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1-29 12:15:30

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1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赖氨葡锌, 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平均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赖氨葡锌;婴幼儿;轮状病毒;疗效

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腹泻中最常见的肠道疾病。在治疗上, 除了传统的综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近年来正式推荐了两项重要成果, 即使用低渗透压ORS和锌补充剂治疗急性腹泻, 能够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的严重度和脱水的危险[1]。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儿120例, 其中男性66例, 女性54例;年龄6个月~3岁, 平均年龄为(1.58±0.26)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51±0.67)d。全部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并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取粪便中病毒RNA,做核酸凝胶电泳(PAGE)检测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以及治疗前腹泻次数、脱水程度、病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处理, 包括继续合理饮食, 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补液、抗感染, 使用肠黏膜保护剂与微生态制剂等对症营养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 0~1岁:0.5包/次, 2次/d, 1~2岁:1包/次, 2次/d, 2~3岁:1包/次, 3次/d, 疗程5~7 d。观察和记录口服赖氨葡锌颗粒后有无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1. 3 判断标准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标准[2]:显效:经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呕吐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治疗后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中口服赖氨葡锌颗粒过程中未发现有呕吐、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观察组60例患儿全部完成治疗。

3 讨论

腹泻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可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 其中以病毒引起的肠炎居多, 并且以轮状病毒肠炎为主[3]。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最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轮状病毒感染后, 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起小肠绒毛破坏, 导致肠黏膜对水分、电解质的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还会损害小肠集合淋巴结, 使肠道免疫功能下降, 轮状病毒更易入侵,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加重腹泻症状。目前临床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4]。近年来, 医学界对锌元素的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不断深入, 逐渐开始将锌元素应用于小儿腹泻的预防及临床治疗之中。为腹泻的婴幼儿加用赖氨葡锌颗粒口服, 因赖氨葡锌颗粒含有赖氨酸和葡萄糖酸锌,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 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生长, 增强免疫功能。锌为人体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具有促进成长发育, 增进免疫功能, 锌能够加速肠道黏膜细胞再生, 修复肠道黏膜, 有利于肠道黏膜对水和钠的重吸收, 使水和电解质分泌减少, 缓解腹泻症状。锌是多种酶的辅酶, 可增加肠道黏膜刷状缘酶水平和活性, 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而且腹泻患儿导致锌摄入减少和排泄增多, 必将导致锌的缺乏,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声明指出在腹泻急性期补充锌能够缩短病程和减轻腹泻严重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赖氨葡锌颗粒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 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恢复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时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 能缩短病程、减轻病情。且此方法简便易行, 无明显不良反应, 患儿较易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卫生学院.腹泻临床管理新推荐实施指南.美国国际开发署, 2006:2-5.

[2]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13(6):381-384.

[3]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240.

[4] 王志宏.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科学, 2011,1(7):94-95.

上一篇:《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本浅析 下一篇:龙血竭胶囊粉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