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之我见

时间:2022-01-21 06:04:20

材料作文写作之我见

材料作文(不包括漫画作文)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材料作文又是考生最感头痛、普遍反映无从下手的命题形式,有许多考生常常在这上面“栽了跟头”,出现较大的失误.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和立意,审题必须对材料做深入、仔细、全面的分析。是“精读”,而非“略读”;是反复揣摩,而非不经意的浏览。立意是文章成败关键,考生要在审题上多花一点工夫,拿准了再动笔,千万不要仓促上阵,写到“半截腰”发现立意错误再返工。

审题和立意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吃透材料。

命题者给出材料,就是输出信息;而学生阅读材料,准备写作,就是接收信息。不是学生所接收的信息全部是主要信息,而是有主有次,由此可见,学生要筛选主要信息。材料作文学生往往写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吃透所给材料,主次不分。命题人所给材料中的重点学生视而不见,却抓住非重点、非本质的一句话大发议论,慷慨激昂。尽管语言基本功都不错,可是因为偏离重点,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差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自然就不奇怪了。

其次,对所给材料或文题进行多角度思考。

大千世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它是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考虑问题决不能光看一点、一个方面,而要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作文构思立意也是这样,如果只取一端,那势必会失之偏颇。因此,看到材料以后,不妨围绕材料先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把自己理解到的内容,尽可能地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然后逐一比较、分析、取舍,最后收束到一条较好的立意上去。由此可见,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认识。宋代诗人苏轼就有过这样的体会:“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而,对已知事物变换角度去认识,就可能发现新的特征、新的性质、新的功能等。可见写作时,运用多角度思维,才能写出新意,避免人云亦云。

第三,拟题目是个难点。

这一点对学生来讲是个难点,本来应该作为另一个话题来谈。但是,因为题目与立意关系密切,高考作文题中又有“自拟题目”的要求,所以拟题目应为本文中应有之意,并作为审题立意的一个步骤。可以这样说: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因此,应该认真对待拟题目,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吸引读者。

第四,要有真情实感。

文章内容要深入思考生活,使生活理性化、情感化。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作文时,只会是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同样的,如果对生活感受不深,那么文章也无法感动人。要么冷漠对之,浅薄应之,要么拼命造假,非说成是,无说成有,假说成真。

第五,多写、深思,融入“自我”,让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

人们常说,情感是文章的生命,这似乎是在强调情感在文章的内容方面的意义,实际上应该是指情感在文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情感就没有文章,这似乎是写作的一个永恒命题。“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如此才会有华章出现。面对美好的景物、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木然的人,不可能产生写作的冲动,即使写了,由于不在最佳状态,也往往是平庸之作。写作文时,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感动自己,更不可能感动读者。反过来说,对一件事、―个问题,要想进行深层的思考与认识,升华情感,那么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浅层次、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

有了情感,自然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无情的山川河流,在有情人的眼里,就充满着意趣、情趣或理趣;有了情感,作文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一层翻出一层,层出不穷;有了情感,才会产生不竭的灵感和美感。灵感源于生活的积累,这没有错,但要真正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情感的引导却是至关重要的。情感是产生美感的基础,写一篇美文,首先要有美的情感,这也是作文的最高境界。从这个层面上说,套话作文又是作者情感缺损的表现。高考拒绝套话作文,这已经在高考阅卷中形成共识。

上一篇:写出对生活的感悟 下一篇:浅谈汉字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