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氧耐力研究

时间:2022-01-25 04:23:45

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氧耐力研究

摘要:采用血乳酸、无氧功率测试等实验手段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无氧供能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完成成套动作演练、实验室完成定量负荷等不同运动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试者心率最大值、血乳酸最大值、平均功率、峰值功率及30 s无氧功率下降率均存在显著性组间差异(P<0.05);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入运动状态的机能动员快、最大负荷时机能水平高、运动后恢复快。研究启示:无氧糖酵解供能水平是限制耐力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体能训练中,无代谢氧能力是关键。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无氧供能水平;血乳酸;无氧功率

中国分类号:G80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54―03

投稿日期:2005―02―23

作者简介:毕献为(1971-),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随着竞赛机制的改革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健美操竞赛也日趋激烈,这给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技术、体能、心理和智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与体能水平密切相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状况直接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一般要求运动员在1min45 s左右完成,而且是在高速度的情况下完成各种连续复杂的高难度动作,因此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无氧耐力是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训练中注重发展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提高其无氧代谢能力,并运用综合性指标测试分析评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成为竞技健美操科学化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鉴于此,本文采用无氧功率测试、血乳酸测试等方法,对实验室完成定量负荷和运动场完成成套动作演练等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进行测定和评价。旨在探讨无氧供能水平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系,为增强体能、提高训练实效提供理论参考,推动竞技健美操训练科学化进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实验对象受试者为22名男性一级和二级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将其分成实验A组和实验B组。A组为北京体育学大学竞技健美操代表队一级运动员;B组为北京体育学大学体育系竞技健美操专修班学生,二级运动员。受试者基本情况见表1。

A、B两组年龄、身高、体重3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检测指标 血乳酸(HL)、峰值功率(PP)、平均功率(MP)、30 s功率下降率(%)、心率(HR)等无氧代谢指标。

1.3 实验方法

1.3.1血乳酸测试、心率监测测试完受试者安静时的血乳酸和心率之后,受试者进行15 min的准备活动,休息5 min。此期间将预先调好的SporttesterPE-3000遥测心率计戴上。受试者进行整套动作演练开始的瞬间,同时启动秒表和遥测心率计,记录受试者整套动作的完成时间和恢复时间,并每5s自动记录储存成套动作演练过程中的平均心率值。于成套动作演练结束后第1、第3、第5 min末采无名指血0.3 mL,用Accusport乳酸仪和BM―Lactate试剂条测恢复期HL值。

1.3.2无氧功率测试(WAT) 受试者在测试前一天无大运动量训练。实验前休息15 min,测定受试者安静时无名指血乳酸值。测试时间为30 s,功率车的阻力(N)=体重(kg)×系数。受试者先进行无阻力反复快速踏车1~3 min熟悉仪器并作为准备活动。正式实验开始,受试者竭尽全力以最快速度作持续30 s蹬车,测试人员不断给予口头鼓励,直到受试者尽力蹬完30 s。记录其做功情况,并测定运动后第1、第3、第5分钟末无名指血乳酸值。根据公式:(30 s内峰值功率-30 s末功率值)÷30 s内峰值功率×100%,计算无氧功率的下降率。

2 结果

2.1受试者无氧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

竞技健美操演练导致两组受试者心率、血乳酸的明显增高。实验中最高心率有非常显著的组间差异。且A组HR―max182.4次/min出现在成套动作演练结束即刻至运动后5 s之间;B组HRmax170.5次/min出现在成套动作演练中第55s至1 min10 s之间。恢复期3 min和5 minHR值A组与B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安静时血乳酸值无组间差异。成套动作演练结束后的血乳酸值与安静值相比,A、B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升高。但A组恢复期各时相血乳酸值与B组相比较,增幅更为明显。HLmax均出现在运动后4 min左右。恢复期1 min末和3 min末血乳酸值组内比较,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无显著性差异。

2.2受试者无氧功率测试指标的变化情况

两组受试者无氧峰值功率均出现在运动第5s,A、B两组分别为700.6 w和642.1 w。随着做功时间延长,无氧功值逐渐下降。从相邻每5 s无氧功率递减情况看,B组在运动中lOs开始至运动中20s,其功率值与上一时相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则到运动中20 s时,其功率值才出现显著性递减。A组30 s功率下降率为31.7%,B组为38.4%。峰值功率和30 s无氧功率下降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A组平均功率绝对值和相对值明显高于B组。无氧功率测试导致受试者血乳酸值显著上升。在测试后恢复期1 min末和3 min末,A组血HL显著高于B组;至第5 min末,A组血HL大幅下降,但两组差异不具显著性。

