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两个同时陨落的名校高材生

时间:2022-01-20 11:39:04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消息说,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去世。随后,复旦投毒案成为大众讨论热点,同是名校高材生,室友之间为何闹出人命?一个高调健谈甚至带点儿骄傲,一个沉默寡言却有点儿自卑,别人很少知道他们有什么矛盾。早在半年前,两人已经相互删了QQ,在网络上绝交了。

2013年4月1日早上,黄洋像往常一样起床,接了一杯寝室饮水机里的水,喝了几口,觉得有股怪味,又吐掉了,并倒了这桶“过期”的水。这个被称为愚人节的日子里,除了有异味的水,这位复旦大学硕士生并不觉得有意外,他继续到图书馆润色毕业论文。

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这段时间内专心写完论文,并在4月7日参加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如果不出意外,已经取得博士研究生初试第一名的他,会顺利通过复试。然而,命运似乎更偏爱意外。

黄洋到了图书馆后,突然发烧、恶心,并开始呕吐。他坚持到了中午感觉还是不行,于是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因为早晨喝了“过期”的水的缘故,医生诊断他为食物中毒,按照肠胃炎的治疗方式给他输液。

然而,输液治疗无效。第二天他的师兄去看他,发现他的手和脸都肿了起来,大家都是学医的,也很敏感,黄洋的情况应该不是食物中毒那么简单!血液化验后发现,肝功能已经出现损伤,而身体究竟是什么状况,还不得而知。

4月3日,他给朋友高翔打电话,说是食物中毒,很快就会康复,等恢复过来,就继续带队前往墨脱支教。黄洋还是学校“圆梦墨脱”社团的骨干成员,2010年暑假跟随社团去墨脱支教。然而此时,他的病情继续恶化,血小板开始减少,他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以为是中毒造成了肝功能的损伤,可究竟是什么毒素,一时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症下药。暑假再去支教的愿望,显得那么遥远。

到了7日,治疗并没有对他起作用,他的鼻孔开始出血,病情恶化。这个晴朗的日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6楼会议室里,博士研究生复试正常进行,黄洋在昏迷中缺席了。

4月9日,转机忽然出现了。这天,黄洋的师兄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短信提示他们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医生和师生们的努力,最终确定黄洋所中的毒是N-二甲基亚硝胺。多次的治疗仍旧没有效果,莫名的中毒让校方决定报警处理。

4月11日,上海警方在黄洋宿舍的饮水机中,找到了残留的N-二甲基亚硝胺,因此,警方将黄洋的室友初步确定为嫌疑人。4月12日,由于黄洋中毒太深,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两天后,黄洋没有了脑电图,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16日,医院宣布:黄洋去世。只有28年的人生,终以白发送黑发的悲惨结局结束。

优秀、怪异的投毒人

那条莫名的短信在黄洋中毒案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医院确定黄洋中了N-二甲基亚硝胺的毒,随后警方确定黄洋室友林某是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林某也很快承认了自己对室友的投毒行为。

然而就在几天前,主攻超声科的林某还特意为已经住院两天的黄洋做B超检查,林某做完检查,很淡定地对室友说“没事”。在和别人的交流中,他也对黄洋的身体表示很同情。4月3日,黄的父亲也见过林某,谁会怀疑泰然自若的林某?

“他不像一个杀人犯”,很多好友这样评价这位追求完美的年轻人。

“他用自己做实验的独有试剂来投毒,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医生会做出的事情。”他的一位同学从专业角度替他进行辩解。

但含有剧毒的N-二甲基亚硝胺确实是他的专属试剂。在复旦大学,没有人比林某更了解它。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林某在实验室里度过了很多个夜晚,曾将这试剂注入过上百只大鼠体内。虽然N-二甲基亚硝胺需要两个管理员的配合才能从生物安全柜里拿出来,但管理员五点半就下班,经常是林某签了字就可以拿到实验室的钥匙。他在这里完成了多项试验,获得过复旦大学“第一三共制药奖学金”、“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林某出生在汕头一个极普通的家庭,其父亲以前在服装厂打工,母亲曾收废品,因为身体不好,后来在林某的劝说下在家休息。

林某高考后考上中山大学,曾是校园里的好学生,在担任学生会学术部长的时候,将很多传统的学术活动办得很好,在同学们那里赢得了口碑。本科毕业后,林某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从此,他和黄洋同处一室,两个人的生活开始有了交集。

相对于不善言辞的林某,黄洋性格开朗,说话高调,有学生说“黄洋曾提及林某的贫困和小气,说得有点露骨”,而林某恰巧“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

据说林某在中山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一个同学跟他发生争执,他连续给那个同学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毕业后,林某用新的QQ号大骂曾经和他闹矛盾的同学,别人费解,为何时间过去这么久,林某还有如此大的怨气?类似惊悚的情况,其他同学都有所察觉。

自卑的“凤凰男”

林某读研期间,有一次被老师问道:“你的父母退休了没?”他突然愣住了,然后急忙点头。老师后来说“看到林某脸色变了,我就没再问”。

林某在一篇日记里坦白,这一刻他的心理有了微妙变化,他不想老师继续说这个话题。“在我的潜意识中确实有着一种想借助裙带关系上位的成分,可是我的自尊心又时不时把我给拉回来继续奋斗,形成了我矛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林某曾有一段短暂的爱情,但是因为希望对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久两人的恋情告吹了。2013年1月,林某求职遇挫,他在新浪微博上说“橙色羊毛衫”让自己显得极其渺小,领导们正眼都不瞧自己。

作为优等生带来的各种光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学业的压力、感情的不顺、求职的郁闷。事业心很强的他突然向朋友诉说“想成个家”。谁也无法理解,林某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尽管林某已经签约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但是对“新环境下发展”的担心并没能让他的内心得到踏实。

他爱看《非诚勿扰》,里面处境和他一样的凤凰男不怎么受女方青睐,加上自己曾经感情的挫折,使他不喜欢凤凰男的称呼。然而黄洋却说林某是凤凰男,“从农村一直读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现在又工作了,还要养他的弟弟很不容易”。

一个高调健谈甚至带点儿骄傲,一个沉默寡言却有点儿自卑,别人很少知道他们有什么矛盾。早在半年前,两人已经相互删了QQ,在网络上绝交了。

有消息说,他们的矛盾起源于宿舍桶装水水票的分配。黄洋、林某与宿舍小葛平摊购买桶装水费用,但是林某认为自己喝得少,平摊不合理。最终,林某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隔壁宿舍的同学说,林某经常到隔壁宿舍借水。

没人知道林某从隔壁宿舍借了多少次水,但可以确定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是他很早就从实验室带出来的。在2013年3月31日这天,趁着宿舍没人,他搬下饮水机的水桶,将试剂放入水槽,再放上水桶……水,仍然清澈。

上一篇:浅析市场因子对市盈率的影响 下一篇:“微”族词使用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