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价格理论的另类思考及李嘉图难题的另解

时间:2022-01-29 04:19:24

生产价格理论的另类思考及李嘉图难题的另解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生产价格理论解决了李嘉图难题之一――劳动价值论所强调之等价交换原则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之间存在冲突。这个判断是不能成立的,生产价格理论只是绕开李嘉图难题从总量层面证明了劳动价值论,而且其证明的理论结构是存在逻辑缺陷的。这个李嘉图难题的存在源于其方法上的错误――混淆了动态与静态、非均衡与均衡、现象与本质。如果避免了李嘉图的方法性错误,不仅这个难题会消失,还可以将劳动价值论的证明从结构层面向前推进一步。

关键词:李嘉图难题;生产价格理论;假定;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5)―0015―08

李嘉图难题的存在,曾经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卡夫丁大峡谷,阻断了劳动价值论通向科学彼岸之路,直接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李嘉图难题的解决,是劳动价值论科学性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创造的生产价格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传统观点认为,生产价格理论出色地解答了李嘉图难题之一,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可是,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中笔者发现,生产价格理论无助于解答李嘉图难题,且其理论结构存在逻辑缺陷。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以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断言《资本论》第三卷了第一卷的理论体系。那么,李嘉图难题真的无解吗?

一、所谓的李嘉图难题

为剖析价格之迷,李嘉图秉承了斯密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传统。相对于亚当・斯密来讲,李嘉图坚持了始终一贯的抽象法,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遗憾的是,由于两大李嘉图难题的存在,使劳动价值论陷入困境。在其价值理论中,一方面,李嘉图认为劳动价值论之等价交换原则不容质疑,只有坚持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价值论才能成立;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理论不能违背等量资本要获取等量利润这条直接来源于生活的基本规律。然而,李嘉图在研究价值理论时发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与等价交换原则二者不能同时满足,其价值理论在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和遵循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上,无法不出现顾此失彼。这便是李嘉图价值理论的两大难题之一(为论述方便,在下文中我们称之为李嘉图难题Ⅱ)。李嘉图用下面的具体事例来描述这个困境。

假如社会只有两个生产部门:食品部门与机械部门。假定有一个初始状态,两个部门中投入的资本均为100,利润率为20%,两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7:3和9:1。这样就有表1的数据结构。

表1既坚持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又坚持了等价交换原则。在表1的基础上,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工资提高相同的比率,比如50%。工资上涨后资本有机构成要作相应调整。如果我们优先强调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则工资提高后表1的数据应该修改为表2,这时食品部门的产品价格高于价值,而机械部门的产品价格则低于价值,于是,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如果优先考虑等价交换原则,则工资提高后表1的数据应该修改为表3,这时,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不相等,食品部门低于机械部门,所以,违背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李嘉图由此得出结论:在劳动生产率不变而工资同比例增长时,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与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同时满足。为表达方便,我们把此例称为李嘉图难题Ⅱ第一例。

在李嘉图难题Ⅱ的另一种表述中,假如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相同的比率(比如1倍)而工资不变。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后,产量为原来的2倍,优先考虑等价交换原则,产品还按价值出售,则表1数据变为表4。在表4中,两部门的利润率分别为50%和70%,违背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如果要遵循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则只有按表5所示的价格出售产品,这时食品部门的产品价格低于价值,而机械部门的产品价格则高于价值,于是,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我们把这种表述称为李嘉图难题Ⅱ第二例。

上述两例的结论是:即便经济的初始状态满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要求且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当不同部门工资同比例上涨而劳动生产率不变,或者劳动生产率同比例提高且工资率不变时,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李嘉图难题Ⅱ的表述还可以假定生产周期不同而雇佣劳动量相等,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就是说,要么是劳动价值论不正确,因为它与现实不兼容,要么是李嘉图的推理存在错误。那时,李嘉图学派找不到其理论结构的错误,这就让反对派们自然而然把矛头指向了劳动价值论。

二、生产价格理论对李嘉图难题的解

李嘉图难题的存在,曾经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卡夫丁大峡谷,直接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提出,出色地解答了李嘉图难题Ⅱ。

