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金属异物患者9例的护理

时间:2022-01-22 07:33:13

外耳道金属异物患者9例的护理

【摘要】目的 提高耳道金属异物的治疗(取出)成功率和护理水平。方法 分析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自制器械、耵聍钩、磁铁和吸引器的方法取出异物。结果 9例患者的异物成功取出,没有造成耳道壁和鼓膜的损伤。结论 针对耳道金属异物,采用相应的方法,可以提高异物取出的成功率,以达到减轻病痛,促进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外耳道异物 金属异物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49-01

外耳道异物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儿童多因好奇心强,将豆类、果核、石子等小物品塞入外耳道内;成人多为挖耳时遗留棉签,火柴棍等小物体或小虫侵入[1]。而本组病例为成人,是有意将微型无线耳机塞入耳道内,不能自行取出而就医的。现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耳鼻喉科门诊2007年1月―2010年10月诊治的9例外耳道金属异物患者的取出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20―26岁。异物为无线微型耳机,呈纽扣电池样,直径为3毫米,厚度为1毫米。7例由于自行掏取不当致使外耳道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肿胀。异物停留2―36小时不等。

2 治疗与护理

2.1 治疗

根据异物性质和停留部位不同,使用自制器械、耵聍钩、自带磁铁和吸引器的方法一次性取出异物。其中 6例患者采用自制探针吸出。取曲别针一枚,由外向内依次将其中两处弯曲部分撑直,留一处弯曲部分作为手柄,制作成探针。根据外耳道情况调整探针前端的弯曲度,用75%酒精消毒后深入外耳道深处,接近磁性异物,吸住异物后连同探针一同取出。[2]1例由于盲目掏取,导致耳道壁肿胀,使异物嵌塞,在充分暴露视野下,用自带磁铁探入耳道内吸出。1例采用诊台自带的吸引器吸出。由于金属吸管与异物接触不紧密,导致吸力不足,故而滴入2%地卡因数滴,不仅使局部疼痛减轻,还可以使二者接触紧密,保持持续负压吸引而将异物吸出。1例用耵聍钩磁性互感吸出。没有发生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等情况。

2.2 护理

异物取出后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防止挖耳和污水进入耳道内。有红肿者予以氯霉素滴眼液加5毫克地塞米松液外用消炎。一周后复查,耳痛,肿胀消失。

3 讨论

外耳道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尽早取出异物既是治疗的首要原则,也是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外耳[3]道异物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位于外耳道底部深处的小异物容易被忽略[4]。本组1例异物在外耳道底壁与鼓膜下缘的交接处,深陷隐蔽,仔细检查未见异物,由于患者坚持,故而采用X线摄片,确认异物存在,方采用措施取出异物。异物位置愈深,症状一般愈明显,靠近鼓膜的异物可压迫鼓膜,发生耳鸣,眩晕,甚至引起鼓膜及中耳损伤。外耳道异物必须去除,但有些异物的去除并不容易,如操作不当,有可能将异物推入外耳道深部,增加了去除的难度。或者损伤外耳道壁或鼓膜,引起外耳道或中耳的感染。因此,在去除异物之前,应了解异物的种类,形状和大小,异物在外耳道内的位置及外耳道有无肿胀及弯曲情况,采用合适的器械和正确的去除方案。[5]本组病例在自取不能时,均有紧张焦虑,并乱捅乱戳,导致外耳道局部肿胀。在取出异物后使用氯霉素滴眼液加5毫克地塞米松外用,则起到了消炎消肿的目的。另外,本组病例如果端正学习态度,则完全可以避免发生。

参考文献

[1]赵泉馨,杨斌 耳鼻咽喉异物162例临床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2007,23:546-547.

[2]孙秀珍 陈兆阅 自制探针吸出外耳道深处磁性异物6例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10月30卷第5期490.

[3]刘丽娜 负压吸引器在外耳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河北医学 2008年12月30卷12期1927.

[4]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841.

[5]孔维佳主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8月第2版113.

上一篇: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非小细胞肺癌并胸腔积液胸腔置管化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