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激素水果拒之门外

时间:2022-02-01 04:06:00

别把激素水果拒之门外

"激素"这词,十年前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儿,可近几年却成了国人皆知的"坏东西"。鸡里有激素,鱼里有激素,连水果里也有激素,老百姓们的饮食真可谓是"危机四伏"了。前阵子,全国各地不断出现一些有关"儿童吃激素水果导致性早熟"的新闻报道,弄得家长个个忧心忡忡。

激素水果到底为何物?它对健康究竟有没有影响?不妨听听专家的说法吧!

激素水果的由来

激素水果是指那些在种植生产中,使用过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激素的水果。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已经开始将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激素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我国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到40年后,才把它作为一项成熟的农业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种植领域中。

目前,在水果种植过程中,最常用的激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如赤霉素、氯吡脲、乙烯利等,这些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开花、增大果实、催熟、缩短植物生长期、提高水果品质、增产增收的作用。另一类则是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如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主要用于抑制树干、枝叶的过度生长,以保证果实的营养。

激素水果并不可怕

的确,在水果种植过程中,激素使用非常广泛。尤其是种植在暖棚里、缺乏日照的水果,激素更是促进其生长的不可或缺的物质。然而,它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么可怕。

首先,用于农业生产的人工合成激素属于农药的一种,绝大多数激素属于低毒农药。任何一种植物生长调节激素从研究、筛选,再到投入生产、使用,需要经过很多步骤,除了进行药效试验、测定该激素对环境是否安全以外,仅激素毒性试验一项就需要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畸试验、致突变、致癌试验等一系列检验,直到专家确定该激素对人体完全无害时才能够开发。

其次,就单个水果而言,激素的用量是极小的。如种植西瓜所用的膨大剂,其用量仅为西瓜本身重量的1/10亿万。而且,果农对激素的使用也是相当慎重的,因为一旦激素用得过多,反而会导致裂果、落果,得不偿失。

再次,激素的使用量极小,在果实内的残留量更小,拿膨大剂来说,一个人必须在2小时内吃掉66.7公顷(1000亩)葡萄(250万千克),才会引起膨大剂中毒反应。所以,激素水果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安全的,并不会影响健康。

水果口味差,激素不是主因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加,然而水果的品质却一年不如一年,西瓜长得好看却一点不甜,葡萄又黑又紫却酸涩无比,人们自然而然又将"罪责"加到了激素头上。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植物激素的使用不当(过早使用)有着一定的关系,但却不是主要原因。目前认为,造成水果"索然无味"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环境和栽培技术发生了变化。大棚种植缺乏必要的日照;水果品种的选择只追求高产,不注重品质;冷落农家肥,大量使用含氮、磷、钾的化肥,造成氮元素含量过高,硼、铁等元素缺乏,这样种植出来的水果,口味当然会发生变化。

儿童性早熟,与激素无关

据笔者所知,国内外尚无一例因食用激素水果而出现性早熟的报道。我国一些地区虽然曾经有过"儿童因食用激素水果导致性早熟"的说法,但都不能提供完整、可靠的证据来证实。

其实,水果中的激素是绝对不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造成影响的。因为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化学结构相差很大,化学性质也不一样,即植物激素只对植物细胞产生效应,对人体无效。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对激素水果的误解,主要还是由于主观猜测造成的。试想:如果食用促进水果生长的激素会造成性早熟的话,那么食用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是不是就能推迟发育、青春常在了呢?食用使用过催熟剂的水果,是不是会让人提早衰老了呢?这些当然是不可能的。

还在为"激素水果"头疼心烦吗?放下包袱,尽情享受水果带来的营养和美味吧!

上一篇:女人味,赢得男人心 下一篇:文身:画皮的美丽还是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