3 分析与讨论

3.1受试者的心率、血乳酸的变化从实验结果看,一级运动员在成套动作演练中心率上升快、增幅大,保持心率增长的持续时间长,心率最大值出现在成套动作演练结束即刻甚至在恢复期5 s左右,说明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有较强的心动员能力和机能潜力。从测试现场运动员表现看,二级运动员在成套动作演练中,心率上升虽快,但不能持续保持增高。在成套动作演练至第三段(第55 s~1 min05 s)时,心率已达峰值,机能不能进一步动员:在成套动作演练结束之前,心率已呈下降趋势。实验研究证明: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演练中HRmax出现在运动结束即刻至恢复期5秒钟之间。这种运动结束即刻和恢复期心率增高的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与运动员内脏机能存在“生理惰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竞技健美操运动特点和呼吸形式有关。成套动作属短时间高强度运动,机体缺氧程度高。“动迅静定”的运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呼吸、循环机能受抑制,运动后恢复初期则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心血管系统机能活动增强。可见,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套动作运动后心率增高是心血管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本实验结果提示A组受试者有较高的机能水平。运动前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是机体组织中乳酸生成速率和血液中乳酸消除速率之间平衡的表现,与动用能量系统有关,可作为评定负荷强度的指标。竞技

健美操演练结束后,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血乳酸值与安静值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地升高,血乳酸最大值均出现在恢复期4min左右。一级运动员Hlmax为13.1 mmol/L,明显高于二级运动员(11.1 minol/L)。表明A组一级运动员所完成的成套动作其运动强度远高于B组二级运动员,这与两组受试者完成动作时的专业评判相吻合;另一方面,此结果亦反映出两组受试者无氧供能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提示血HL值可间接反映受试者的机能水平高低。不同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血乳酸水平的差异提示:竞技健美操运动中无氧糖酵解供能水平是限制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

3.2无氧能力测试中各指标的变化

3.2.1不同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氧功率的变化本实验结果表明:不论运动水平高低,无氧功峰值均出现在运动中第5 s到10 s左右,以第5 s这一时相居多占85%。A组一级运动员峰值功率绝对值和相对值均显著高于B组二级运动员,反映出不同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内克服阻力迅速进入剧烈运动状态的启动能力和高能磷酸系统供能水平的差异。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峰值功率和30 s平均功率大,可认为其爆发力好,速度素质佳,无氧代谢输出功率的能力强,将极有利于运动技术动作的表现。30 s无氧功率下降率是评定受试者无氧耐力素质的一个敏感指标,它反映了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素质。A组一级运动员30 s无氧功下降率为31.7%,明显低于B组二级运动员38.4%的下降率。说明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氧糖酵解参与供能的百分比大,能持续较长时间以较高水平供能来完成大强度的无氧做功,疲劳程度较低。而B组竞技健美操二级运动员无氧功F降率大,表明其糖酵解供能能力不强:功率递减速度较快,提示一般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速耐素质较差,疲劳出现较早。从测试现场也可看出,B组二级运动员30 s蹬踏功率自行车的速度和奋力程度均不如A组一级运动员,在蹬车运动的后半程时间内表现得尤为明显。实验研究证明:糖酵解供能能力是反映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糖酵解供能能力强,故速度耐力优于一般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3.2.2无氧功率测试前后血乳酸的变化 运动前后血乳酸浓度出现非常显著的变化。恢复期血乳酸曲线呈指数函数形式上升。3 min末达峰值。A、B两组HI.max分别为12.7mmol/L和10.3 mmol/L,均界于10~20triol/L之间,表明30 s无氧功率测试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强度运动。其在供能方式利负荷强度上与竞技健美操运动相当,因此以30 s无氧功率测试来评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无氧供能水平是切实可行的。恢复期血乳酸值存在组间差异,提示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大强度运动中产生的血乳酸较多,供能速率大。结合30 s无氧功率与血HL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在大强度运动中完成的无氧功越大,则通过无氧糖酵解供能的比重越大,血HL水平高,机体耐乳酸能力强。实验结果还表明:恢复期血乳酸达峰值后到恢复期第5 min末,A组一级运动员血HL值由12.7 mmol/L降至11.3 mmol/L,降幅为1.4 mmol;B组竞技健美操二级运动员血HL值则仅下降0.2 mmol。提示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机体乳酸缓冲系统和消除系统机能好,血乳酸消除快,无氧代谢恢复能力较强。

4 结论

1)本实验过程中,通过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机能评定发现,无论是HRmax、HLmax,还是PP、MP,A组一级运动员均明显大于B组二级运动员;且恢复期HR、HI,的下降幅度也大于B组。表明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入运动状态的机能动员快、最大负荷运动时机能水平高、运动后机能恢复快。

2)30 s无氧功率测试所动用的能量体系和负荷强度与竞技健美操运动相似,该测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无氧供能水平。提示: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耐力水平发展的主要限力因素。30 s无氧功下降率A组一级运动员小于B组二级运动员,反映出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好于一般水平成套动作运动员,而无氧耐力的好坏在竞技健美操演练中则表现为速度耐力的优劣,故与专业评判相一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对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我国体育基金积累减缓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