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充满童趣的纯真童年

时间:2022-01-28 09:27:13

营造充满童趣的纯真童年

我们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绘本包含着童趣美,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充分的乐趣。在阅读活动“小蛇散步”中,我尝试从童趣的角度去分析与挖掘绘本的价值,在设计活动过程时力求让幼儿充分参与,在阅读中、游戏中理解绘本。体验童趣之美、童趣之乐。

一、研读绘本,挖掘“童趣美”

《小蛇散步》描写了小蛇在散步时看见一个小水坑,便把自己的身体搭在小水坑上变成小桥帮助大家的故事。经过研读,我发现绘本中蕴含着大量的童趣美。首先,绘本的画面色彩鲜艳,不仅小蛇的形象简洁可爱,而且其他动物形象也鲜明有趣。其次,绘本的语言简单、生动、有趣。绘本中运用了大量幼儿喜欢的语言,例如,不断重复“一个接一个”,采用“嗒嗒嗒”“咣咣咣”“咚咚咚”等象声词。最后,绘本中最令人忍俊不禁的便是小蛇表情的变化了。当小蚂蚁、大狗、狮子以及大象从小蛇这座“小桥”上走过时,它的表情变化是绘本的点睛之笔。它时而惊讶得张大嘴巴,时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时而被踩得吐舌头……作者将小蛇的表情描绘得生动、夸张。在对绘本的童趣美进行深入挖掘之后,我将《小蛇散步》的童趣之美定位在形象、语言与画面上。力求让幼儿从绘本中体会到快乐与童趣。

动作游戏,凸显“童趣美”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通过阅读对可爱的小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追问他们故事哪里最有趣。有些孩子认为小蛇的表情最有趣。于是,我顺着孩子的话引入动作游戏,分几个层次进行:首先,我请孩子自己选择想要表演的故事图片,用身体动作和表情将小蛇的样子表演出来。之后,我挑选了故事中小蛇表情发生变化的一段进行讲述,让孩子们边听讲述边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诙谐、幽默。最后,我也参与到表演之中。我播放音乐,从头开始讲述故事,让孩子跟随着故事内容及音乐节奏,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整个故事中小蛇的样子表演出来。遇到重复句和象声词时,我特意夸张地加以表现,还配合语调、动作和脚步声的变化,使幼儿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

区角活动,创造“童趣美”

由于单位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有限,孩子们无法在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里进行表演游戏,因此我将活动延伸至区角中,以满足幼儿继续进行扮演游戏的需求。首先,我将绘本材料和录音故事投放到区角中,希望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倾听,发挥想象,体验更多的童趣之美。其次,我在区角中投放了一些动物头饰,引导幼儿相互配合进行故事表演。在表演活动中,一开始我也参与进去,与幼儿一起互动表演,我的夸张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一方面激发了孩子的表演兴趣,另一方面具有示范作用。慢慢地,孩子们乐意相互配合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了……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不再拘泥于绘本中表现的角色动作和表情,而是大胆想象和创造自己喜欢的动作和表情,甚至自己改编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既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又能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享受阅读,享受表演,享受童趣之乐、童趣之美。

童年应该是美好的、充满童趣的。幼儿园教育应该让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我们希望通过对《小蛇散步》中的童趣美的挖掘,传递给幼儿最纯真、最简单的快乐,在幼儿的心灵里播下爱阅读的种子。

附:小蛇散步(中班)

目标:

1.能通过自主阅读看懂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2.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小蛇的变化,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验活动的快乐。

准备:

故事PPT(演示文稿),小图书,配乐故事录音。

过程:

一、产生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名叫《小蛇散步》。小蛇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们每个人去翻一翻、看一看,看完后和大家说说这本书有趣在哪里。

二、阅读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看书的习惯。

师:请你一页一页仔细看,把看到的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再一起来说说。

(针对个别幼儿的阅读习惯,提醒幼儿安静地一页一页地翻书。)

师:请你仔细看看,画面上小蛇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

(提示幼儿读懂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2.交流、讨论。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看到的小蛇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幼:小蛇遇到了一个大水坑,嘴巴张得大大的,很吃惊。

师:你发现了小蛇吃惊的表情。请你做做小蛇吃惊的表情。

师:大家一起来做做看。

师:还有谁愿意来说说找到的有趣的画面。

幼:我看到小蛇快被大象踩得眼睛都打圈圈了,舌头也吐出来了。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被大象踩的呢?

