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从“厌”变“乐”

时间:2022-02-02 12:48:03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中年级作文,学生刚刚起步,是语文教学中重难点,是语文教师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难题,作文水平的高低,体现着语文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成败。

然而提起作文,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写出比较优秀的作文,是所有语文教师不断思索和实践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做好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应着重抓住以下几方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平时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一到作文课,他们就像霜打的茄子。可见,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只有首先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品其情趣,才会激发写作的欲望,从“要我写”改变为“我要写”,甚至会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

1、创设写作情境。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在课堂上,因而教师要创设各种写作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诱发其思维力,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来,教师因势利导,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班班通,借助白板教学,直观、生动、形象,让活生生的画面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2、积极体验生活。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果仅仅滞留于封闭的课堂,学生的思路是无法打开的,我们应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写作的需要和写作技巧的掌握得到极大的激发,因此,我常常带他们走出课堂,抓住具体活动,扑捉生活的亮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如我们组织班级学生到敬老院去慰问老红军战士时,首先由老红军讲讲他们过去的光辉岁月,那时生活怎样艰难、战争如何残酷。但讲到许多战士英勇牺牲时,老人非常动情,学生也眼含泪花。当老红军讲完故事后,学生油然而生敬意。他们有的主动给老人们打扫房间、有的给老人梳头叠被、有的还将自己带来的水果送到老人们的嘴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告诉学生,当年红军老了,我们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听了老师的话题,学生非常高兴,各抒己见。这时,笔者就让学生将自己所想、所思、所为记下来,然后加以修改,一篇很好的文章就产生了。

3、运用“迁移”培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产生想象的翅膀,通过仔细的观察,写出优美的文章。每年开学初,家长喜欢给小孩买学习用品、新衣服,看到这些阳光少年,谈论着假期喜闻乐见的事情时,眉飞色舞。此时,教师可以灵活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我想给自己的小侄女也买些小玩具,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说布娃娃、有的说小魔方,还有的说变形金刚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形状、颜色、图案等。孩子们又滔滔不绝地说介绍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一篇《我的礼物》的文章就完成了。

二、素材是有源之水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作文离开素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否则,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我们应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活动、读书活动等,鼓励学生把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这样,既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2、从阅读中积累素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阅读和读课外阅读。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习作时,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学好作文的又一举措,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课外阅读,我们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生动有趣、有益于他们写作的书刊,要求学生阅读后将精彩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将优美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为自己以后习作时积累素材,学习文中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如何巧妙构思、有序写作的,这样就为写好作好了铺垫。

3、从日记积累素材。日记是生活的反映,是学生童心的观察、感情的流露,可长可短。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看到的、听到的,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写出真实情感。

三、技巧让作文更灵动

在作文中,素材固然重要,但是,要写出优美的文章,还必须应用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就是写作技巧,它决定了一篇文章的精彩程度。这方面,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加强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写作顺序及写作特色。

作文应该虚实并重。教师指导学生写记实作文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写文章不是将事件进行简单的罗列,要引导学生为表达自己的感情去写作,而不是为了写作去虚造思想感情,这样有助于学生切实有效地打好作文的基本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四、注重作文批改

一篇文章写好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的修改,包含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批改。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灵活应对。学生喜欢作文评分,我们就给具体分数;有的学生喜欢教师多批少改,我们就应在学生作文后尽可能多写批语;有的学生不太喜欢教师集体面批,我们就应尽量抽时间单独与个别学生交流。在写作技法指导方面,要注意眉批、段批和尾批,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教师都要饱含激情,对学生要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但为了能更好的指出学生习作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常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的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2、自我修改。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3、相互批改。同学之间,由于年龄相仿,更有着共同的志趣,他们没有拘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特别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有时达到很好的效应。

4、及时修改。文章的修改,是具有时效性的。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同学的鼓励支持,也希望能指出自己的不足。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作文构思,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提高写作水平,为今后的语文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 江苏】

上一篇:丰富多彩的科技阅读活动 下一篇:你真棒!真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