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经营之道

时间:2022-01-25 08:31:16

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经营之道

2015年8月15日,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成功举办了“探讨中小微企业‘创新经营’之道,寻找商业腾飞之法”研讨会。会议围绕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方法与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院长谭勇出席会议,同时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专家”之一的赵强,被称为“点遍中国”的点子大王何阳,“品牌孔子”、中国品牌教育家、全球企业CBO制度创立者梁中国,荣获“2015年中国众筹行业年度影响力人物”的众筹工场创始人兼北京大学众筹金融课题组组长张迅诚,以及香港商业地产学院教授曹道羽等30多位专家及企业家代表。研讨会气氛热烈,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我国中小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腾飞的唯一途径就是走出一条创新经营之道。

十大营销策划人赵强:“全网营销”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转型。现在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老板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他们的企业也多是传统企业。在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事例中,小米是较为成功的。雷军在讲小米成功转型时说了3句话,第一句是有无限大的市场,第二句是有花不完的钱,第三句是有一流的人才。但是这些转型条件是明显不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只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

由此我开的药方是,第一创新我们的商业模式,第二升级我们的营销模式,第三创建资本模式。中小企业做企业营销战略时,要重新思考3个条件:变化、竞争和资源限制。不论是今天的营销还是过去的营销,都是在一个充满变化的市场上开始并完成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资源里做营销战略,合理配置这3个条件。

未来,我们要“全网营销”,主要包括“天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地网”――专卖店、商场、连锁店,以及“人网”。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做的就是“人网”,是人的链接,是熟人和熟人之间的生意,一个圈子和一个圈子的联盟。而传统互联网做的是“天网”。

中小企业家缺什么,第一缺品牌意识,第二缺渠道,第三缺钱,第四缺人。在这个残酷、变化多端、资源有限、推陈出新的环境里,中小企业想要转型,想要继续走下去,必须要依靠经营和管理这两条腿走路,经营先走,管理跟上,抓住机会努力存活下去。

点子大王何阳:创新离不开生产

我国从上到下一直鼓励创新,大量投资建设创新基地,但成效却小之又小。在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100多项发明中,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在国际诸多发明奖项中,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也是屈指可数。但是我国却有世界上1/5的人口,在享受着别人的发明成果的同时,做着简单重复的组装工作。比如在很多工业产品上都能看见“Made in China”的字样,足见“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浙江义乌是我国大型生产制造基地,产品产量大,却没有任何创新。企业不需要创新的员工,更多的只是需要一个监工生产的员工,导致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反过来也导致我国的创新能力落后,其实这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我们生产大量的产品,对外却号称“自主产权”,其实抄袭、仿造占比99%。德国在其发展初期也经历过“德国制造”的屈辱阶段,在创新创造方面,每个国家都是从摸爬滚打中探索出来的。我国企业具有劳动力便宜、工业基础好两大优势,这使得今天的产品已经假冒不伪劣了,偷工不减料了,产品的创新也指日可待了。

辩证地来看,生产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生产了产品,企业才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创新;没有产品的生产,企业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创新的实践是靠生产来体现的,两者缺一不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有了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企业就可以尝试探索研究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中小企业的优点是“船小好调头”,经营形式灵活、适应能力、专业性更强,找到适合自己创新发展的路径,就会立足于市场,企业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中国品牌教育家梁中国:

品牌引领企业“步步高升”

创业如果没有正能量引导就会变成一场闹剧。首先,品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购物还是聊天,不管是利用众筹创业还是开发项目,都需要一个承载的品牌,如果没有品牌,这些都不能继续下去。

大众对品牌意识的欠缺有两点原因:一是创业者或经营者不懂其道,自身对品牌的认知就有欠缺,认识不够全面,不了解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上述问题;二是创业者或经营者不重视品牌的重要性,就像人们对待体检的态度,正常人一般应该是一年一次体检,年老者一年两次,但是体检的重要性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如果早半年通过体检检查出身体的异样,就可以避免病情加重。现在很多企业过于重视营销,满足于账面上的进出账,而忽略了长久的经营之道。

品牌对企业越来越重要,所以就需要专业人士以及专业的部门来管理。比如宝洁公司,它旗下有很多品牌,不可能都对董事长负责,由此就产生了首席品牌官。以前我认为首席品牌官只是一个职务,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不仅是大企业,中小微企业也同样需要具备这种品牌意识,把品牌放在战略高度,进行专门化制度上的管理。

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老板来说,其本身就是首席品牌官,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避免人才难找的问题。作为老板,必须得有品牌意识,不能有偏差。品牌是由内而外的,是我们对价值的一种定义,比如餐厅为何而开,面向什么样的客户群体,这就是对它价值的定义。

品牌同时也是合作关系的载体。品牌越强大,客户对其忠诚度就越高,合作双方的关系也就越紧密。品牌可以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稳定,所以品牌的维护很重要。如果企业产品的质量很差,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这个品牌就会无人问津,因此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品牌都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创业和经营的第一课。

99世界众筹节发起人张迅诚: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5年被定义为“股权众筹的元年”,众筹,一方面是“众”,即要有人气;另一方面是“筹”,即筹集资金。众筹就是筹人、筹资源、筹智慧。

智慧转换成生产力,是未来众包、众筹的一个核心思想。筹智慧,顾名思义就是专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提供好的点子。比如“滴滴快的”已然渐渐取代了传统路边“招手停”的形式,只需手指一点,便可预约车辆,这就是“筹智慧”的结晶。很多时候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创新创意。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众筹平台,中小企业可以找到符合企业本身的对口资源,筹集众人智慧为企业出谋划策。

当然众筹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转型成功。企业既是个体也是整体,企业自身需要转型,决策人的思维方式也要转型,否则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企业在各个层面还没完全达到应具备的素质,就容易导致失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企业达到足够的积累。

同时,我国众筹平台的资本背景也呈现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局面,除了“点名时间”、“众筹网”等各类垂直领域众筹网站陆续涌现外,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也纷纷“涉水”众筹。众筹平台的层出不穷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上一篇:碧玺升值喜人 成彩宝领头羊 下一篇:忠于品牌,保持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