马克思指出,生产价格是指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率形成的价格。商品是按生产价格出售的,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售的。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平均化以后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关于生产价格理论的论述,可以概括为表6。在这个表格中,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都是360,这意味着,就某个生产部门来讲,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是常态,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反而是偶然的,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生产价格并没有背离价值。理论界一般以此为理论依据,认为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较好地解答了李嘉图难题Ⅱ。然而,这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生产价格理论包含了一个与现实相违背的逻辑结构,即资本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流向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众所周知,生产价格理论的直接基础是利润平均化理论。在表6中,利润的平均化,从而从价值到生产价格,是通过部门间的竞争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因为食品部门的利润率较高,机械部门的利润率较低,不同部门的资本为了追求相同的回报率,必然会出现机械部门的资本净流出和食品部门的资本净流入,最终达到各部门都实现同一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这个逻辑显然是违背历史趋势的。我们不否认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资本偶尔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向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流动具有可能性,但是,这不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轨迹的大趋势。从历史趋势来看,资本应该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流向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而不是相反,否则,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就会越来越低,这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与马克思关于平均利率会因有机构成提高而降低的历史判断相矛盾。

其次,生产价格理论的逻辑结构暗含了一个与现实相违背的判断,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具有利润优势。生产价格理论认为,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通过资本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向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流动而形成的,常识告诉我们,资本的流动直至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可能在瞬间完成,也就是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平均利润率真正形成

的这个过程中,食品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将获得比较利润优势。然而,从经济发展现实的总体格局来讲,应该是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具有利润优势而不是相反。理由有二:其一,资本的本性是逐利,资本向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有净流入这个历史事实,说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具有利润优势。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因其成本上的非均衡优势,而拥有利润上的非均衡优势。这是厂商使用大机器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即不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有利润优势而是相反,大机器就不会被采用。马克思曾经论述了机器被使用的前提:“如果只把机器看作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末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要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这就是说,使用机器和不使用机器相比,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到一定程度(有利润优势),机器才会被使用。社会经济发展包含了这样的轨迹,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提高,或者说,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两个因素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提高利润率,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降低利润率。这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从动态来看,使利润率提高的因素的作用应强于使利润率降低的因素的作用,从静态(相对均衡状态)来看,这两者的作用是可以相抵的。也就是说,从动态来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利润率应高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二,从进入门坎与部门利润优势的关系来看,进入门坎越高的部门,越应该有利润优势。常识告诉我们,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比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进入门坎高,所以,应该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拥有利润优势。

第三,生产价格理论并未真正解决李嘉图难题Ⅱ。理论界认为生产价格理论解答了李嘉图难题Ⅱ的依据,主要是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意味着李嘉图难题Ⅱ不存在。这是因为,我们从表2、表5的数据来看,销售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所以可以说,在解答李嘉图难题Ⅱ方面,生产价格理论充其量只是发明了一个新名词,即用生产价格来代替销售价格。如果认为生产价格理论解决了李嘉图难题Ⅱ,那将意味着在理解等价交换原则上,与李嘉图存在距离。在李嘉图的视野里,只有部门销售价格等于部门市场价值,如表1、3、4,才能算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以为生产价格理论解决了李嘉图难题Ⅱ的观点则必须认可,只要全社会的销售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即为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照此说法,表1至表6均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于是,生产价格理论剩下的工作就只是在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寻找各部门合意的销售价格即可,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也就是说,有如说生产价格理论解答了李嘉图难题Ⅱ,毋宁说李嘉图难题Ⅱ不存在,因为按照李嘉图的界定,在生产价格理论的框架下,难题还是存在的。

我们认为,关于等价交换原则的内涵,应该遵照李嘉图的观点。这是因为,以表2为例,假如社会只有食品生产和机械生产两个部门,这时有三种交换,即食品部门内部的交换、机械部门内部的交换、食品部门与机械部门之间的交换,根据马克思的观点,食品部门与机械部门之间的交换是主要的,可是,这个“主要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所以,不能认为表2坚持了等价交换原则。同理,也不能认为表6坚持了等价交换原则。进一步讲,如果把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视为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那么我们必然会得出一个明显错误的推论:任何交换都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例如,假定社会只有机械和食品这两种产品,单位食品的价值为10小时,单位机械的价值为1500小时,每小时劳动值10元。我们来分析3种情形下的交换:1单位机械=100单位食品、1单位机械=150单位食品、1单位机械=200单位食品。价值与价格的对比如表7,表中数据显示,三种交换情形下价值总额都等于价格总额。也就是说,如果按李嘉图的标准,只有每单位机械与150单位食品交换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而按生产价格理论的标准,这三种交换都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显然,就坚持等价交换来讲,李嘉图标准比生产价格标准更能让人信服。

