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1-27 06:20:45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分布式能源将在能源综合利用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城市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环保效益突出且市场巨大,本文介绍了目前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优势及具体实施过程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供应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其在减排温室气体、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提高用电可靠性等方面的作用。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分布式能源将在能源综合利用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多为天然气冷热电多联产及建筑光伏,天然气联产项目受制于天然气资源、价格影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随着城市雾霾治理,城市建筑光伏逐渐引起重视,按照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筑光伏将达到100万千瓦。下表为2014年我国光伏建设规模,由表可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指标已超过传统光伏电站。

数据来自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

政策优势突显。自2013年7以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13〕1381)、《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等有关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0.42元/千瓦时的补贴原则。接二连三出台的政策鼓励,引起了投资者关注。

入网、并网不存在制度上及技术上的障碍。国家电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采取鼓励和合作的态度,允许光伏电站业主采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完全上网等结算模式。并且随着电网运行维护水平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友好接入、全额消纳的技术难度也在降低。

环保效益突出且市场巨大。分布式光伏发电污染小,节约土地资源,贴近负荷中心,适合低压端就近并网、独立供电或做备用应急电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局部地区用电紧张状况,非常适合电力相对紧张、环保治理压力大的城市区域。据测算,到2020年,若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能应用于光伏建筑,光伏建筑应用潜在市场规模约有1000GW,相当于45个三峡的装机量。

促进光伏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引发广泛讨论,中国光伏产业在实现连续增长率超100%后,在产品价格暴跌的背景下企业利润锐减乃至大面积亏损。今年以来受分布式光伏等利好政策影响,光伏市场持续回暖,并且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有利推进了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升级以及运营模式创新。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难点

尽管政策扶持以及申请的绿色通道已畅通,但是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存在不少阻碍。

1、效益问题。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设计、施工相对复杂,建设成本一般高于地面应用,且发电效果一般也低于地面应用,并且单个项目容量越小,单位造价越高。尽管经历了前些年的大幅成本下降,8-10元/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造价仍然相对较高。光伏发电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即便加上国家给予的分布式补贴0.42元/kwh,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不高。

2、建设场地问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协调楼顶空间使用问题,中国的屋顶产权也十分复杂,若租用大面积连片屋顶,涉及到的产权方、利益方很多,通常协调难度大。另外,一旦出现经济效益又面临如何分配难题。目前,国家电网承认拥有大产权的房屋住户拥有自主上网发电的资格,但是,还存在着一部分小产权房业主,国家电网实际上也为他们提供了用电服务,但不允许其并网发电。

3、政策可操作性问题。国内光伏市场依然是纯政策驱动的市场,光伏宏观政策已经比较全面,但来政策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比如,光伏企业在财税、备案流程、电网代付操作、补贴周期这些细节政策上的可操作依据。再如光伏项目备案制,项目要备案到哪级部门、补贴由谁发放,这些都缺乏详细规定。

三、有关建议

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为城市治理雾霾提供了一条路径,但是作为新型能源供应模式,现实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难题。根据个人理解,在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建议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纳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等按照光伏建筑一体化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在建筑设计阶段就使其满足光伏应用的具体要求,如雪载、风压等,综合利用建筑物表面,合理配置配套设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2、完善配套电网设施建设。加强光伏发电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确保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网。积极发展和应用融合了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系统接纳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力。

3、创新商业模式。城市分布式光伏建设中,往往面临资源过度分散,房屋产权复杂,小型单位或家庭自建还面临投入及维护等难题,需要创新发展模式,例如资源租赁等,建议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对新的模式进行指导、规范,在法律、制度等方面保证各方利益。

4、建立合适的投融资体系,为分布式光伏产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和服务。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创新金融服务,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规划制定年度融资计划,合理安排信贷资金规模,积极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针对家庭、小型单位用户提供较为灵活的金融服务,鼓励家庭高效使用屋顶资源。

5、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地方政府统筹力度,简化审批程序,做好在政策落地、项目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萧函,李胜茂等.2014-2018年中国分布式能源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M].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3.

2.黄健.我国屋顶阳光发电的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3.王斯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现状及发展趋势[J].太阳能,2013(8).

4.郭璇.影响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4(2).

上一篇: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下一篇:刍议如何做好公路施工试验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