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天下第一山――西岳华山

时间:2022-01-31 04:35:45

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距西安120公里,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长安关中地区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亿2000万年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而华山得名,有说因远望若花状,古代花与华同,故名华山。

华山以5座主峰而君临天下

华山的5座主峰,呈虎踞龙盘之势,君临天下。东峰“朝阳”、南峰“落雁”、西峰“莲花”,人称“天外三峰”,巍然鼎峙;北峰“云台”、中峰“玉女”,陪侍于侧。5峰之外,又环围着36座小峰,犹如层层花瓣包裹主峰。

东峰因居华山之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称朝阳台,是观看日出的好去处。因此,东峰也称朝阳峰。古籍载,东峰,山冈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登峰时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现有景观数十处,其中曾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传说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的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系杨虎城将军所建。知名景观有青龙潭、甘露池、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但多被毁,仅存遗址。

南峰,又名落雁峰,据说是因这里山峰太高,大雁飞不过去而得名。南峰是华山的最高峰,海拔2154.9米,古人尊它是“华山元首”。登上绝顶,顿感天近咫尺,如临仙境。古人有诗云“唯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在这里,能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感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最险要处属“长空栈道”,栈道上下皆绝壁,在绝壁上刻石成道。栈道分上下两段,上段悬空垂直,下段依崖而设,为华山第一险道。峰顶有“仰天池”,因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池很小,但常年不竭。相传老子常以此水炼制金丹,又称太乙池。历代文人在此处留下诗文颇多,摩崖题刻琳琅满目。

西峰,古人称为莲花峰、芙蓉峰。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的典型代表。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李白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南崖的山脊与南峰相连,山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如一条屈缩着的巨龙。人们称这里为屈岭,也叫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西峰主要景观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以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

北峰,形似一座云台而称云台峰。山峰虽不算高,却是扼守四峰的要枢。从北峰向南,过擦耳崖,上天梯,一条长岭呈现在眼前。因岭脊苍黑而有气势,像一条即将腾空而飞的龙,所以称“苍龙岭”。传说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登山至此,既不能前行,也不敢后退,遇险而哭,并投下遗书,后幸而得救。峰上景观颇多,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神土崖、倚云亭、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华阴解放前夕,残余部队逃上华山。某部从黄甫峪攀上北峰,消灭了敌人。电影《智取华山》,生动的再现了这一幕。如今北峰建有“军魂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

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是东峰的一部分。中峰有玉女祠,故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期,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弄玉伴随萧史在华山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在此升天。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在此建祠纪念。如今,玉女祠建在峰头,还留有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梳妆台等许多遗迹。

华山曾是古代帝王巡游祭祀和封禅的场所

华山在古代作为人们崇敬和拜谒神 的场所,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华山经》记载:华山“白帝少昊司之,百神之所冢也。死,委厥足巨灵掌以通河曲。轩辕氏莅止,乃会神 。”《史记》中有黄帝、尧、舜到华山巡游的记载。《庄子・天地篇》中“华封三祝”,讲的是尧巡狩华山,华封人祝其寿、富、多男子的故事。周武王、成王都曾巡狩华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举行了祭祀华山大典。此后,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清乾隆等10多位帝王,都对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并禅封华山之神少昊为“金天大利顺圣帝”。汉武帝元光年间,始建“集灵宫”于黄埔峪,并亲自主持祭祀、封禅之礼。东汉桓帝时,将“集灵宫”迁于今址,并更名为西岳庙。从此,西岳庙成为历朝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的神庙,其建筑形制极高,形似北京故宫,所以有“小故宫”之称。盛唐时期,高祖、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以后的各个朝代,都在山下修“拜岳坛”,作为祭山场所,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代,从乾隆六年至五十八年的52年间,乾隆皇帝先后10多次祭祀华山。其中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用银12万两修缮了西岳庙和玉泉院。

由于历代帝王崇敬华山,华山上下都有观、院、宫、祠等建筑,华山道教徒及四方香客更是信奉至极。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的华山庙会,都要在西岳庙举行盛大的拜岳大典。玉泉院等道观、宫院,都有诵经、参拜山神等活动。

如今的华山庙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国际登山节、中国象棋比赛和书画、摄影展览,有民间社火、秦腔演唱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许多外地演出团体也赶来助兴表演,每次参与、观看者达数万人。

华山是中国道教的洞天福地

华山是道教著名的洞天福地。早在道教形成前的方仙道、黄老道时期,就有很多著名人士在华山隐居修道。汉魏以后,天师道兴起,更多的道士来到华山隐居修炼。盛唐时期,华山道教最为兴盛。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曾在华山修道,玄宗时为其修了仙姑观、白云宫。玄宗还封华山为“金天王”,敕建了华山石碑。

到宋代,华山道教的地位更加突出。著名道士陈抟居华山40余年,著有《指玄篇》、《钓潭集》、《无极图》、《先天图》等书,被奉为道教“老华山派”的祖师,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教有很大影响。至今,华山还流传着陈抟与宋太祖下棋、太祖将华山输给他的故事,并留下了玉泉院、云台观、下棋亭等遗迹。

金、元时期,王重阳创建全真派,华山即是全真道场。王重阳的弟子王处一在华山长期居住过,撰写了《华山志》一卷,开创全真嵛山派。元代道士贺志真,于华山之巅开凿朝元洞,首开华山派。如今在长空栈道,还有他当年静修的贺老洞。

明代,是华山道教最兴旺的时期。官府、信徒在华山广建宫观、道路,香火盛极一时。华山现存石洞多为明代开凿,摩崖题字也多是明代镌刻。明王朝及华阴县还专门设有官司、道会司,管理华山道教事务。清时,因历代帝王崇信佛教,华山道教每况愈下。

华山道教宫观很多,历史悠久。但由于华山历来以奇险著称,奇峰峭壁,险径危石,修建宫观极为艰难。因此,山上的单个建筑规模都不甚宏大,多依山势而建,别具风格。现存的道教庙宇,山下有西岳庙、玉泉院等,山上有东道院、群仙观、王母宫、镇岳宫、玉女祠、翠云宫等。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华山最主要的宫观是西岳庙,被誉为“五岳第一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庙供奉西岳华山神少昊,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专用场所,至今悬有同治、光绪、慈禧御题匾额。比较著名的宫观还有云台观和玉泉院。云台观于北周初创,唐天宝年间复修,元、明、清历代不断修葺,迄今旧址还在。玉泉院是我国道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系宋神宗皇佑年间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现存主要有无忧亭、全真七子殿、大殿、通天亭等建筑。

题头照片:陡峭巍峨的华山西峰。

上一篇:死于贫病交加的6位美国总统 下一篇:旅游市场疯狂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