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

时间:2022-01-31 11:03:20

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防治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进修期间PICC置管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结果 护理后,40例行PICC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50%。结论 对行PICC置管术治疗的患者,在其置管前、中、后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关键词】护理干预;PICC置管术;机械性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02-01

PICC置管术具有方便、安全、保留时间长、避免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对血管条件差、需长期输液、化疗患者均适用。随着PICC置管术在各大中型医院的开展与应用,临床发现有些患者在置管后,在穿刺部位出现红肿、酸胀、紧绷等表现,即为机械性静脉炎,为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会引发医疗纠纷[1]。因此,采取何种方法以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成为临床研究者所关注的话题。在本次研究中,以2013年9月-2014年2月进修期间PICC置管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轻度,1例中度,1例重度在其置管前、中、后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进修期间PICC置管术治疗的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3.7±9.6)岁。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主要心理矛盾,给予其鼓励,消除其心中的顾虑;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PICC置管术的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置管方法与护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做好置管的思想准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②操作物品准备:PICC置管术常规用物准备,使用无粉手套[2]。③操作人员准备:由经过专业培训,获取PICC穿刺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穿一次性手术衣。④患者准备:取平卧位,保持手臂向外展90°。

1.2.2术中注意事项:①评估静脉:以肘上贵要静脉为首选穿刺血管,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根据穿刺血管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PICC导管型号。②置管时最好避开关节部位。③穿刺过程中绷紧穿刺点皮肤,减少穿刺点与导管的移动,送管速度均匀,动作轻柔。④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置管,防止微粒物质经PICC导管进入血管。⑤在外漏的导管末端连接好接头与肝素帽,用高通透性无菌贴膜将导管固定,固定时确保导管与接头在贴膜内,以导管外漏长度为4cm为宜[3]。

1.2.3术后护理:①PICC管认知干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引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特点以及防治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配合度。②合理用药:置管后可在局部沿着血管走形预防性地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一天2次,对于化疗患者,可增加涂抹范围;配合湿热敷,温度以50℃为宜,以免发生烫伤。③术肢活动指导:术后术肢严格制动6h,然后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但应避免提重物、抬高术肢、做绕圈运动等。④卫生宣教:注意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出汗量过多,穿着袖口宽松的柔软的衣服,洗澡时做好穿刺部位的保护工作,以免引起感染。

1.3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判定标准

穿刺处伴有红肿,静脉出现疼痛,但不明显判定为轻度;穿刺处伴有红肿,静脉出现疼痛、呈条索状判定为中度;穿刺处皮肤伴有红肿、热痛,有硬结形成,皮肤温度升高判定为重度。

2结果

2.1 术肢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 护理后,40例行PICC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50%,其中1例轻度,1例中度,1例重度。轻、中、重度机械性静脉炎构成比见表1.

3结论

机械性静脉炎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是由于在PICC置管术中穿刺鞘、导管与静脉发生摩擦,产生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因此,在置管前应选择内径大、走行直的血管,以肘上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对象,同时有效评估患者血管直径大小选择型号适宜的导管也十分重要,另外,要求操作者具备优秀的置管技巧,尽量保证能够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患者的痛苦。

置管后对穿刺部位进行预防性的维护措施并给予患者日常正确活动的制动等,这些均可有效减少由摩擦对静脉内膜带来的刺激,对防治PICC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具有重要意义[4]。预防性地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湿热敷是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重要方法。通过湿热敷可起到扩张局部静脉的作用,加速血流,促进静脉内膜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其修复;同时温热还可对皮肤起到止痛的作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具有抗炎、防止血栓形成、有利于结缔组织生成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40例行PICC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50%,与欧国萍等[5]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行PICC置管术治疗的患者,在其置管前、中、后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肢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有利于基层单位引用,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月华,沈玲玲.双氯芬酸钠乳剂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16-417.

[2]曾姚姚,房秋燕,张华等.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07-1508.

[3]李茜茜,张莉,李永杰等.康惠尔透明贴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02-105.

[4]夏彩莲,王蓓,薛海莉等.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0,27(15):1190-1192.

[5]欧国萍,范育英,胡雯等.干热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149-150.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基于微透镜阵列生成特定矩形光斑的TIR组合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