需要指出的是,说生产价格理论并没有解决李嘉图难题Ⅱ,这并不意味着对生产价格理论的全盘否定。这是因为,虽然生产价格理论并未解决李嘉图难题Ⅱ,但是,它通过绕开李嘉图难题Ⅱ,以巧妙的方式证明了从全社会来看剩余价值不来源于价格因素。当然,生产价格理论也同时证明了,有些部门(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部门)的剩余价值是由价格因素带来的。如果没有前面两个缺陷,这个缺陷我们还可以把它视为理论的抽象所必须作出的牺牲,但是,这个缺陷与前面的两个缺陷是捆绑在一起的。

生产价格理论与现实的两处明显背离,根源于马克思的一个错误假定,即假定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都是100%)。这个假定显然是武断的和没有理论依据的。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假定,马克思本人没有论述过。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劳动生产率通常是不同的。按照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原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既然其劳动生产率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不可能相同的。进一步讲,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般应高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以,根据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原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一般就应高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这就是说,假定不同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是不合理的。既然这个假定与现实不相符,以此为逻辑起点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与现实不符的。

那么,应该以何处为逻辑起点呢?应该把不同部门的利润率相等作为一个逻辑起点,当作一个均衡状态来看,即正确的假定应该是先假定不同部门具有相同的利润率。如果假定平均利润率为20%,商品出售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表6的数据就应该修改为表8。在这里,我们通过改变马克思的假定,即不是假定各部门剩余价值率相同,而是假定各部门利润率相同,得到一个稳定的数据组合,从而使生产价格理论的第一、第二个缺陷不存在了。

在表8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也就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工人受剥削的程度更深,这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历史趋势时的结论是一致的。反之,如果假定剩余价值率均为100%,反而与马克思前面的论述相矛盾。我们比较价值与价格还可以知道,所有部门的价格都等于价值。我们将表8同表1比较可以看出,两个表的结构不存在本质差别,现在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这就间接证明了我们关于生产价格理论的第三个缺陷――并未真正解决李嘉图难题Ⅱ。很显然,如果硬要坚持生产价格理论解决了李嘉图难题Ⅱ,那意味着我们需要认可一个违背现实的理论。

三、李嘉图难题另解:非稳定结构的静态归属

既然生产价格理论没有解决李嘉图难题Ⅱ,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到另外的解法,否则,要么我们只得接受这个有缺陷的生产价格理论,要么我们要放弃劳动价值论,因为李嘉图难题Ⅱ意味着劳动价值论不能成立。

那么,李嘉图难题Ⅱ有解吗?研究中我们发现,李嘉图难题Ⅱ的存在,与其前提条件是紧密相关的。这就是说,李嘉图难题Ⅱ的解,也许寓于其假定条件的理论结构之中。

在破解李嘉图难题Ⅱ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一点,所谓“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并不是指一种现实常态,而是指表现为一种作用力的规律,一种趋势。常识告诉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几乎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反而是偶然的,不获得等量利润反而是社会的常态。但是,作为规律的“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的某一时刻,如果在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下等量资本没有获得等量利润,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对这个规律本身的违背,关键是看这个“违背”是否存在一种走向消失的力量,在理论上,就是看我们能否在坚持等价交换原则的前提下找到一种合乎实际的新的状态,使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总之,需要区分纯粹的理论状态与纯粹的现实状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现在我们来看李嘉图难题Ⅱ第一例的假定,即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两个部门的工资同比例上涨。众所周知,资本家不是慈善家,资本家的工厂也不是慈善机构,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自动给工人涨工资,如果因某种原因使他们不得不给工人加工资,他们将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工人工资上涨,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因工人斗争或工会谈判迫使资本家就范,其二是在劳动生产率因某种因素提高时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要调动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当然,这两者通常会相互作用,工资上涨会迫使资本家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消化成本,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让资本家在工资谈判中有更多的让步空间。这就是说,如果工资上涨了,那么劳动生产率不变就不是一个稳定状态,反过来,如果劳动生产率不提高,那么工资上涨也不是一个稳定状态。

