鲜绿之物真如珍珠一般,叫什么名字啊?”祁隽藻顺着皇上的话音,笑嘻嘻地说道:“此乃本县有名的珍珠粥,老百姓都叫它小米绿豆粥。”道光说:“这绿豆如同珍珠般剔透,叫珍珠粥好啊。”

道光皇帝离开寿阳回到京城后,下旨御厨给他熬煮珍珠粥,祁隽藻赶紧告诉御厨皇上要的就是小米绿豆稀饭,但是等厨师做好端上来后,道光只吃了一口就让端走。祁隽藻得知后马上就从老家调来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小米和绿豆,又请御厨重新给皇上熬煮珍珠粥,这一次道光吃了后龙颜大悦,他说:“这才是朕要的珍珠粥。”自这以后,寿阳县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小米和绿豆。

光绪惊食黄花素鱼翅

在塞外云中之地,除了云岗石窟驰名天下以外,这里还是盛产黄花菜的好地方,因此而有了一道出自朝廷官员之手的黄花素鱼翅的地方名肴。此菜以黄花菜、水发香菇为主料,配以玉米片、植物油、葱、姜、酱、盐、料酒、鸡油等精制而成,是素菜中的上品。

相传,有一位名叫李殿林的人,他是大同县西册田乡大王村人,在清代宫廷中做官,他当过宣统皇帝的充经筵讲官,做过光绪皇帝的侍讲、侍读学士,官一直做到邮传部尚书、吏部尚书。李殿林是一个清廉朴实的官员,尽管自己在朝廷做事,可他对家乡的特产却情有独钟,特别是他家乡出产的黄花菜。为此,他经常让进京的老乡为他捎带一些黄花菜,以使自己能够经常尝到家乡美味。在自己的家里,他又经常用家乡出产的黄花菜烹制成一道黄花素鱼翅,来招待朝廷中的同僚,就连宣统皇帝也吃过他亲自烹制的这道菜肴,几乎没有人不夸奖他的这道菜肴味美可口,这使得同僚们经常在一起说起这件事,渐渐地这些话竟然传到光绪的耳朵里,这使光绪不能不想到,表面上看李殿林是个很朴素的人,怎么这个人在吃喝上也讲究奢侈呢。于是,光绪见到李殿林以后,就当面责备他不该经常吃那么名贵的鱼翅。李殿林听了后笑了笑,然后他才慢慢地告诉皇上说:“微臣哪里能吃起什么名贵的鱼翅啊,那是我们老家的一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不信,臣做给陛下尝一尝,就什么都明白了。”于是,李殿林就详细地介绍了黄花素鱼翅的烹制情况,光绪听了以后当即就让他到御膳房为他烹制。光绪皇帝品尝以后,不但消除了对李殿林的误会,而且更加器重他了,从此也把大同的黄花菜定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未完待续)

上一篇:如何制作滑嫩味浓的水煮牛肉 下一篇:赫舍族的食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