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实践运用

时间:2022-01-21 08:59:03

浅探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实践运用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具体包括: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3.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一、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1.创建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项目课程要求教学规范,要保证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并最终落实到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教师的组织方式变为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教学场所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2.项目教学法的设计。①情境要素——师生共同创建情境;②任务要素——统筹规划“学习单元”任务的完整性;③组织要素——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学习;④过程要素——模拟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⑤评价要素——表达学习成果的多样化。

3.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环节。①确定项目任务;②制定计划;③实施计划;④检查评估;⑤归档或结果应用。

4.教学评价。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实践运用

1.广泛深入进行调研。建立“市场要求”调查小组,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调查与分析等手段,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对电子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十分迫切。

2.分析社会对电子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电子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具备从事电子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本专业培养人才具体定位为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毕业生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测等技术工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原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3.传统的学科体系和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比较

①传统课程体系开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力拖动、黑白电视机原理、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专业实践课——钳工基本技术、电工工艺实训、电子装配工艺、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家电维修工等。

②项目化课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开设。根据企业的要求,专业理论实践课进行整合,具体项目如下:钳工基本技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机与控制;直流稳压电源;放大器(助听器);信号发生器(汽车喇叭驱动电路);模拟电路整机(收音机);组合逻辑电路(裁判器);时序逻辑电路(抢答器);综合数学电路(数显计数器);电子电路制版与电子仿真;单片机原理及运用(数显时钟);传感器应用(简单数显温控系统);PLC技术应用;家用电器原理及检修;制冷;复习考证。

4.项目教学法对电子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①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②能将某一电子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③能与电子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④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进行组织,安排自己学习的范围。⑤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⑥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⑦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注重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⑧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5.电子专业项目化教学实施要求

①课程内容分析:实际上依据项目任务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进行取舍组合。②校本教材的开发: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配套的新版教材,教材开发要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重点挖掘并拓宽课程内在运用的关联、延伸和互动。③教师的培训:学校组织课程开发专家对电子技术应用教师进行项目课程的培训。项目课程开发采取边开发边实施的策略。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要及时反馈,以利于修正和完善项目课程体系。

三、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在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打破“三段式”、“学科式”的课程体系,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组,逐步建设与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体系,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内容。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合作,形成项目课程开发团队。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应有足够的工位,满足所有实训项目的正常开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两年必须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不得少于两个月,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上一篇: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下一篇:浅谈电子课程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