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造价控制等问题

时间:2022-01-21 02:16:42

浅议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造价控制等问题

【摘要】本文试图分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各阶段特点及相互影响,对各阶段控制与管理的一般措施进行了一点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解决对策与方法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 投资估算 工程造价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而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也是确定投资规模和进行资金筹措的依据,并对项目能否取得经济效益进行测预,直接影响后续的设计。同时,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造价。其中造价的有效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以效益为导向的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对目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与办法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中的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制的基础是批复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单位上报国家管理部门的建议文件,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整体规划,它包含了项目的必要性、产品方案、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条件、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进度安排、经济效益等内容,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制时,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内容确定投资规模。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对投资估算的投资规模误差要求控制在±30%以内,保证投资估算的投资规模在允许的范围内。其次确定建设项目所在的行业,准确选择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同时依据项目建议书提出的建设地点,收集、了解当地项目投资造价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对项目费用的特殊要求。

1、 投资估算中工程费用的计算

投资估算中工程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工器具费。

投资估算一般采用经验投资估算指标、类似工程造价资料。采用这些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时效性,因为指标的收集、编制、发行都有时限要求。要使用最新的数据,同时使用数据的来源应尽量可靠。

建筑工程费的计算应注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选取,尽量选用当地近期的类似工程作参考,结合项目的特征,对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后计算建筑工程费。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的计算很重要,这部分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50%以上,所以要充分重视设备价格的确定,应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分析,确定出合理的设备价格。设备运杂费及安装费费率的选取要依据行业的规定,结合项目中的设备类型确定费率的大小。

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费的计算应依据设备的性质选取相应的费率进行计算,按经验数据计算的同时,也要参考当地现行工程的造价情况。

2、 投资估算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计算

投资估算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工程监理费、研究实验费、国内专有技术及专利使用费、勘察设计费、工程保险费、样品样机购置费、供电贴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生产准备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用、联合试运转费、地方规定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费用。以上费用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费用基数及费率应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选择,还要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如果企业已经签订和同意向的则按照合同价计算,没签定合同的则需要现场勘察项目的具体情况再确定。

3、项目估算人员与经济专业人员的沟通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按规定还包含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建设期利息最好由经济评价人员来提供,因为建设期利息与建设期的长短、投资计划有关,资金的投入计划直接影响建设期利息的大小,而资金的投入计划是要由经济评价人员经过多方案的比较然后确定的。同样铺底流动资金也是由经济评价人员在计算出全额流动资金后,按比例确定出铺底流动资金,所以项目估算人员应加强与经济专业人员的沟通,取得准确的数据。

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现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具体解决措施: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建设各个主要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加强造价控制与管理能为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效的保证。长期以来,由于工程项目的匆匆上马,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投资失控,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由于我国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因地区和行业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致使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或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造价过程中出现差错;

工程建设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编制工程造价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现在以及将来的真实情况。而新增补的定额往往是由典型工程测算出来的,缺少代表性,必然与实际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工程造价确定上的差错;

造价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背景和素养的局限,不能适应造价控制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专业技术素质欠缺,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对项目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能较好地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缺乏经济和法律知识,对相应合同条件的理解也不够到位。

所以,应当通过对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采取综合举措有针对性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首先,应针对目前工程预结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切实加强对工程预算工作的指导,搞好预算及定额、取费标准、设备及材料价格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完善相关的经济法规,对报批的预算应认真审查,对已批复的工程投资及工程实施中的经济活动实行跟踪监控。

其次,应定期有关预算编制的各种信息,以满足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要求。此外,还应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适时组织工程预结算的检查。

第三,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在保证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描述清晰准确的同时,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相符。造价管理机关应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提高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业务素养,以保证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的编审质量。

上一篇:谈让“阳光”撒向每个角落 下一篇:关于地连墙接缝连接及堵漏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