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而美 47期

时间:2022-01-30 11:25:15

当下的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且不均衡。可是风险资产从10月份的低迷中强劲反弹。难道说,一个平淡的经济环境才是有利于风险资产的?

这或许与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宽松的预期有关。不过,考虑到美联储在2015年加息的预期强烈,风险资产的反弹又似乎缺乏依据。

我们预计,2014-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依次是3.3%、3.5%、3.7%。自年中以来,纵然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昂首向前,但欧洲和日本依然在苦苦挣扎,中国面临减速,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多数步履蹒跚。

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主要经济体在未来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很低,甚至包括欧元区。引发衰退的主要因素诸如库存高企、投资潮、油价飙升、金融动荡以及财政紧缩等,在目前的欧元区都不存在,而弱势欧元和低油价还会推动经济增长。并且,2015年欧元区银行信贷和财政政策也将趋于宽松。

此外,美国经济正在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基础,包括就业、实际收入和资本支出的增长。至于中国,虽然房地产市场仍在退潮,但是家庭实际收入的增长、信贷宽松以及出口部门初步显示回暖,都支持中国经济继续维持合理的增速。日本更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加上上调消费税被延后,都预示着该国将在2015年迎来增长。

虽然衰退风险无虞,但是一些经济体毕竟还面临通缩风险。欧元区长期低于1%的通胀率就很让市场困扰。

不过,欧元区的通缩风险即便成真,也不会走向一个日本式的结局。目前,能源、食品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造成的影响都是一次性的。鉴于通胀预期和名义工资并未下滑,因此,我们认为,通缩并不预示着增长停滞或是再次陷入衰退。再者,欧元区并不存在房地产过热,银行已经经历了重组,家庭和企业部门的负债率也不算高,因此欧元区面临的风险也小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

对于其他低通胀的经济体,还有两个好消息。首先,低通胀会允许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更长时间。其次,低通胀可以延长经济扩张的时间,强化企业和家庭的信心,进而增加投资。

上述周期性的迹象支持经济继续复苏,但过程应当是缓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债务负担和金融危机前相比并未下降。

资产负债表修复在欧美居民部门进展良好,但却成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固定资产和负债增长都是由不稳定的贸易盈余支撑的,这些国家随时面临着美国加息和美元升值的威胁。相对而言,中国情况较好,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状况良好,可以抵御固定资产投资引发的金融风险,另外中国的银行业具备较强的再融资能力。

平稳的经济复苏恐怕不会让大多数人满足,因为这不足以带来足够的就业。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平稳的增长,低通胀,再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再好不过的恩赐了。过去几年权益类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的疯狂难以再现,但我们认为未来的回报仍然可观。

另外,美国国债收益率仍然明显低于美国经济增速。我们认为,这一罕见的负缺口还将持续两年时间,风险资产将因此继续受益。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诸如多数行业还没有出现周期性的信贷风险,资本回报率还处在高位。

当然,投资者仍应注意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存在不确定性,目前的收益率曲线可能反映了过度乐观的预期,而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内收益率曲线走势比市场一致预期更加陡峭。至于欧元区,由于增长和通胀都已经趋于零,此时经济预期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将更具弹性,小幅变化就可能带来很大波动。最后,市场流动性毕竟是在减少的,未来资产价格波动还将上升。

作者为瑞银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枫凌译

上一篇:岁朝清供 12期 下一篇:掘金定增破发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