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高产创建工作方案

时间:2022-01-29 06:16:21

粮食局高产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根据浙江省农业厅《全省粮食高产建创活动年工作方案》,结合我市粮食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省粮食生产实际,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普及着力提高水稻单产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06]86)号精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突出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产区,兼顾非产区,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水稻生产创建示范乡镇(街道)、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以及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同时,在马铃薯主产区开展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通过三年(20*-2010年)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乡镇(街道)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产8%左右,辐射带动全市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3%左右。力争核心示范方早稻单产500公斤/亩,连作晚稻550公斤/亩,单季晚稻700公斤/亩。高产创建水稻单产比非示范户增产10%以上。马铃薯示范片面积达到2500公斤/亩。

三、工作原则

(一)层层发动,县(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创。广泛发动,实行县(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创。市里成立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及检查指导工作,牵头负责高产创建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对所属乡镇(街道)创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各乡镇(街道)都要制定本辖区内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每个乡镇(街道)抓好一个以上的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粮食面积百亩以上的行政村都要有科技示范户。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市里以建制乡镇(街道)为单位,选择粮食重点乡镇(街道)为创建示范点。各重点乡镇(街道)高产示范区要因地制宜,选择有区域代表性,农田基础条件好,要规模连片在百亩以上。粮食作物以水稻为重点,兼顾旱粮作物,建立百亩核心攻关、千亩高产示范的创建模式,示范带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根据我市粮食生产实际,开展马铃薯高产示范工作。

(三)集约资源,合力推进。集约重大项目资源,与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病虫综防、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政策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争取配套高产创建专项经费,保证示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优势,推进高产创建工作;集约各部门组织领导力量,市里明确由市粮油技术推广站牵头组织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联合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各乡镇(街道)也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四、实施内容

根据活动要求和我市粮食生产实际,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重点放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和降本增效上。

1、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对标准农田特别是新建标准农田的培肥改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通过扩种绿肥、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行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增加旱涝保收、增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做到灌排自如,农用电网配套齐全。

2、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根据粮食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各创建点的实际情况,确定高产创建主导品种,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确保主导品种在示范区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并通过统一供种方式,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粮食高产创建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水稻重点推广强化栽培技术、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单季晚稻“五改”技术、抛秧技术、直播技术、旱育秧技术、免耕直播技术、稻鸭共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技术。马铃薯生产大力推广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4、大力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和千村示范,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经科技兴粮为支撑,坚持产量与品质并重,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加强示范方内农户的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方都有农技人员蹲点指导,

全面开展水稻优质高产千村示范活动,在水稻面积100亩以上的村,选择1个种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强的农户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户,并采用市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加强对示范方内农户以及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方都有农技人员蹲点指导,推行育秧、机耕、测土配方施肥、水浆管理、配套供应物资等重要农艺措施的统一,努力提高示范方的产量,开展高产竞赛活动,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5、加强病虫害防控

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强农药市场整治与高毒农药削减,对生产经营假冒农药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曝光,全面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技术指导人员及农民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7、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加强农艺与农机部门结合,积极发展以水稻机耕、机播(插)、机收、秸秆还田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鼓励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要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机制,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8、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和粮食生产合作化经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规模效益和经营水平。

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粮。鼓励种粮大户拓宽经营范围,向周边农户有偿提供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大力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育供秧、统防统治,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市里将成立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对全市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市里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部门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相关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农业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种植业科站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实施小组。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于5月20日前报市农业局粮油站),协调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每个示范点要有行政负责人,要有技术负责人,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效。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创建活动期间任务落到实处。

(二)落实惠农政策。广泛宣传国家和省里发展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把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已确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户,落实到位。重点宣传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增加资金投入。各县都要努力增加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投入,不断增加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扶持资金,努力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市里将安排高产创建活动经费,支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

(四)搞好技术服务。抓好春耕、夏收夏种、秋收冬种三个关键农时,细化工作措施,分阶段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努力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以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要完善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的典型经验,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要创新服务模式,办好各类示范点、样板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1-2月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好前期的调研,起草《*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

(二)3-4月份印发《*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部署20*年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各项工作;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和农技站长培训、种粮大户参加金华市农业局举办的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全市春耕生产督查,组织开展早稻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检查督促高产创建示范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三)5-7月份继续落实高产创建各项技术措施;开展创建区早稻插种情况检查,提出早稻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农民抓好早稻生产,做好早籼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测产验收;考察单季稻和连作晚稻苗情,提出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意见,指导示范点高产创建活动;总结马铃薯创建示范活动的经验。

(四)9-10月份组织媒体宣传粮食高产创建年活动;召开单季晚稻现场观摩交流会,做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初步评估;组织专家对晚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测产验收。

(五)11-12月份做好年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总结,研究讨论下一年度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计划;做好召开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总结表彰筹备工作。

上一篇:乡镇安全生产整治方案 下一篇:药监局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