如果工资上涨是工人斗争或工会谈判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可能会按同一比率上涨,假设上涨50%。工资上涨同一比率的直接结果,如表3所示,两个部门的成本都增加,食品部门的负担较重,利润率降低的幅度较大(从20%降至4.35%);机械部门的负担较轻,利润率降低的幅度较小(从20%降至14.29%)。于是,造成了不同部门的利润率不同。工资上涨之前,作为李嘉图难题Ⅱ初始状态的表1,既坚持了等价交换原则,又坚持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规律,资本没有必要在部门间流动,所以,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现在,稳定遭到了破坏,这个非稳定的状态将被逐步调整。

我们先假定部门利润率较高的机械部门以新利润率为“合意的利润率”,那么,就只需分析食品部门所作的回应性调整即可,大致有四个方向。

其一,资本从食品部门净流出,食品供给量减少,价格提高,从而部门利润率提高。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决定的有关论述,当涉及到部门之间的竞争时,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应该从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角度来考察,即价值“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根据这个观点,食品部门的产量虽然减少了,但是,本部门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本部门的价值总量是由食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单位食品的价值量增大,现实中表现为食品的价格上涨。假设产量调整前食品单价为2,则食品产量为60,即115个单位的资本能生产60个单位的食品。由于食品部门不能获得平均利润率,所以该部门有资本净流出,一直要到本部门能获得平均利润率时为止。根据部门价值总额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原理,不管部门产量增加还是减少,其价值总额均为120,产品按价值出售,所以,只要部门资本净流出10个单位(由原来的115减少为105),即可使食品部门获得平均利润。资本数量减少后,有机构成(70C:45V)并未发生变化。由于劳动生产率不变,按115单位的资本生产60个单位产品的水平,105单位的资本所生产的产量约为54.8,产量减少约5.2,产量降低的频率为8.7%(5.2/60);食品单价(单位产品价值等于单位产品价格)由2变为2.19,食品价格上涨约9.5%。如表9。

其二,食品部门找到一种方法节约不变资本一定的幅度,从而消化了工资上涨带来的利润劣势。如果食品部门能够找到某种方法,比如廉价的原材料,让不变资本的使用量降低14.29%(10/70),它就能够容忍工资上涨50%所带来的利润劣势,这个

其三,资本从食品部门净流出,由于失业人数增加,迫使本部门工人作出妥协。李嘉图通过假定把这种情形排除在外,为了逻辑完整,我们将其补进来。因为食品部门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大,不能获得正常利润的企业相对较多,所以在压缩生产规模以实现新的最优化生产时,食品部门压缩的比例会相对较大,在新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点上,食品部门会有更大比例的裁员,于是,压力又交给了食品部门的雇佣工人,代价就是在本部门有更高比例的劳动者失业。现在,增加的失业者会给就业者带来更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如果就业者不放弃50%的工资增长率要求,岗位是很难保住的,要保住岗位,必须要在工资上涨的要求上作出让步。让步多少呢?要让步到食品部门的利润率与机械部门的相当,即14.29%,只有这样,食品部门的资本才没有转移到机械部门的必要,才形成了一个新的均衡点。为了保证食品部门的利润率能达到14.29%,本部门的工资只能增长5而不是15,即增长16.7%(5/30),如表11。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算出,当机械部门的工资上涨100%时,食品部门的工资攀比,并不能达到100%的增幅,而只能达到33.3%(10/30),如表12。现在我们还看到,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工资增长快,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工资增长慢,这与现实是基本符合的。

其四,食品部门找到一种方法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定的幅度来消化工资上涨带来的利润劣势。这种情形也被李嘉图的假定排除在分析之外,我们依然简要述之。比如,如果食品部门能够找到某种方法使劳动生产率提高22.9%,它就能够容忍工资上涨50%所带来的压力,这个回应如表13所示。

在现实中,上述这四个方面,即资本净流出减少供给量、节约不变资本、解雇部分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同时进行的,我们将其分开剖析,并在剖析其中一个方面时不考虑其它因素,仅仅是为了简化分析。假定机械部门以新的利润率为“合意的利润率”,同样是为了简化分析。如果两个部门都以旧利润率(20%)为“合意的利润率”,那么

