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2-02 09:39:35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为产科分娩镇痛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初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初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评价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三组产妇用药1小时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用药0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产科分娩镇痛;罗哌卡因;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27-01

罗哌卡因不透过胎盘,对产妇心脏毒性小,麻醉镇痛效果强,能分离产妇感觉和运动阻滞[1]。芬太尼脂溶性强,临床应用起效快,镇痛效果强大,与机体阿片受体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无耐受性。将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合用能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产妇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有效缩短镇痛药物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可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且临床应用效果良好[2]。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初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初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评价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初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年龄为23至32岁,平均年龄为24.6岁。所有产妇无椎管内阻滞禁忌症,无妊娠合并症以及宫缩乏力,所有产妇都是单胎头先露。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名。A组产妇使用0.2mg芬太尼加'0.1%罗哌卡因溶于150ml生理盐水;B组产妇使用0.2mg芬太尼加'0.125%罗哌卡因溶于150ml生理盐水;C组产妇使用0.2mg芬太尼加'0.15%罗哌卡因溶于150ml生理盐水。三组产妇的体重、年龄、孕周等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产妇入院后常规开放静脉,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图监测。产妇取侧卧位,腰2~4行硬膜外穿刺,留置导管3.8cm,翻身平卧,三组产妇组均硬膜外麻醉[3]。试探量0.67%利多卡因(2%利多卡因5mL十生理水10mL),首量用原液7至12mL后接泵2mL/h,追加2mL/h,锁定15分钟。观30分钟左右回原病房。A、B、C组产妇按照上述不同剂量,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符合芬太尼进行麻醉。

1.3观察指标 给药后检测并记录产妇心率、呼吸和血压指标,若出现低血压,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用麻黄碱进行纠正。手术后对产妇疼痛程度进行VAS评分,并记录[4]。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2 结果

2.1三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分别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手术后镇痛,三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三组产妇用药1小时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用药0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三组产妇手术镇痛效果比较

2.2三组产妇应激反应比较: 用药后1小时三组产妇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水平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三组产妇镇痛后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产妇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水平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情况(x-±s)

2.3各组产妇产程以及新生儿Araponga评分结果比较: 3组产妇产程以及新生儿Araponga评分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3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raponga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产妇产程以及新生儿Araponga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理想的分娩镇痛要求对母婴影响小,不影响宫缩与产程,作用可靠,必要时满足手术需要。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呼吸抑制程度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是目前首选的分娩镇痛方法。罗哌卡因不透过胎盘,对产妇心脏毒性小,麻醉镇痛效果强,能分离产妇感觉和运动阻滞。芬太尼脂溶性强,临床应用起效快,镇痛效果强大,与机体阿片受体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无耐受性。将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合用能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产妇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有效缩短镇痛药物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可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且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产妇用药1小时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用药0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杨世辉, 黄希照, 胡祖荣, 等. 0. 1%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婴一氧化氮及皮质醇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2, 33(6): 851-853.

[2] 黄东升, 姚益冰, 徐峰.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痫前期患者分娩 40 例[J]. 医药导报, 2013, 32(4): 481-483.

[4] 徐秋霞, 郭徽, 张静波.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不同的硬膜外自控镇痛模式对产程的影响 [J][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 18-19.

[4] 毕国华, 栾桂荣, 张秀山, 等. 左旋布比卡因或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脐血血气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4): 386-387.

作者简介:杨玲(1971-),女,彝族,云南红河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上一篇: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 下一篇:浅谈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外科护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