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

时间:2022-01-30 10:28:1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

识字教学是基础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识字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扩展识字资源,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基础知识,新课程提倡教师要运用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既然是识字教学,就应该从汉字本身寻找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识字的规律和方法,利用身边各种资源识字认字。

一、利用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汉字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教师从汉字的构成和内涵分析入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在了解汉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识记汉字,由此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热情。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很多汉字有着有趣的典故,教师要不断挖掘,增加识字教学的乐趣。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猜字谜的游戏增加乐趣。如,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呈现有趣的字谜,十元买早餐,八元买豆干;十字架下三个人;三品重叠,莫把品字猜;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走;一点一横长,口字顶房梁,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小学生看到字谜纷纷开始讨论交流和猜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愉快。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汉字故事增加形象性。如,在学、太、犬、个等字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三兄弟,他们是三胞胎,老大叫一大,老二叫二大,老三叫三大。一天三兄弟肩并肩走着出去遇上了顿号家族,这是有名的寄生虫。三个兄弟慌忙逃跑,顿号马上爬过来附在了一大的下面变成了太,一个附在了二大的右上角变成了犬,三大掉入河里,上来后三大的“一”变到了“人”的下面变成了个。再次,通过字的结构的分析简化教学。例如,赢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的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汉字,“亡”是要有危机意识,“口”是要有沟通能力,“月”是要有爱护意识,“贝”是要有时间观念,“凡”要保持平常心态,这样的分解分析使“赢”更加形象有趣,学生容易学习。

二、探寻汉字规律,增加学生信心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教师可以从汉字的构成规律上,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首先,教师可以将汉字按照偏旁进行分类,使汉字的学习呈现系统化。所有与水相关的汉字,都是“氵”偏旁,如河、江、湖、海、潭、流等;与木头有关的汉字,都是“木”字旁,如树、材、林、森、枝等;与肉相关的都是“月”字旁,如胖、胳、膊、腿、肚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识别汉字,加深印象。例如,在日、月、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展示太阳、月亮和火的图片,然后在黑板上书写甲骨文字,引导学生分析甲骨文是怎样规定汉字的,如太阳是圆的,所以甲骨文中的日有“ ”,太阳照着大地才是日。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认字。例如,在认识“门”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门”的形状认识字的形状,看看有哪些相似之处。在认识“伞”字的过程中,教师拿伞的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识记得更加牢固。最后,还有一些指事字,例如,“休”左边“一个人”,右边“一课大树”,人靠在书上表示“休”。

三、联系社会生活,扩展识字资源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汉字出现在我们身边。首先,校园里的墙壁上有许多名言警句、操场周围有许多体育锻炼的口号,食堂的墙壁上有许多宣传节约粮食的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句子来认识汉字。这些句子工整有趣,对识字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街上有各种各样的饭馆、理发店、商店等,都可找到有趣的汉字,里面也包含着创立者的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周末搜集相关的店名,并选出自己认为有趣和独特理念的店名进行分享;再次,过春节贴春联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春联里包括了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教师的巩固作业,是引导学生搜集五十条春联,在搜集的过程中完成识字的学习;最后,家长和孩子一起逛超市,一起去旅游,超市学生喜欢的物品上有汉字,旅游过程中有不同的景区名和景点名,家长在这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从感受商品的乐趣出发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也体会到汉字的实用性。社会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识字资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挖掘,利用各种资源扩展识字教学的途径,增加识字教学的乐趣。

机械的识字教学是低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兴趣;探寻汉字规律,增加学生信心;联系社会生活,扩展识字资源,增加识字的乐趣,提高效率。

于佳琳,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上一篇:最珍贵的风采 下一篇:长富汇银 用金融思维做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