两个部门都要调整――都降低产量以提高产品价格、都节约不变资本、通过部分解雇迫使工人让步、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析方法与上述相类似。

表9至表13显示的状态都处于相对稳定中,是均衡状态。我们看到,在这里,既没有违背等价交换原则,也没有违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关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工资上涨,我们将在第二例的分析中看到。

第二例假定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相同的比率1倍,而工资率保持不变,其结果如表4,两个部门的平均成本都降低,食品部门的利润率增幅较大(从20%增至70%),机械部门的利润率增幅较小(从20%降至50%)。于是,造成了不同部门的利润率不同。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现在稳定遭到了破坏。这个非稳定的状态将被逐步调整。

最直观的调整就是:资本向食品部门净流人,从而食品价格适当降低。分析方法与表9的结构相近,不再累述。

现在,我们先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放松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比率相同的假定。现在只假定机械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工资率不变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前提下,食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提高多少呢?我们先计算出现在机械部门的利润率,为50%,以此为平均利润率,可算出食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频度为60%,而不是100%,如表14。

接下来,我们在劳动生产率按相同比率提高的前提下,放松工资率不变这个假定。以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为例,如果工资率不变,将如表4的情形。这时,和初始平均利润率20%相比,食品部门的利润率提高得较多,所以,在关于提高工资的谈判中,食品部门有更多的让步空间。具体如何让步呢?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工人得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所有好处,也就是说,平均利润率恢复到20%的水平,那么将处于表15所示的数据结构中”。在这里,食品部门与机械部门的工资都增长了,分别增长了138.9%(41.67/30)和250%(25/10)。由于这里我们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工资的影响,所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工资一般是不会降低的,那么,另一个极端的情况将是食品部门提高工资,以适应机械行业的利润率50%,即以此为平均利润率。这时,应处于表16所示的数据结构中。

上述是两个极端的情况,现实中,不可能处于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应处于其间的某一个点,即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平均利润率应为20--50%之间的某一个点,具体处于哪个点,取决于劳资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假如讨价还价的结果使平均利润率为25%,则情况如表17。在这里,食品部门与机械部门的工资分别增长了120%(36/30)和200%(20/10)。

回顾表9至表17的数据结构可以看出,它们既遵循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也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部门价值等于部门销售价格)。如果将表1至表5与表9至表17的数据结构作进一步对照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凡是不存在李嘉图难题Ⅱ的情形,即表1、表9至表17,就资本流动来讲,都是相对稳定的点,可以视为均衡点(静点);凡是存在李嘉图难题Ⅱ的情形,即表2至表5,资本将发生流动,都是非稳定点,所以是非均衡点(动点)。我们知道,经济均衡点的形成,在于各方力量达到了一种平衡,对于一个均衡点来讲,如果其中的某方面力量发生改变,均衡将受到破坏,直至力量重新调整,调整过程一直要到达新的力量均衡时为止。李嘉图难题Ⅱ的逻辑起点表1是一个均衡状态(静点),当工资上涨时,旧的均衡被打破,通过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即新静点(表9至表13所示),可是李嘉图的分析却停留在了动点(表2、表3);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旧的均衡也被打破,资源的重新配置,或通过劳资双方讨价还价所形成的新的工资率水平,比如表17,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新静点),可是李嘉图的分析同样停留在了动点(表4、表5)。很显然,从方法论上来讲,李嘉图混淆了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混淆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把非均衡的结论当作均衡的结论,或者说把动态的结构作为静态的结构。在李嘉图的分析框架内,只要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我们就会看到,矛盾现象是暂时的,是在非均衡状态中才出现的。在均衡状态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会被自动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也会被自动实现。

在上面的分析中,当我们避免了李嘉图的方法论错误时,不仅难题消失了,还进一步证明了劳动价值论,即不仅从全社会来看商品是按价值出售的,就是从部门来看,商品也是按价值出售的。这一点,是生产价格理论没有办到的。

结束语:生产价格理论存在逻辑缺陷,且它并没有真正解决李嘉图难题Ⅱ。李嘉图难题Ⅱ是混淆了动态与静态、非均衡与均衡的结果,是混淆了现象与本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寓于其假定条件的理论结构之中。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表格、注解、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基于少数据的城市住宅价格预测分析 下一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再思考:基于变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