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思考

时间:2022-01-23 07:26:08

关于改进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思考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报道面单一、观念相对滞后等缺陷,直接影响了新闻的质量与传播效果。改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现状需要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在思想观念、报道方法、传播技巧等诸多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尊重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以及该民族的成员个体身上所体现的心理特点就是民族心理。例如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牧民,几乎人人都具有大度、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粗犷勇猛等特点,这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心理。长期以来,由于各民族不断地迁徙、交往,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个民族也在长期的交往变迁中,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和特点。但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同胞始终保持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这就是民族心理在起作用。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结并尊重这种情结,是新闻从业者持有的最基本态度。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审视,所采写的新闻才会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共鸣。

有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认同,就会产生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优美的诗歌、独特的舞蹈以及神奇的医药等,这些经过世代传承、淘汰而得以保留的文化往往地处偏远却魅力独具。在某种意义上,它支撑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天空,维系着一个民族最神圣的情感和最敏感的神经。

因此,在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对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宗教习俗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在饮食、婚俗、丧葬等风俗习惯上与汉族有很大差异,记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禁忌”。比如,藏族群众对宗教场所和宗教法器看得相当神圣, 禁止吃大蒜后去参拜庙宇,对佛像、经书及僧俗佩戴的护身符、念珠等不能随意触摸,等等。藏族人很少念叨死者的姓名,他们总是用“星霞”、“策代”这种委婉语言代之,以示敬意。如果在这些日常生活细节上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当地群众的厌恶。一个对民风、民俗知之较少或一无所知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仅无法与采访对象接近沟通,影响采访报道的正常进行,甚至会伤害民族感情。

民族新闻报道要尊重自由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有各自信仰的宗教,宗教习俗是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代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在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独特和神圣的地位。涉及少数民族信教群众以及宗教活动的报道必须是严肃认真并且真实的,决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更不能猎奇。任何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不谨慎,都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

中国的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道教等,其中以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少数民族同胞中影响最大。记者首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习惯,不能以猎奇的心理看待宗教现象。其次要学习相关宗教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对一些少数民族中的宗教现象有所了解,所采写的新闻报道也容易得到信教群众的认可与接受,其他不信教的群众也会通过新闻报道对这种宗教现象更加了解。

涉及宗教报道时, 记者要掌握好适度报道的原则。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活动既要给予及时充分的报道,又要恰到好处地体现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但要注意不能从宗教信徒的角度去描写宗教活动、宗教气氛,造成宣扬宗教的错误导向。2006年1月,自治区政府《天葬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禁止对天葬活动现场进行围观、拍照、摄影、录像;禁止在报刊、广播、影视、网络上刊登、播放与天葬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报道等。

有些宗教习惯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我们不能随意在新闻报道中大肆评论和抨击。有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下,已经废止了的,如走婚、猎人头祭祀等,对这类风俗习惯,不宜进行报道,更不能进行猎奇、渲染、以偏概全的报道。

培养一批高素质懂报道的新闻队伍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编辑和记者,不仅要及时准确地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规定,还要如实反映出当地群众的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从当前看,少数民族新闻队伍的总体实力还比较薄弱,人才的缺失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建设一支懂民族政策、作风严谨、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风俗的新闻队伍是民族新闻报道质量提高的关键。

记者要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穆青在20世纪60年代就强调:民族地区记者掌握民族语言,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搞好民族地区报道的关键。懂得民族语言,容易广泛密切地联系群众,不用翻译人员就能采访到第一手资料,获得大量的新闻背景、新闻事实,从材料中挖掘最有报道价值和意义、最为人们所关心感兴趣的新闻事件,使新闻报道的主题进一步深化,增强感染力。

记者还要全面掌握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熟悉《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民族学家”。例如我国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食用清真食品。在涉及这些民族的饮食时,应禁止出现非清真字眼。有的编辑记者虽然知晓这些,但却不了解个中原因,妄加解释,甚至有所谓图腾、崇拜之说,这种无知、不负责任的说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引起穆斯林群众的极大愤怒。一些新闻报道在穆斯林与清真饮食的问题上屡次犯错,主要原因就在于编辑记者在民族宗教知识方面的欠缺。

在新闻队伍建设问题上,还应该着力培养少数民族编辑、记者,为本地新闻媒体的发展奠定基础,储备后续力量。由于生活背景的原因,少数民族记者在这个岗位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事件更为敏感,更容易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

挖掘新鲜新意的少数民族新闻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新闻往往将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民俗等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以一种或多或少带有猎奇色彩的眼光,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例如草原边寨庆祝丰收的景象、少数民族歌舞狂欢的场面、某种宗教仪式活动的过程,等等。媒体年复一年地推出这类民族新闻,甚至在采写角度上都十分雷同。很容易使读者留下少数民族新闻就是唱歌、跳舞、过节祭祀这种固定的印象,不利于对民族地区全面深刻的了解。

单一、平面、陈旧的报道淡化了民族新闻的新闻价值。新闻具有真实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特点,将民族新闻的内涵缩小到体现少数民族风情这个单一方面,显然不符合新闻传播媒介的特性与传播规律,单一的题材也不是民族新闻的本质属性。

新闻报道要注重民族特色是正确的,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民族生活特点, 这些特点形成了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但只有这些内容单一的新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大量宏观的高层面的报道。

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今天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撞与震荡,这种冲撞与震荡不仅引发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社会浅层次构成因素的移动,同时也引发了少数民族所固有的观念、意识、思维、心态等社会深层次构成因素的嬗变,这无疑为民族新闻提供了广阔的报道领域,也为当前民族新闻题材的拓展与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记者要深入实际,在熟悉了解民族地区现状的基础上,捕捉那些能够真正反映民族地区变化的进步因素,以及对反映时代脉搏的事实进行报道。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轻视、排斥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和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要向经济领域倾斜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进入到更深、更全面的阶段。但在新闻报道中,重大题材不多,特别是经济报道比较少,这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客观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目前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新闻在全国各大报刊的报道量还是很少,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0年《新华每日电讯》的民族经济报道约占35%,《人民日报》的民族经济报道约占27%,即便是《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民族专版中,经济报道也比较少。

因此,少数民族新闻要向经济领域有意识地倾斜,指导思想上要有个转变,民族经济有其独特的特征,钻进去大有文章可做。掌握和运用党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把民族经济报道升温加浓,可以说是民族地区新闻工作的头等大事。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新闻的报道范围广阔,内容丰富。从目前经济新闻报道的形式来看,现有的平面的、表层现象式的报道形式,已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报道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新闻要向深度、广度发展,必须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动地展现出来。

2007年9月,一篇《从内蒙古品牌发展看如何走出“中国制造”》的报道中谈到:“吃‘草原兴发’绿鸟鸡、小肥羊,喝‘伊利’和‘蒙牛’牛奶,饮‘河套’白酒,穿‘鄂尔多斯’、‘鹿王’、‘维信’羊绒服”。这一报道既生动地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区位优势”的经济特点,又极大地鼓舞了自治区各族人民发展经济的士气。深层次、多视角地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大经济现象,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润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构建和谐社会》,《当代传播》,2007(5)。

2.肖静芳、普永生:《民族类新闻出版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记者》,2009(9)。

3.马倩:《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4.陈竣竣:《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色》,《当代传播》,2006(10)。

5.益西拉姆:《关于“民族新闻”现状的思考》,《新闻战线》,1994(11)。

(张通生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马哲为河北经贸大学2007级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郑艳

上一篇:强化科技新闻的内在特性 下一篇:做好体验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