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新见历代古玺印珍品略述

时间:2022-02-04 06:22:56

玺印在我国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周礼》地官司布条下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记载,郑注:“玺节者,今之印章也。”此为关于玺印最早的史料记载。按《说文解字》释“玺”为“王者印也”,“印”为“执政所持信也”,“节”为“竹约也,从竹”,因竹节长短有序,又引申为法度、节操,所以“节”作为实物来说,在古代又是人臣的一种身份凭证,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之“节”即为此意。故“玺节”、“印章”,在古代起初的用途,就是作为取信的凭证。

随着历史发展,“玺印”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与用途,“玺”与“印”也有了级别甚至性质上的差异。《汉官仪》称玺“古者尊卑共用之”,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则明令皇帝之印称为“玺”,人臣及其他私印则称为“印”或“章”,汉承秦制,在官印系统上也依秦制,但并没有秦代那么严格,如出土的汉代后印“皇后之玺”、诸侯王印“广陵王玺”皆称玺而不称“印”,即是佐证,这也是有文献所记载的。关于古代玺印的用途,沙孟海先生分的较细,将其总结为六种,笔者则认为其用途简言之即:表权威、明身份、取凭信、趋吉避凶、箴言自诫、陪葬幽冥。无论官印、私印,其用途皆不出此。

在古r,玺印的使用方法可分为“封泥”与“钤朱”两种。先秦玺印、汉印系统可归入“封泥”时代,隋唐以后之印章,则可归入“钤朱”时代。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印章,则一律用之以“钤朱”之法。

此处刊载近年所出土、面世之数十枚古代玺印,既具有“封泥”时代的古玺、秦汉宫私印,又有“钤朱”时代的隋唐官署印章,其囊括的范围可称广泛,其体现的价值可谓极高。下面笔者将选其有代表性者数枚,试为申说之。

先秦玺印《(鱼文)(府贝)》与肖形印《鹤食鱼》虽一为官印,一为私印,但其所具备的“封泥”时代玺印所特有的使用特征,却是相同的。《(鱼文)(府贝)》的四个边栏高于印文所处的平面,用平面钤朱的方法,是难以呈现其印文的,必须将其抑压在软泥上,取立体的形式,方能呈现出印文的全貌(此处所刊朱蜕为将软纸覆于蘸过印泥的印面,用手抑压纸背,使其凹入印章边栏所得,如处平面,则绝难得此)。王献唐先生称此种印章的制作初衷,是为了以边栏来保护印章内文,三晋小玺及狮子山汉墓也出土过类似形式的玺印;至于肖形印《鹤食鱼》,则更不必赘言,单看其朱蜕与封泥的对比,即可找出区别:鹤、鱼身上的纹路,必须通过立体的封泥,方能完整地呈现出来,而朱蜕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形状,个中细节,则无能为力。这类形式的印章,为“封泥”时代所独有。

《华成君印》是一方从印体本身到印文风格都极为精美的印章。从其印文风格来看,田字界格为秦代官印的代表,秦代官印之所以多加田字界格,盖因彼时入印的小篆,并未完全印化,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方圆屈曲,与方形的印章不相协调,因而以田字框之,取其规整。到西汉初年,承袭秦制,加之汉代的摹印篆也即缪篆尚未完全成熟,所颁发的官印,依然带有田字界格,故而此印的断代,单依其风格论,难以精确到具体的朝代。据《史记・乐毅列传》记载,“高帝过赵,问‘乐毅有后世乎?’对曰‘有乐叔。’高帝封之乐卿,号日华成君。华成君,乐毅之孙也。”此印或为乐叔封君之印?未可知也,尚需进一步的考证,但其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确是不容置疑的。

庄新兴先生提出新莽时期的印章有一定字数的制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五个字,此时对字数的要求,在中国官印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印文的排布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行数(多为三行),这又是新莽时期官印的一大特点。其在文字结体方面,继承汉代官、私印章的优点,加之制作工艺多为失蜡范铸,故而印文风格极为精美,堪与玉印比肩。此处所刊载《陇西牧师令》一印,考诸前者,当为新莽官印中的精品。

驸马都尉,为汉武帝时所置官职。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驾,由奉车都尉掌管,随行的车驾,则由驸马都尉掌管。此处刊载《奉车都尉》与《驸马都尉》各一方,但《驸马都尉》从印章实物到印文,皆较《奉车都尉》精美,尤其《驸马都尉》的龟钮,除龟背花纹精致繁琐之外,龟背的边缘尚有一围环纹以圈之,可谓极尽华美。

《黄略六面印》为魏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私印,其特别之处不仅止于其六面皆印,更因其印文风格的特殊性而称胜于印史。史载曹喜善篆书,尤精悬针之法,然世不传其书迹,此印文字重心居高处,长划垂脚尖锋出笔,作悬针状,或为曹喜之遗法,当不为谬。

《渑池长印》为南北朝时期的典型官印风格。“渑池”知名于秦赵会盟,而“渑池长”则应为渑池的地方行政长官,级别不高,固其印钮也与其他下级官吏的印钮同为普通鼻钮。观其印文,四字有三字不合篆法,这与南北乱世,艺文不举的情况是不无关系的,但就是这种解散篆法,篆隶趋同的结字,营造出了一种区别于正统汉宫印肃穆整饬之外的另一种不衫不履、清奇古拙的艺术风格,其印面的凿痕,也清晰地提示出了制作此印的方式、方法,对当代的篆刻创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隋射州之印》与《安泉县之印》为隋唐官印的代表,其中《安泉县之印》见载于孙慰祖先生所著《隋唐官印研究》一书,此处不作赘言。考射州为隋末所置,洽在今江苏盐城,唐武德七年(624)废,故此印之时间下限当为武德七年(624)。隋唐之后的官印较之前的印章,在体积上有所增大,在制作工艺上也有所不同。之前印章多为范铸或凿刻而成,而隋唐及其以后的官印,则多为小铜片蟠绕、焊接而成,沙孟海先生称这类印章为“蟠条印”。“蟠条印”在将铜片蟠曲时,难以达到范铸的工整与精美,加之焊接后,笔画多因锈蚀而残缺、变形,且经岁月淘洗,呈现到现在的样子,多缺笔少画,甚至字形完全错讹,尤其焊接处或笔画交接处多锈蚀,且常形成疙瘩状块面,与其他断、连之处,形成明显的线、面与虚、实的对比,其艺术特征明显,大有裨益于当代印坛。

此处所选新见古玺印,皆录其原印体、原印面、封泥、朱蜕,可谓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今刊布于此,如于艺林有益,得为寸铁一助,当无负于古物,亦无愧于古人也。

上一篇:方案教学活动中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一篇:实现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