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创新城市管理初探

时间:2022-01-30 09:22:09

三明市创新城市管理初探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三明市的城市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三明市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要持续重视,解决好“疲”的问题;落实责任,解决好“软”的问题;突出重点,解决好“顽”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建议;三明市

为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转化为常态管理模式,本文就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三明市的城市管理现状

在三明市区两级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明市今年初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管理工作水平上了新台阶。

1、城管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在组织保障上,成立了由市长为主任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在统筹协调上,建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市城管委的宏观把握、协调指挥、检查监督、综合议事等作用;在督导机制上,强化奖惩措施、监督考核,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综合目标考评内容;在管理格局上,逐步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初步形成条块结合、市区联动的城市管理格局。

2、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

第一,加大市政道路维护力度,投入约1亿多元,完成崇荣路、列东街、白沙路、富兴路和列西街等道路工程改造、建设;第二,推进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投入2000余万元对三路、江滨、桃源等老旧社区进行整体改造;第三,完善市区沙溪两岸绿地景观提升建设,完成下洋悬索桥至三明大桥段6公里绿道、第一医院分院0.5公顷绿地改造和民俗文化园(台江大桥至沙洲路口)建设,市区一、二期绿道工程竣工,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启动实施。

3、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第一,加紧落实“门前三包”。划分范围、明确责任、集中整治、落实考评,制止部分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绿化和秩序的行为;第二,逐步改善交通秩序。加强交警专业队伍建设,全市20处挪作他用的地下停车场,已有13处恢复停车功能(共计387个泊位),施划2613个临时占道泊车位,缓解了市区停车压力;第三,持续推进“两违”治理。去年3月以来,全市摸底违建面积516万平方米,违占土地面积408万平方米,拆除面积424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321万平方米。

4、长效机制取得初步进展

三明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城市管理制度的建设,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梅列区推广“街长制”,实行街长、巷长、楼长协作联动,三元区进行二级环卫体制改革,基本实现垃圾清运机械化,形成清扫范围全覆盖。

二、三明市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建国家文明城结束后,部分单位在管理上有所松懈,问题出现了反弹。有关部门提出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但实际效果与群众的期望和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工作缺乏持续力,突击应对

第一,日常考核制度不落实。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整改成效不明显,日常管理习惯停留在收费和清扫垃圾上,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管理。第二,管理的模式单一,方法简单。没有一套可行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调度指挥、办理实效、督查反馈、监督考核等问题没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三,基层管理疲于应付。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处于无权、无钱、多责状态,对于下划的日常城市管理任务疲于应付了事,统筹管理效能较低。

2、条块职责不清,执法分散

第一,统筹协调力度不足。市、区两级城管委缺乏系统设计,相互衔接不够,成员单位和职能覆盖不统一。第二,条块协作、部门合力不够。市、区、镇(街)等各级政府间、各部门间及主管部门与执法队伍的责任还不够明确,关系还不够顺畅。第三,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滞后。三明市将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道路管理等方面的部分管理权下放到两区政府,而目前只有三元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开展工作。人员配备与其承担的执法工作任务还不适应。

3、整治抓得不紧,“顽症”复发

创建国家文明城结束后,有关部门逐渐放松管理,部分“顽症”复发。第一,部分集贸市场内部及周边卫生差、秩序乱,管理力度放松。第二,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监管不严,制度不落实。市区不少建筑工地没有按照文明施工标准施工。建筑工地的渣土运输车在离开工地上路前,未清洁冲洗,加装翻盖,在道路行驶中出现洒、漏和扬尘现象。第三,机动车乱停、违停和个别地段、时段交通拥堵问题依然突出,交通执法不到位。部分机动车在市场周边和人行道上乱停、阻碍路人行走的现象和在泊车线外违停、堵车现象,在主次干道边的饭店、酒店门口违停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段、时段高峰期道路拥堵的状况没有解决。第四,装修、餐厨垃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废旧家具、家电及装修垃圾无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清运不及时,影响了市容市貌。

三、创新三明市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做好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需要转变理念、思路和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长效化、常态化方向发展。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持续重视,解决好“疲”的问题

第一,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完善措施、整体推进。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常态化、制度化,并将全国文明城市创评指标转化为城市管理的工作考核指标,第二,切实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思考,加强城市管理系统研究,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第三,深化属地化管理机制。赋予街镇必要的人财物管辖权,做到责权利一致。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在政策引导、流程设计、业务培训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

2、落实责任,解决好“软”的问题

第一,推进责任落实和措施落实。将城市管理作为刚性任务,加强工作考核,积极推进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将已经明确的各项具体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第二,加强协调协作。按照“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原有交叉行使的部分城市管理职能进行调整。第三,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建议市、区两级加快组建综合执法队伍,配套委托授权政策和手续,完善执法资格,使其真正承担起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职能。

3、突出重点,解决好“顽”的问题

第一,规范市场及周边环境秩序。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专业市场,设置临时疏导点,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进入专业农贸市场或社区市场。探索采取产权人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设立市场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市场升级改造,改善市场设施。第二,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按计划、分批次研究解决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时还没有解决的、已纳入改造项目的社区问题,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抓好城中村、背街小巷的 “脏乱差”、“牛皮癣”等问题的整治,加强硬件设施规划及建设,规范通讯线路架设审批,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第三,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渣土运输管理。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严格准入条件,明确污染物排放水平不达标的车辆不得参与运营,加大对渣土车运输过程违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第四,规范建筑、餐厨垃圾管理。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选择有条件的场地作为建筑垃圾消纳场,纳入市、区城管部门统一监管范围。采取切实措施,扩大餐厨垃圾回收面,完善覆盖全市的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

上一篇: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现校企衔接的策略... 下一篇:关于落实内部审计整改意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