幼:前面一页是大象走在小蛇的身体上,后面一页小蛇吐出了舌头。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原来前后两页的画面是有关联的。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一起做做小蛇被大象踩到的样子。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几幅画面,还有谁来说说不一样的发现呢?

幼:我看到有一页上小蛇把水坑里的水喝完了,它闭上眼睛好像很舒服。

师:很舒服的样子应该是怎样的呢?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师:刚才你们发现的是小蛇表情的变化。那它的身体呢?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我发现小蛇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小蚂蚁从它的身上走过时。它的身体像一座桥。

幼:我也发现了,大狗走过去的时候,小蛇的身体就变得矮一些了。

师:大狮子走过去的时候,小蛇的身体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小蛇的身体变得很矮了。

幼:大象从它身上走过去的时候,小蛇都快被压扁了。

师:是呀,大象太重了。小蛇的身体快被压扁了。

师:大家一起来学学小蛇的身体在蚂蚁、大狗、大象等走过时分别是怎么样的。

师:你们发现小蛇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变化的呢?

幼:表情和动作是一直在变的,小蚂蚁爬过去的时候,小蛇的眼睛弯弯的,好像在笑。

师:为什么小蚂蚁走过去的时候。小蛇会笑呢?

幼:可能有点痒吧。

师:说得真好。是呀,那么多小蚂蚁从小蛇身上走过,就像在给它挠痒痒一样,所以它的表情是笑眯眯的。

幼:因为小蛇帮助了朋友,所以它在笑。

师:噢,小蛇笑嘻嘻的表情告诉我们,帮助朋友真是件快乐的事情。

师:我们也来做做小蚂蚁走过时小蛇的样子。

幼:我看到大狗走过小蛇身上的时候,小蛇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很重的样子。

幼:大象走过去的时候,小蛇的眼睛都打圈圈了。

师:小蛇的眼睛为什么会打圈呢?

幼:大象太重了,小蛇受不了,觉得太吃力了。

师(小结):原来,不同的动物走过小蛇的身体时,小蛇的表情是不一样的。动物越大越重。小蛇的表情就会显得越吃力。这真是条有趣的小蛇。

三、表达表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蛇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现在我们来学一学这条小蛇的样子,看看谁学得最像。

1.幼儿自选故事图片表演。

师:请你选一幅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故事图片进行表演。可互相表演给小朋友看。

2.教师讲述故事中小蛇表情、身体变化的部分,幼儿边听故事边表演。

师:下面我来讲故事,你们来表演。注意听动物的脚步声,判断一下是谁来过小桥了,小蛇的动作和表情分别是怎么样的。

3.师幼一边听配乐故事,一边表演。

小蛇散步(根据原文改编)

下了好长时间的雨,终于停了,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天气这么好,小蛇要出去散步了。可是,爬着爬着……路中间出现了一个大水坑。小蛇想:这点小事难不倒我。只要这样……它灵活地弓起身子,把头伸到水坑的另一端。“哎哟!”脑袋撞到地面了。小蛇刚跷起尾巴想越过水坑,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请等一下!”原来是小蚂蚁!“我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小蚂蚁问。“可以,可以!”小蛇微笑着答应了。小蛇绷紧身子弓成一座蛇拱桥。像一道彩虹。四只蚂蚁、两只蜗牛、三只蜥蜴、五只老鼠,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小蛇闭着眼睛一副享受的模样。过了河,小动物们对小蛇说:“真的是太谢谢了!”小蛇自豪地说:“没关系,有困难就找我吧。那么,还有没有人想过去呢?”“那就让我们也过去吧!”好多声音一起说。“可以,可以!”“嗒嗒嗒”一只大狗上了桥,小蛇痛苦地张大嘴巴。可不得了,后面还有一位身材更高大的动物举着锋利的爪子正准备上桥呢。“咣咣咣”原来是狮子先生,小蛇紧闭嘴巴苦苦支撑着。“咚咚咚”大象也来了,一下子就把小蛇压平了。大象扬长而去,小蛇“呼——”喘着气儿,连拱起身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好,再努力一下。”它给自己打气,终于弓起了身子。“了不起,了不起!已经没有人要过去了吧?那就走吧。”可是,嗓子干得冒烟了,小蛇一转身,“咕咚咕咚咕咚”喝光了水坑里的水,一滴都不剩,它的肚子喝得圆滚滚,摇摇摆摆地继续去散步了。

上一篇:在阅读中发现语言之美 下一篇:让阅读活动流淌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