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我的城市

时间:2022-07-06 04:21:17

晚安 我的城市

拍摄城市夜景,很多人的理解是支起三脚架,长时间曝光城市的车水马龙。我对这样的拍摄兴趣不大,因为很难拍出新意。我将我的镜头对准了那些夜晚灯光下的陌生人,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这才是我想象捕捉的对象。然而最为重要的是,饭后的散步扫街,不用直接躺倒在沙发上看电视刷微博,对我的减肥大计,甚有裨益。

2013年开始,有时会利用下班晚饭后的时间,拍拍广州这座城市夜色下的众生,只用全画幅单反相机和50mm 1.4镜头,没有三脚架和闪光灯,一是怕累赘,不利于快速抓拍,二怕惊扰到拍摄对象。

晚上弱光下的手持拍摄,清晰度是最大的考验,除了尽可能选择利用最明亮的环境光、等人走近了拍摄之外,我一般会把感光度调到最为喜爱的ISO 250,而在更为微弱的光线下,会调到ISO 400或ISO 800。对于最近新出的数码相机来说,高感光度画质还是值得信赖的,然而超过ISO 800的感光度,我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使用。

尽管调高了感光度,经常还会使用到较低的快门速度,除了勤练鹰爪功、铁砂掌等硬功之外,拍摄姿势也是保证不糊的重要因素。长着扁平大脸的童鞋有福了,这时你可以把相机紧紧贴在额头上,为相机多增加一个支点,屏息静气,若有若无地按下快门。(据说有绝世高手,可以在快门按下瞬间停止自己的心跳,这个,我还得继续努力……)

南关的夜,等车的陌生女子。

夜色下,那些美妙的背影,常会让我们浮想翩迁,每当看到,都会走快几步,再回头看看真颜,这个纯属好奇心作祟,和好不好色其实没多大关系。

这个女子的背影,在夜色下相当好看,于是我把光圈开到F1.8,以虚化斑斓的灯光,对着背影对好焦,耐心等待她回头的一刹那,在看到我镜头后的表情没有来得及变化之前,按下快门。这样,或许我的镜头就可以拍到她的样子和自然的表情。然后,我得逞了。

天字码头,聚集了很多烤羊串的摊子,珠江夜游的船刚开走,烤串的维吾尔族小伙子们有点无所事事。

我虚举一下相机,笑眯眯地说:“给你们拍张照?”他们很高兴地响应,最右那位,还是主动凑过来的。

他们来自南疆喀什地区,坦率诚恳的笑容,和我在他们家乡看到的一样。

这张照片的难度,不在于拍摄技术,而是搭讪时的那个微笑,不能太俗,不能太假,更不能太猥琐。这个很重要,必要时,应对镜苦练。

海珠南路,深夜的三轮摩托车。

对于拍摄夜景来说,追拍也是一种表现动感和现场氛围一种不错的办法。

相机设置为快门优先,快门设在1/15~1/60s之间,按下快门同时,相机跟随运动物体移动,就可以得到运动主体清晰,背景动感虚化的效果。

追拍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也适合于拍摄体育运动和和表现其他高速运动的物体。

木排头的深夜,夜归的身影。

高楼大厦下的老城,是经常被拍摄的题材,然而加上反光的石板路,还有在光芒里的剪影,照片也许就会有些不同。

这种大光比环境下的拍摄,测光通常会是个噩梦,不是灯光过曝,就是暗部细节出不来。我用自动档先试拍了两张,增减一下曝光,以找到最理想的曝光组合。然后调整到M档,对好焦,静静地等待身影走到灯光最亮处,剪影最清晰,而且在石板路上拖出长长影子的瞬间,按下快门。

泰康路骑楼下,情侣走过一家亮着灯光的宾馆。

不同灯光色彩,往往会造成不同情绪氛围。暖红灯光下的暧昧色彩,需要我等待一对情侣的路过。

地面的红色反光,会比肉眼所见更为强烈,这是相机成像宽容度不够的特性造成的,善于利用这种成像特点,往往会让照片增色。

恩宁路老街,正在进行拆迁的工地。

遇到这种强烈的灯光,一般人都会放弃拍摄,因为拍摄出来的照片往往会惨不忍睹。

这张照片我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强烈的灯光作为人物逆光的光源,让人物正好挡住光源,于是普通的建筑小工,也因为光线的关系变得仿佛神圣不可侵犯。

创造性地使用人造光线,是夜景拍摄永恒的主题。还经常会使用路过的车灯制造同样的逆光效果。

城市街道的夜晚,街灯主宰一切,不同类型的色温的灯光,往往造成凌乱难以控制的光影和色彩。因此对灯光的选择和控制,往往也意味着一张夜景照片的成败。

这张照片,试图利用前景的冷光、冷光下的红衣女子,和背景暖光下三轮车的剪影,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这种色彩对比,可以让镜头下的城市夜色更为真实可信。

北京南路的元旦深夜,菜档老板还在为他的生意奔忙。

城市的夜空,由于大量灯光的影响,通常不是纯黑或深蓝,而呈现暗红的色调。巨大的鸡蛋花树在夜空的剪影,既熟悉又陌生,吸引了我。

然而我把它处理成了背景,让深夜灯光的小摊成为主角。

拆迁中的恩宁路保安走过大排档的灯箱。

在夜景拍摄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光源是多余的,关键是你怎么运用。一般来说,这种街边的灯箱,由于不太好看的缘故,拍摄时通常被刻意避开。

这张照片刻意以灯箱为主光源,由于剪影的进入,产生了新的视觉趣味。

112路公交车上,下班回家的哥哥打起了哈欠。

一个人开始打哈欠的之前,脸部的表情和肌肉会有轻微的变化,如果你预先能观察到这个,拍下别人打哈欠的照片就会毫无难度。

学会留意他人表情的轻微变化的本领,就算你不能成为一个好摄影师,也必将成为一个情商极高的人。

上一篇:白色大鸟的故乡 下一篇:关于H&M的11个秘密