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管理

时间:2022-01-28 02:45:27

略论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管理

[摘要]网络舆论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形成有针对性地进行危机管理的必要步骤。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应注重坚持正确的导向,考虑开办特色校园网络,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网络舆论危机安全稳定

[作者简介]胡玉东(1969-),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度基金资助项目“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880095)和江苏省心理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重点课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苏心规划07-12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70-01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及其舆论影响已经深入到了高校的各个角落。高校网络舆论包括了交流思想、资源共享、休闲娱乐等各方面,各种信息都在网络舆论中汇总、集中并以极快的速度广泛传播,这直接触动了学生敏感的神经,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构成极大的挑战。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网络舆论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探索如何做好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危机管理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

1.多元集聚。网络舆论的形成固然有在时间上快速集聚的特点,但笔者认为,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说,多元集聚的特点更加突出。因为在空间上网络彻底打破了地域限制,其信息来源在理论上可以遍及全世界各个角落。这样的广泛性还体现在每一个网络参与者的思想上,从随意灌水到情感上的真情流露,舆论信息汇集了从肤浅到深刻的多元思想。这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信息集聚和民意表达,使得网络空间取代了地理空间,典型例子就是“宅”概念的出现,同时也模糊了公共与私密空间的界限,这样的多元化也就为危机的产生留有了巨大空间。

2.快速传播。网络舆论的传播固然有在空间上广泛扩散的特点,但本文认为,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说,快速传播的特点更加突出。因为在时间上网络跨时空的24小时运转使得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出去成为可能。网络舆论本身具有共享的特点,这一特性导致舆论中的信息必然趋向向外分散,尤其是一些与高校密切相关的负面信息,会更加引发学生的关注,导致一传十、十传百。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传播出现偏差或者以讹传讹的情况便难以避免。

二、网络舆论危机的来源

1.不愿与人交往的心理。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其强烈的个性独立、优越的家庭条件、宽松的成长要求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愈加有隔阂感,而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纵容了这种障碍心理。在网络中学生们可以不与人面对面地交谈,更不需要有眼对眼地交流而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可以轻易形成舆论。在舆论中这种间接性和安全性形成独特的优势,保护了网络参与者的私心,使其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极大化,从而回避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可能必须要面对的矛盾和挫折。这就纵容了大学生继续将这种虚拟的完美延续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更大的人际交往的障碍。

2.不愿担负责任的态度。如上文所述,由于网络舆论的多元集聚性,以及立法上的漏洞,网络信息的来源纷繁复杂,这就为网络参与者不负责任的态度提供了可利用的空子。参与者可以随意在网络上、传播各种信息,而不用担心为此担负何种责任。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纵容了不良信息的泛滥,包括网络欺骗、网络攻击、低级庸俗、断章取义、无理谩骂等。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够注意安全防范使自己以及他人都成为网络不良信息的受害者。还有很多犯罪分子就是抓住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相信他人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犯罪活动。而一些关于外国动态的信息也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网络中形成舆论,其中就含有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如文化殖民以及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种族主义、宗教仇恨、民族歧视等宣传就很容易在舆论中形成扩散并形成影响力。再有如违背道德以及违法乱纪等不健康信息的散布也具有强大的诱惑性。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不顾什么后果地加以传播、宣传。对于高校舆论管理而言,这些信息以及学生的态度足以构成强大的挑战。

3.不加控制的信息泛滥。信息泛滥早已不是网络舆论为人所诟病的地方,现在的关注逐步集中在信息泛滥的控制上面。泛滥而不加控制的网络舆论正存在于各个高校的网络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网络环境下学生将取代老师,成为自我教育的主角,但各种信息充斥校园和网络,使青年学生无所适从,无法辨别何为有用何为无用、何为有益何为有害。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才能、广泛接触社会的阶段,其成长过程必须大范围地敞开自己的心思去了解世间发生的一切,这就使得大量垃圾信息不加控制地为学生所吸取,一方面造成大量无用信息充斥网络,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深受其害。

三、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

1.坚持正确导向。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的原因之一即在于没有对信息的传播加以控制,尤其是思想意识方面的控制,要强调意识形态对网络文化宣传的指导地位。同时调动学生党员的力量,突出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间的带头引领作用,通过他们在网络舆论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举止言行,影响周围同学共同前进。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的典型人物、事例融入网络舆论当中,使同学们在参与网络的同时参与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

2.开办特色校园网络。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尤其专业方面的特色,开办一些有特色的校园网站及栏目,将其作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创造这类网络舆论不需要刻板教条地学习著作、、规定等,可以从学生对专业兴趣的角度出发开办诸如传统文化、名著赏析、时代聚焦、师生对话、学者论坛、心理咨询、勤工俭学、就业指导、奇闻轶事之类的板块和栏目,使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经常集中在专业及特色方面,形散而神不散。长久以往,学生对其他方面的信息的关注便会减弱。

3.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辅导员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各方舆论都要有一个既宏观又细微的把握,而网络辅导员这一角色恰好应了网络舆论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一角色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处理和管理将起到有效的作用。一是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形成网络控制力。一方面网络辅导员在年龄和学识上拥有优势,能够识别并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不至于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网络辅导员也具有辅导员的政治敏锐性,对社会以及校园的政治动向都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这两方面能力的结合,使得网络辅导员对形成网络舆论的引领作用成为可能,能够有效地在网络舆论中形成控制力,在无形中领导舆论。二是可以赢得学生认同,贴近学生生活。辅导员拥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也最了解学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动态,对学生的动向有着很好的把握,因而也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最想要什么、最不欢迎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网络辅导员就可以从多层次开展与学生的沟通、合作,争取学生的信任。如将信息、通知传达等日常事务转移至网络,既方便快捷又能做到覆盖面广。又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生民主参与学校事务,利用网络投票、意见表达等方式,既公开又透明,既完成了学校事务又树立了自身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探索,2003(5).

[3]傅俊卫.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1(3).

[4]敬菊华,张珂.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5]李亚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风险问题策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6]宋菊芳.试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7]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8]章建明,巢传宣.网络技术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1(3).

上一篇: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探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中责任关怀理念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