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展区 来自海峡对岸韵味

时间:2022-02-03 02:19:29

来到台湾展区,素雅、内敛、整洁的装饰风格令记者眼前一亮,正门廊上的宝岛地图清晰可见,上而的“台湾好礼”四个字彰显了台湾团本次参展的主题。

整个展区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一种柔和温馨之感,馆内面积虽然不大,但在布局上错落有致、井井有条。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身着赛德克民族服装,颜色淡雅,和台湾展区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展区里有一个茶桌,上面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有不少客商前来问询品尝,桌上还有一些梅子干果等台湾特色小吃。门廊帘子上“请您吃茶”四个红字格外醒目。在众多展馆中,台湾馆无论从格局上还是产品上都应该算是最特别的。看似低调,但真正了解之后你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奢华”。

亮点一:特色产品高贵品质

台湾此次参展由中华基金会承办,共有三个台湾农渔会、七个台湾农村社区参加,他们分别带来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其中有大米、茶叶、鱼虾类海鲜加工产品、梅子系列产品等。据工作人员介绍,茶叶主要有乌龙茶、日月潭红茶等,其中日月潭红茶在台湾当地产量不高,但是品质优良,是安全、健康的有机饮品,符合现代人养生理念。信义乡农会的梅子系列休闲食品最受年轻人喜爱,因为梅子本身比较酸,直接吃的话很多人受不了,把鲜梅子加工成糖果、蜜饯、梅肉等,可以平衡酸碱值,更适合大众口味。鱼虾类产品主要是高雄梓官乡渔会带来的休闲食品,有鱿鱼丝、乌鱼子、乌鱼蛋卷等,其中乌鱼子是最昂贵的,因为它是特定季节产品,数量少但营养价值高,薄薄一盒大概就要卖到600元人民币,在台湾当地也是用来招待贵宾的。此外,台湾农村社区展示的擂茶也成为现场一大亮点,工作人员介绍说,擂茶是用钵捣出来的,虽然也叫茶,但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茶”不同,它用水冲出来成糊状,可以解渴、止饿,是客家的特有食品。记者现场品尝了一杯,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口感不错。所有产品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二林镇农会带来的大米和养生系列产品。大米有“二林浊水米”和“台梗九号”两种。浊水米是浊水溪畔生产的特色品种,台梗九号是新品种,这两种米吃起来香嫩、有嚼劲,价格相对较高;养生系列产品主要是用荞麦、红薏仁做的相关产品,像红薏仁雪花片、麦薏仁水果脆片等。

亮点二:创意包装低调精致

有了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一款好的包装未免有些遗憾,而台湾展区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注重产品包装。每种产品的包装设计都非常精巧细致、简单大气、新颖脱俗,很好地融入了原著民的文化元素。

信义乡农会展示的酒类产品,很多是以传说故事为主题来给产品命名,例如“忘记回家”、“梅子跳舞”、“小米唱歌”等,通过创意将生活情趣与农产品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原著民乐天派的个性,使购买者感受到的不只是单一的商品,还能透过商品了解产地的风俗民情。鱼虾类产品组成的六角鱼篓礼盒非常独特,包装设计上以蚵仔寮渔村风情为主题,礼盒编织成鱼篓形状,把它别在腰问就感觉自己也像一个渔民,纯朴自然。还有些产品光是包装设计就获得过国际大奖。好的产品再配上好的卖相,从内到外将产品做到极致,这应该就是所谓“低调的奢华”。

亮点三:现场制作妙趣横生

采访期间,展台另一边出现了一阵“骚动”,周围挤满了人,记者上前一看,才知道原来在免费发放铅笔,这个铅笔可不一般,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用梅树的枝做的,而且它还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呆呆笔”,不仅如此,在场观众还可以自己动手现场制作,并在笔上任意刻字,亲身体验“DIY”的乐趣。旁边还有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台湾肉燥饭,在内地也叫做“卤肉饭”,也是现场制作,白白的米饭上面,直接浇上肉汁,光是看一眼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工作人员特意给记者调配了一碗,味道果然名不虚传,香嫩、。她还特意强调,每次吃的时候不要加太,这样就不会感觉到油腻。

在展区内,记者采访了中国基金会会长蔡裕荣,蔡裕荣说,他没想到是产品会如此受欢迎,今天前来询问和购买的客商非常多,但因为他们带来的产品有限,主要以展示为主,不对外销售,很多客商感到惋惜,还有很多营销商对产品感兴趣,希望能进一步交流合作。

蔡裕荣说,一直以来,两岸在交流、贸易往来上都存在很大障碍、货物运输费用太高,一些中小企业很难承受,所以台湾很多农产品并没有真正走进大陆市场,此次参展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让内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台湾特色产品,另一方面是要寻找营销商,为台湾中小企业进入大陆市场搭建平台,扩大两岸交流,让农民真正获利。

上一篇:农交会上访外商 下一篇:多角度展现农业投资领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