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不足

时间:2022-01-23 05:36:44

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不足

摘 要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刑事诉讼制度保护人权方面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就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而言,在实施人格保护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冤假错案就是具体表现。本文就人权谈起,就我国刑事诉讼在人权保护方面的发展做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我国 刑事诉讼制度 人权保护 不足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历史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人权正是这一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的权利的保护的基本权利之一。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权终于被提上了日程。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就是法律中保护人权的重点之一。但在我国的法律发展进程中,刑事诉讼在保护人权方面却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

1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人权保护

1.1 刑事诉讼人权保护在我国的发展

“刑事诉讼活动是一个对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行为人进行追诉和审判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对行为人的一切诉讼活动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不得随意剥夺、限制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从这一定义中可看出,刑事诉讼制度是保护人权的基本法律形式之一,它按照法律程序来实施对公民的人权保护,因此,我国历来都重视对人权保护法律的完善。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国虽然在人权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应努力,但都没有相应的法律体系来作为支撑,直到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诞生,我国人权保护终于能“有法可依”,虽然该法在诉讼程序、律师辩护制度、证据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我国人权保护的重要法律文献,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6年的修正,让人权保护法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将诉讼过程中双方的人权保护赋予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历史意义。

1.2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的具体体现

对人权的保护是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也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无论是生命权、自由权还是财产权的维护与剥夺,在刑事诉讼法中都作为了基本的内容来进行规定。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对一般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这是建立在对犯罪的惩治基础上来让公民免受侵害的具体表现。

(2)追求犯罪过程中对无罪公民权益的保护,以刑事诉讼法为基础,在追求犯罪时,做到对无罪人员的刑事追究。

(3)对被告人、被害人和其他人员的权益保护,即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被害人还是被告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其人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会因为其是被告或原告而剥夺了其享受人权保护的资格。

2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不足

2.1 宪法对刑事诉讼的保障不足

2004年,信春鹰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人权入宪的历史意义”来说明了我国宪法对人权保护的重要作用。宪法中的第39条(人身自由不受侵犯)、40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125条(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只作为人权保护的宏观规定,而不能在实践中进行程序化实施。

2.2 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的保护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对被告人的双重追诉,特别是在二审制度和审判监督制度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审法院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刑事诉讼法》第189条,法院用裁定驳回检察院的刑事抗诉,这实质上是违背了用判决解决实体问题的原则;同时,发回重审没有一定次数来作为限制,这就容易导致被告人因同一案件而被同一级一审法院进行多次的审判,被告人的人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

在刑事诉讼法中还规定:“即使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如果其存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的错误都可进行再审。”这就存在导致被告人经受多次审讯的可能,哪怕是已经“定案”的诉讼,被告人都有可能随时受到法院的问询,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告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对被告人的人权保护存在一定危害。加之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本身的司法不独立,被告人的人身权益保障更是岌岌可危,特别是弱势群体,面对这样的制度,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因职权滥用而造成的人权得不到保障的困境中。

2.3 刑事诉讼中对证人的保护不足

证人作为形式诉讼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对整个诉讼的公正、公平和是否有效起到了关键作用,证人人权的保护也就影响着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公正性。证人的存在既是刑事诉讼制度中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赋予证人相应的人权保护是刑事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对证人人权的保护却重视不够。从常见的刑事诉讼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这一普遍现象就可以予以证实,当然,这和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对证人的人权保护不足是密切相关的,也是影响刑事诉讼制度的关键所在。具体表现在,在刑事诉讼制度中,对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没有明确,导致证人不愿因出庭作证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是没有专门的传闻证据规则,这让证人出庭作证成为了一种自主行为而非法律行为,因证人需要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故而在出庭作证上就显得过于被动。

2.4 刑事诉讼中对追诉方的保护不足

在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是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人权保护的重要原则,但因我国刑诉诉讼中没有明确而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这就容易让被追诉方的辩护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记得香港或国外电影中都有这样的台词“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都将会成为呈堂证供”。其实这是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具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但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不但没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反而需要如实回答。

上一篇: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析当代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