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五大基地 推进林区转型发展

时间:2022-01-23 11:42:03

全力打造五大基地 推进林区转型发展

摘要:指出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充分发挥在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的中坚作用,通过林区“3598”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五大基地,推进林区产业转型,为“创新发展、转型崛起、富民兴林”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五大基地;林区;转型发展;“8337”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14202

1引言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充分发挥在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的中坚作用,自觉融入到自治区发展的大格局中,立足林情,理清思路,找准定位,通过林区“3598”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效益优先、持续发展的原则,集中林区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森林碳汇、商品粮储备、绿色种苗培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五大基地,推进林区产业转型,为“创新发展、转型崛起、富民兴林”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建设五大基地

2.1建设内蒙古最大的森林碳汇基地

林区目前森林面积8.17万km2,森林蓄积8.87亿m3,分别是自治区的39.3%、68.7%,湿地面积120万hm2,可谓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在自治区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末,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20万hm2,达到82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增长4000万m3以上,达到9.27亿m3,森林覆盖率提高1.85%,达到78.4%。202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850万hm2,活立木蓄积达到10亿m3,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为自治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发展森林碳汇,应对全球气温变化,保护和建设好生态资源,使林区成为全区最大的森林碳汇基地,是林区实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

为此要积极争取国家碳汇政策,做好碳汇试点基地建设,力争将林区纳入国家碳汇交易试点和自治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规划范围;加强森林经营,做好天保二期工程,强化林政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林木蓄积量,做好北部林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重大生态工程;要在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森林经营项目化管理,形成生态保护建设产业体系。

2.2建设内蒙古最大的商品林储备基地

木材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我国,木材及其制品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进口用汇产品,也是世界木材生产、加工、消费和进口大国,据统计,我国当前木材的消耗总量是4.99亿m3,其中进口木材及加工产品2.24亿m3,木材对外依存度十分高。而且,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纷纷提高原木出口关税或限制、禁止原木出口,我国木材安全形势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国家木材储备,培育后备木材基地,保证我国木材供应,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四大国有林区之一,无论森林面积还是森林蓄积在四大国有林区处于领先地位,天保工程十年间,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 万hm2,达到817.36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了8.3%,达到77.99%;活力木蓄积增加1.2亿m3,达到8.87亿m3,平均每年给国家直接经济贡献70亿元。目前已被纳入国家木材战略性储备基地范围。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林区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人工造林、现有林培育、低价林改造等方式,促进森林系统的正向演替,合理调整林种、林龄结构,加快建设工业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林、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商品林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林区商品林储备与供应能力。“十二五”期间,林区将人工造林100万亩,低产林改造220万亩,补植改造500万亩,森林抚育2610万亩,珍贵树种、经济林培育61万亩,大径材培育315万亩,把林区建设成为内蒙古最大的商品林储备基地。

2.3建设内蒙古最大的绿化苗木基地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多年来,林区高度重视林木良种经营管理工作。即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林区现场诊断解决种子园、采穗圃及重点母树林经营管理和良种选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林木良种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林区现有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等良种基地面积20多万亩,可育苗面积5472亩,具备年产2亿株上山苗能力,并积累了一套富有实效的先进经验,为打造绿色种苗培育基地打下坚实基础。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就林木种苗工作发出的指导性意见,充分说明我国对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林区要充分发挥国有林区本身的重要作用,同时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战略,就必须依托林区多年种苗行业的资源、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樟子松、云杉等园林绿化苗木及花卉、草坪的培育、生产和经营,面向市场,建立保障林区、服务全区、面向东北和华北的优质苗木供应基地,实现种苗产业发展品种化、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

2.4建设内蒙古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基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森林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植物园、狩猎场等相结合的森林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新的休闲方式。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7.99%,而且风光秀美,境内有18000多座山峰,1800多条大河,100多个天然湖泊,分布着1600多种植物,生活着1300多种野生动物。加之森林具有的净化空气、屏蔽噪音和高温、释放负氧离子和杀菌素等功能,使林区森林旅游在休闲度假旅游中拥有独特优势。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和林区“3598”发展战略,森林旅游业作为林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要积极融入到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旅游的大格局中,着力打造南部、北部、东部三大旅游板块,建设以展示生态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开展科研科普、体验森林生态为主要功能的集避暑、度假、康体和健身等休闲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打造具有林区特色的大兴安岭森林旅游品牌,建设内蒙古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因此,林区今后,一是要在项目安排上优先推进三大旅游板块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景区的通达能力建设项目;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三大核心板块的建设;三要加大森林旅游的推介和宣传力度,提升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四是加大对林区文化的研究力度,把森林旅游与林区厚重的区域文化、森林文化以及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2.5建设内蒙古最大的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基地

发展林下经济,大规模开展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是林区产业转型发展十分重要的途径。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林下经济的增长潜力巨大,林下经济的收入数倍于林木的收入。多年来林区在发展林下经济和特种养殖中,对狐、貂、牛、马等养殖,蓝莓、大果沙棘、中草药等种植加工,黑木耳、食用菌、山野菜等培育加工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落实8337发展思路,把林区建设成为内蒙古最大的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基地,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区产业转型是切实可行的。为此,林区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公司+基地+承包户”的市场化运作,同时搭建融资平台,借助外力谋求发展。另外,要抓好品牌建设,提升现有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内蒙古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总之,林区要充分利用林间林下资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思路,把林区建设成为内蒙古最大的绿色生态食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3结语

五大基地的建设是关系到林区转型发展的大事,林区上下要统一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基于膜法不同吸收剂对CO2吸收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国内外环境监测平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