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时间:2022-01-30 08:18:48

浅议“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互联网+”理念的广泛普及,使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并促使我们不断去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本文借助事例探讨小学阶段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学习的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困难,最后分析出今后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结合将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互联网+ 网络教学

总理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plus initiative)。随后,便有人把“互联网+”的“+”解读为加速度,即一个加速变革和转型的时代。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并且正在加速小学教育这一传统领域的变革。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学,谈谈如何更好运用新兴网络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这一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络结合的现状

语言环境是少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网络沟通媒介,营造了多元的学习环境。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镇,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的电脑网络覆盖已基本完成,使线上学习具备了可行性。教师们已经在广泛使用基于WORD、PPT、投影仪、DVD以及SWF动画等手段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教学课件,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应用“国培计划”网络课程中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自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animal一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自行查询相关知识,有效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教学的到了很好的互动和反馈,并使我认识到,网络搜索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

与此同时,专业的线上教育平台也在发展迅速,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例如,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新课标形势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研究平台,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小学在线作业平台。又例如,由家庭教育网络──Funbrain研发的游戏学习网站Poptropica,既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同步进行了简单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

二、利用网络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思维,可以全面激发孩子对英语“听说读写”的兴趣,就像蒙台梭利教育法所强调的,发挥了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目前广泛流行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就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自主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境的任务型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分配任务,学生网上阅读预习;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网上寻找答案;教师指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客户端,老师和家长也可以对学习过程了然于心。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各种智能学习网络互动中,既开发了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又开发逻辑、空间、音乐、人际和自然探索等,实现“学习”与“益智游戏”个性化控制。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各类网络学习手段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启示,有利于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解决和思考。

1.教学与娱乐如何合理把握。网络教学还正在初步发展阶段,对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也能激发起一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有其独特性和学习的困难性。如何在激发孩子对网络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运用网络休闲和娱乐,也需要学校、企业和家长不断的研讨和实践。

2.线上和线下教育如何区分。实践中,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即“教育”和“教学”,线上教育暂时还无法替代线下教育。对小学生的教育是综合性的,不只是完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人格及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而这正是线下教育的长项。因此,实践中仍需要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达到教育的目标。

3.技术学习和教学如何整合。教师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和学生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网络教学的效果。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把技术应用和学科教学相整合,从而加速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广大小学的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四、今后发展趋势和展望

今后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应当包括课后练习、学生测评、家校互动和家庭学习等模块,并通过模块的互融互通,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孩子在真实情景中,完善认知教学主题。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还应更好地把线下立体教学与线上平台巩固完美结合,为孩子提供真实语言环境,帮助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英语世界。

参考文献:

[1]赵影.浅论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教育的结合[J].新校园,2014.

[2]孟晓燕.信息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新探索[J].考试周刊,2014.

[3]李陈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郑

州:河南大学,2012.

[4]肖宏.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崔佳佳,女,2006年参加工作。2007年、2008年辅导学生在全国小学英语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话题引导的运用实践及意义解析 下一篇: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