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家之“诚”的德性范畴

时间:2022-01-28 02:15:27

内容摘要:“诚”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认为“诚”是人应当具有的重要德性,是人们完善自身的道德力量,同时还是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儒家关于“诚”的范畴是极其丰富的,内容斑斓,本文主要从德性论的角度揭示儒家之“诚”的道德价值。

关键词:儒文化;诚;德性

进入21世纪以来,诚信的地位在个人与社会生活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诚信是每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对于自己而言,“诚”就是不自欺,客观地对待自己,不强不知为知,不强不能为能。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他人而言,“诚”就是不欺人,意味着诚实待人、光明磊落。为人阴险狡诈、弄虚作假、巧言令色则是不道德的小人。

一.诚——德性之基

人何以要具有“诚”的品德?古代儒者对这一问题作了形而上的解答。他们把“诚”归为人性,进而把人性归为天道,认为“诚”是人之本性,同时也是自然之本性。明清之际的大学者王船山曾明确地说:“诚者,神之实体,气之实用,在天为道,命于人为性,知其合之为明,体其合之为诚。”[1]

就天道而言。“诚”就是自然的本性,就是天道本体,就是宇宙的本质,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所以《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而世上的万事万物则是“诚”的展开,是“诚”的体现。儒家论“诚”之所以讲天道、天理,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说明:人之为人,“诚”是最基本的和不可代替的德性。

就人性而言。“诚”实际上是人们自我认识的天赋能力。《中庸》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就是上天所赋予人的先天的道德意识,这是人之本性。所以,“至诚”便可以由“尽己之性”再到“尽物之性”,以至于同天地相参,达于天人合一。

在儒家看来,“诚”不仅是人应当具有的品德,而且是万德之总。《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又说:“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朱熹对这个“一”作了解说:“一者,诚也。”诚一以贯万德,仁义礼智,无一不诚。王船山说:“诚为仁义礼之枢,诚之为智仁勇之枢。”又说:“诚,心也,无定体而行其性者也。心统性,故诚贯四德,而四德分一,不足以尽诚。性与生俱,而心由性发。故诚必托乎仁义礼知以著其用,而仁义礼知静处以待诚而行”[2];用《中庸》里的话解释就是:“一乎诚,则尽人道以合天德,而察至乎其极。”可见,“诚”与五常并不处于同一个层次,它统摄五常于一身,是一个总体性的、最高的品德,在一定的意义上,也体现着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诚——德性之径

大千世界,生生不息,在儒家看来,这正是“诚”在天道意义上的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正揭示了“诚”的人道之道德本质,这也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道德主体性。

(一)“诚”是成就人们德性的内在根基。

“诚”是修德的动力。“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等八目。此八目中,最重要者就在于诚意,诚意可以说是《大学》整个系统中的重心所在。按照朱熹的解释,修身以上,属于明明德之事,而齐家以下,属于新民之事;而格物、致知,属于认识范畴,只是修德的前提,诚意以下才是进德之序。所以,诚是修德的起点和动力,意不诚则心不正,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家不齐,家不齐则国不治,国不治则天下不平。只有起于诚,才能在人格上确立进德向善的动机。作为道德存在的人们,也要有成就道德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就会不为外物所摆布。

“诚”是成仁的前提。“仁”是孔子强调最多的道德范畴,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孟子·离娄上》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仁”的注解是:“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从文字构成的角度看,“仁”体现为两个人的交往,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孔子在《论语·雍也》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简言之,便是成己成人,不诚便无仁,诚是成仁的前提。

(二)“诚”是显现人们德行的前提条件。

“诚”不仅是德性的基础,也是德行的前提。德性要通过德行表现出来,德性存于内,德行行于外,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周敦颐曾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3]换句话说,“诚”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内在依据。当“诚”统摄人的内在心理时,就产生高尚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又是自然的,支配着人的行为。正如理学家程颐说: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即此也。如果不诚,则心无德性,人的行为也必然不能成为有德之行。

一言以蔽之,“诚”是人们追求道德进步的动力与源泉。道德主体意识不诚,不仅成就不了自己的德性,也无以发动自己的德行。诚是一切德性与德行的实质,不诚则一事无成。

三.诚——德性之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规范就是人们做事的行为准则,它不仅可以把人们的行为导引到道德的方向,起到扬善的作用,而且为人们设定行为的范围与界限,起到抑恶的作用。从规范的角度来看,“诚”无疑是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一)“诚”是立人之本。

在儒家看来,人是以道德的方式存在的。或者说,人就是一种道德的存在。人无德不立,而诚则是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就有“失信不立”的说法。孔子也曾多次谈到诚信的重要性,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那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这就如同牛马车没有辕上的销子一样,寸步难行。甚至会有恶果,“言而无信,自食其果”是矣。孔子教导他的学生为人处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说话忠诚信实,做事笃厚恭敬,即使到了偏远落后之地也能行得通,反之则即使在本乡本土也寸步难行。

(二)“诚”是交往之道。

每个人都具有社会性,生活中总要与他人交往。人与人的交往,要通过言行来进行,诚于中必显于外,具有诚信人格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普遍信赖,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荀子曾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子为尊矣,不诚则卑。”(《荀子·不苟》)朋友关系是孟子提出的五伦之一,处理朋友关系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也是诚信。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所以朱熹说:“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4]可见,诚是人们社会交往必须遵循的首要道德准则,与朋友交要诚,与亲人交要诚,与领导同事交要诚,方能成就章学诚“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三)“诚”是治政之策。

儒文化是影响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的文化形式,各朝各代均强调以儒治国,儒家所强调的正是德治。而“诚”正是儒文化的核心之一,正是“治政之德”的核心内容,是管理者必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唐代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5]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都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的道理。民心的向背现象的形成,原因正取决于统治者无德,无诚。君有德则民有得,君诚以待民,才能取信于民,民亦诚待之,故“君舟民水”是矣。

在博大的中华儒文化下影响的今天,“诚”更是不可缺,也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古之学者一再强调“诚”的基本性与重要性,今之人更是应当以诚范己,以诚待人。

参考文献:

[1]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诚明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5(9):95.

[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8(12):553.

[3]谭松林、尹红.周敦颐集·卷二(诚下第二)[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2(12):17.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卷119.北京:中华书局,1986(3).

[5]吴兢.贞观政要·第卷五(诚信第十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180.

胡玉平,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文学与新闻系教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思想史。

上一篇: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苏轼《海外集》中的海南民俗拣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