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一个时代的文化“杂种”

时间:2022-01-30 03:51:24

黄渤:一个时代的文化“杂种”

草根的哭与草根的笑:我是喜剧吗?我是哭笑不得

“感觉有点讽刺!”这是无论黄渤本人还是黄渤所扮演的角色,总体一贯的气质。

不知从何时起,报道黄渤已经不需要再拿他的长相做噱头。之前他和笑星王宝强一样,是在《疯狂的石头》、《斗牛》、《疯狂的赛车》中动不动就钻到下水道里的全身脏兮兮的小人物。

不出众的长相却让黄渤一直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要是你像黄晓明,本身也帅,女孩见了肯定尖叫,换我就是看见就说那不谁嘛,照张相就完了。”黄渤剖析自己。

这种丝心态和清醒跟他大起大落、漂泊江湖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系,也跟他长期饰演小人物密不可分。他知道世界的“势利”,因此能表达清楚这种幽默。这种幽默并不是一种真心的笑,而是一种来自草根和天然弱势者的哭笑不得、自我化解。

“喜剧和闹剧只有一线之隔。‘我’是喜剧吗?我是‘哭’笑不得。”黄渤这么总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也有很多记者来采访,戏都没看过,上来就问戏里最难忘的是哪一场,边问还边忙着低头发短信。如果我当时喊一声,‘你有没有职业精神,有别的事就先忙好了’,可能就会被批耍大牌。”但黄渤只会咧嘴一笑,以他一贯的小人物口气来一句,“您先忙”。――这都是“小人物”的卑微和生存智慧。

生活如喜剧

黄渤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出喜剧故事。

“我从来没想过能做演员,我唯一的梦想是当个歌手。”黄渤说,自己从小痴迷唱歌,不仅加入过演唱组合,还给很多大腕儿写过歌,郭富城的《寂寞王国》就是其中之一。

上初中的时候,黄渤的歌喉在学校小有名气。他开始在歌舞厅演出,每晚能赚15块钱。《西游・降魔篇》里,黄渤扮演的孙悟空教舒淇扮演的角色跳舞,一扭一摆颇有架势。其实这对他来说熟门熟路,因为从中学时,他就兼职做舞蹈教练,跟着录像带学一段教一段。

这种驻唱、教舞的生活,持续了整整7年。然而,和大多数玩音乐的人一样,靠唱歌来维持生活异常艰难。有段时间,黄渤回到老家青岛开厂,打算挣钱出唱片。结果遇到金融危机,资金周转不灵,人家天天上门追债。

“跟讨债的人一起吃饭,双方都不明说,还得痛哭流涕叙兄弟情。”黄渤回忆,“这才叫最真诚的表演。”

2000年夏天,一部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主演了管虎的电影《上车,走吧》,这部戏让他站上了金鸡奖的颁奖典礼。“感觉有点讽刺。你说前面努力了好多年唱歌,狗屁不是。这怎么就演了十来天,就到这里面来了啊?”得了便宜的黄渤有点局外人的“清醒”。

两年后,黄渤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配音专业,并出演了宁浩执导的《疯狂的石头》,凭借“小黑”的角色一举成名。2009年,黄渤再度和管虎合作,在电影《斗牛》中的表演让他拿下台湾金马影帝。

我的忧伤跟愤懑正好贴上了时代的“屁股”

“没有无缘无故的喜,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悲。悲和喜往往是外在世界(也就是社会)给到我们的一种反应。”有网友说,“虽然黄渤长得不像好人,但读的书很多,有文化教养,难怪能厚积薄发。”

让人由衷的笑出来,还有所发省,一定是摸准了时代的“胳肢窝”的。就像卓别林,就像“憨豆先生”,他们挠的不止是你的笑肌还有这个时代的病灶,这个国家的文化心态。葛优的时代是属于上一个世纪的:体制僵硬、表情麻木,“葛优”们混不吝的“顽主”是对一个时代表情的松动,在这里你有人性上的觉醒,没了那么多的“正经事儿”,反对了崇高和严肃。他刻画的是那个时代的“好笑”。

2013年《私人订制》上映,还是冯小刚,还是葛优。但显然大家觉得没那么好笑了,“老套,潦草,糊弄我们吧?”――其实是那个时代离我们远了,那种语言不再新鲜和锐利。

有媒体称黄渤是“葛优接班人”或者“周星驰接班人”,他苦笑,“我不想做任何人的接班人。‘喜剧演员’这一身份听起来都很尴尬。你说一年到头能看到几部喜剧?你上哪儿演喜剧去?”

这并不是个有太多“喜”的时代,是黄渤和黄渤角色背后的基本认知。

在《疯狂的赛车》里,黄渤饰演的是男主角赛车手,开场没多久便因为上奸商的当,迎来了师父的一顿痛打。滂沱大雨中,师父连踢带踹,黄渤就在满地泥浆里摸爬滚打。黄渤至今以主要角色身份共出演电影十四部,电视剧四部。几乎所有他广受认可的角色,“挣扎”是共同点,不同的只是挣扎的场所和理由。

“其实里面隐藏着每一个人的无奈,和比自己更强化的窘境与油滑。我只是巴结上了时代。”黄渤说。

上一篇:水像一个手势 下一篇:艺术品市场行为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