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的养护方法探究

时间:2022-01-28 04:26:28

花境的养护方法探究

花境是在中国大中城市公共绿地的花卉应用形式。科学、艺术的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在公园、休闲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花境,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多样性。花境一般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1、2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花境主要表现的是自然风景中花卉的生长规律,因此,花境不但要表现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还要展现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近几年来,为了丰富园林景观,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欣赏能力,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武汉市在公园、小型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小区等地方设计和营造了花境。武汉地区营造的花境大多是以花灌木和多年生宿根花卉以及观赏草为主所组成。如解放公园和武汉植物园和东湖高新开发区的汤逊湖北路花境就是此种类型。蛇山南坡的花境则是以多年生常绿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为主建造的。这些花境的共同特点就是能较好的保持一年四季观赏效果。宿根花卉又称多年生草本花卉,其特点是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以宿存的地面芽或地下芽越冬,翌年再度萌发、生长枝叶、开花、结果,并可以连续多年。宿根花卉有种类繁多,适应性强,栽培简单,管理相对比较粗放,群体效果较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类绿地。

为保持花境常年的观赏效果,对花境内的所有植物必须进行精心的、针对性强的养护管理。这种管理不同于一般绿地的养护管理,它对管理者的养护技术和责任心都有较高的要求。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花境植物的养护有其共同点,也有个性较强的养护要点。但是,对品种较多的花境来讲,能把共同的养护要点做好,就可以基本保证花境的观赏效果。

1花境养护要点分析

1.1水分的管理

水分的管理是指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水?怎样浇水?在园林绿地的管理中,很多人都知道水分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去浇水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那么深刻。首先应了解花境所在地的土壤情况(主要是指土壤的保水、保肥的能力),其次要了解花境中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再是要了解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对以上3点有了初步的认识,花境水分的管理工作相应就可以做到较好。花境的植物仅仅靠天然的降水是不够的,需要管理者根据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植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决定浇水量,浇水的次数,和养盆花一样见干见湿,在浇水之前应看土壤表面以下3~4cm的土壤是否已干,浇水时应慢慢的浇,不能急,并一次性的浇透。总的来讲,春季视天气状况应保持花境的土壤湿润,以利宿根花卉的萌发;夏季应多浇水,时间以早晚为主;秋冬季应少浇水。开花时应多浇水。耐干旱的少浇水,耐湿的可多浇水。对于植物较多、品种混植的花境,对那些不耐干旱的植物应单独多浇水。

1.2施肥的管理

对于那些营造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保肥能力较强土壤上的花境,可以不施肥或少施肥;相反,为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确保花境的观赏效果,则要定期施入底肥和追肥,每年应追3~4次肥,第1次应在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后,以氮肥为主,辅以磷钾肥;第2次在开花前,以磷肥为主;第3次在花后修剪时,以氮肥为主;第4次应在冬季枝叶枯萎之后,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品种植物对肥的需求量不同,因为有的品种过多的施肥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会造成枝叶的徒长,最终会影响开花的效果,或造成倒伏。如锦葵,它喜欢生长在肥力中等,土壤相对较为干燥的土壤中,肥力过大,则会造成枝条细弱,产生少开花或不开花的现象。

1.3修剪整形

在花境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包括对某些宿根花卉和观赏草进行适当的分蔸)是保证花境整体观赏效果的必要的手法。对花境中各类植物进行修剪整形、分蔸的作用有以下几点:可以促进二次开花;可以有效地保持植物最佳的观赏株形;可以防止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干扰,以确保各种植物的最佳生存空间;及时除去枯枝败叶,病虫害枝叶,残花,保持花境的整体观赏效果。

1.3.1摘心

当某些宿根花卉春季长到15cm左右时,可摘去枝稍的顶芽,促其分枝生长,使该种植物的株形紧凑,高度适中,可以有效的防止倒伏。如:千鸟花(山桃草);美国薄荷;柳叶马鞭草;天蓝鼠尾草;深兰鼠尾草;紫苏等。

1.3.2修剪

采取此种办法不仅仅是整形的问题,更应注意植物的观赏价值问题。某些品种植物的观赏价值在于它新生的枝叶,所以,采用修剪可以促其生成具有2次或多次观赏效果,如花叶杞柳可以在叶色逐渐变绿后,采用中等强度的修剪,促其发生新的枝叶;花叶芦竹也可以在8月初进行近似平茬的方法进行重剪,促其发出新的叶片,则观赏效果可以延长到国庆节。如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修剪后进行追肥,效果更佳。

采用修剪的手法也可以促其2次开花,如美丽月见草,穗花婆婆纳,山桃草等。但都是在花开之后,也就是说大约80%的花已开过了,此时就可以修剪了。但是某些品种植物却不宜多次修剪,如地中海荚迷,伞房决明,双荚决明,欧洲荚迷,等等,这些品种只宜在春季或花后进行一次性修剪,否则就会影响其开花的效果;有的品种则要进行截干的处理,如:红瑞木,银边八仙花,八仙花等。花灌木在修剪整形中应注意去掉病虫害枝条,枯枝,重迭枝,交叉枝,截短长枝和徒长枝等,保持通风透光,增加花量,如碧桃,紫荆等。利用修剪的办法,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前提下,控制部分花灌木和竹类的体量,以防止其体量过大而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如解放公园花境内的佛肚竹因其任意生长,结果就把种植在边上的红脉酸模给压死了。致使该品种在解放公园丢失。

1.3.3抹芽

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剥去过多的腋芽、花芽,用于限制枝条过多和花量,这样既可以保持花大而充实,也能在花境中使这种植物保持恰当的体量,而不至于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1.3.4分蔸

在花境中,常常种植一些球根,块茎类和由根蘖萌发的多年生花卉和观赏草。特别是当前一些地方要求加大种植密度,以达到现实的观赏效果,而不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但是,这部分植物地下部分会不断的生长,使这些植物的体量不断的增加,常常会影响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会使本身生长不良。这就要求把这部分植物挖出来进行分蔸处理,如鸢尾,菖蒲,紫娇花,美人蕉,随意草,毛地黄叶钓钟柳等。同时,在花境中种植的观赏草也要采取同样的办法进行处理。如蒲苇,细叶芒,银边芒,阔叶狼尾草等。但是,分蔸处理的时间应在春季这些品种还未萌动之前,秋冬季是不可进行分蔸的。

1.4清除杂草

在花境的养护管理中,清除杂草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杂草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大量地夺取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花境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杂草的生命力极强,长势也快,如不及时的清除,将极大地影响花境的观赏效果。在清除杂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清除杂草应在杂草初生阶段进行,因此时杂草的根系浅,易清除,也就是应除小除了;秋季应在杂草种子成熟之前及时地把杂草清除;部分杂草应从根部清除,否则,杂草难以清除。

上一篇:水稻机插秧普遍性措施 下一篇:野生榛林培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